道不举遗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同“道不拾遗”。
出处:《新唐书·阚祾传》:“部兵皆群盗,横相侵牟,祾案罪杀之,虽亲故无脱者,至道不举遗。”
例子:至上元间,国人推女子为王,号悉莫,威令整肃,道不举遗。明·罗曰褧《咸宾录·南夷志一·爪哇》
基础信息
拼音dào bù jǔ yí
注音ㄉㄠˋ ㄅㄨˋ ㄐㄨˇ 一ˊ
繁体道不舉遺
感情道不举遗是褒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好的社会风气。
近义词道不掇遗、道不拾遗
英语No one would pick up in the steet things dropped by other people.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断蛟刺虎(意思解释)
- 脸青鼻肿(意思解释)
- 走伏无地(意思解释)
- 白云孤飞(意思解释)
- 眼花雀乱(意思解释)
- 恩深似海(意思解释)
- 穷凶极恶(意思解释)
- 柳陌花丛(意思解释)
- 供认不讳(意思解释)
- 泉石膏肓(意思解释)
- 雕章绘句(意思解释)
- 牵经引礼(意思解释)
- 质疑辨惑(意思解释)
- 亨嘉之会(意思解释)
- 传神阿堵(意思解释)
- 一片志诚(意思解释)
- 穷荒绝徼(意思解释)
- 当家立事(意思解释)
- 凿凿有据(意思解释)
- 广陵散绝(意思解释)
- 六尺之孤(意思解释)
- 仁民爱物(意思解释)
- 习焉弗察(意思解释)
- 贤良方正(意思解释)
- 若有所思(意思解释)
- 送去迎来(意思解释)
- 暗中作乐(意思解释)
- 夸强说会(意思解释)
※ 道不举遗的意思解释、道不举遗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水火兵虫 | 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:水灾、火灾、战乱和书蠹。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。 |
| 御沟红叶 | 御沟:流经宫苑的河道。指红叶题诗的故事,后用以比喻男女奇缘。亦作“御沟流叶”、“红叶之题”。 |
| 偃武觌文 | 同“偃武修文”。 |
| 千金一壶 | 壶:通“瓠”,葫芦。比喻物虽轻贱,关键时得其所用,却十分珍贵。 |
| 作舍道边 | 在路旁筑室,和过路人商量。比喻各有各的说法,事情没法做成功。 |
| 三街六市 | 同“三街两市”。 |
| 套言不叙 | 套言:客套话。套话不多说了。 |
| 昌亭之客 | 下乡(属江苏省淮阴市)南昌亭长的食客。原指汉淮阴侯韩信。后以借指怀才未遇而暂寄人篱下者。 |
| 千金一壸 | 见“千金一瓠”。 |
| 情重姜肱 | 《后汉书·姜肱传》:“肱与二弟仲海、季江,俱以孝行着闻。其友爱天至,常共卧起。及各娶妻,兄弟相恋,不能别寝,以系嗣当立,乃递往就室。”后以“情重姜肱”喻兄弟友爱。 |
| 吃惊受怕 | 受惊骇。 |
| 束手就缚 | 表示无力反抗,或脱逃。 |
| 真金不镀 | 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用不到装饰。 |
| 转死沟壑 | 谓弃尸于山沟水渠。 |
| 一献三酬 | 《周礼·考工记·梓人》:“梓人为饮器,勺一升,爵一升,觚三升,献以爵而酬以觚,一献而三酬。”后因以“一献三酬”谓人臣过蒙宠幸。亦作“一献三售”。 |
| 专一不移 | 移:改变,动摇。指对事业专心致志的追求,或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信守。 |
| 舞爪张牙 | 原形容猛兽的凶相,后常用来比喻猖狂凶恶的样子。 |
| 力尽神危 | 力气精神都疲惫到极点。 |
| 营蝇斐锦 | 比喻谗人颠倒黑白,诽谤诬陷,入人于罪。 |
| 惜衣有衣,惜食有食 | 惜:爱惜。爱惜衣服,才有衣服穿;爱惜粮食,才有粮食吃。指珍稀财物不浪费。 |
| 以义断恩 | 用大义割断私恩。谓秉公行事,不徇私情。 |
| 破巢余卵 | 比喻破家或被祸后幸存的人。 |
| 金题玉躞 | 金题:用泥金书写的题签;玉躞:系缚书卷的玉别子(又称插签)。指极精美的书画或书籍的装璜。 |
| 高城深堑 | 堑:壕沟。高高的城墙,深深的护城河。形容防卫坚固。 |
| 束手就禽 | 见“束手就擒”。 |
| 可以意会,不可言传 | 会:领会,理解。只能心领神会,无法用语言来表达。 |
| 纲常名教 | 纲常:三纲五常;名教:封建礼教。指维护封建制度而设置的一整套思想道德规范。 |
| 节俭力行 | 节俭:节省,节约;力行:努力去做。生活俭朴,以身作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