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休等戚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见“同休共戚”。
出处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费诗传》:“同休等戚,祸福共之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tóng xiū děng qī
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ㄡ ㄉㄥˇ ㄑ一
感情同休等戚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同休共戚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城府深沉(意思解释)
- 夜郎自大(意思解释)
- 渴而穿井(意思解释)
- 纸包不住火(意思解释)
- 不期而遇(意思解释)
- 齿弊舌存(意思解释)
- 徒托空言(意思解释)
- 势不可挡(意思解释)
- 女大十八变(意思解释)
- 回光返照(意思解释)
- 身不遇时(意思解释)
- 避重就轻(意思解释)
- 依然如故(意思解释)
- 不堪一击(意思解释)
- 寄生虫(意思解释)
- 临阵脱逃(意思解释)
- 及笄年华(意思解释)
- 忙里偷闲(意思解释)
- 投鼠忌器(意思解释)
- 有条不紊(意思解释)
- 君子之交淡如水(意思解释)
- 口讲指画(意思解释)
- 贪生怕死(意思解释)
- 通家之好(意思解释)
- 群贤毕至(意思解释)
- 少女嫩妇(意思解释)
- 得心应手(意思解释)
- 回山倒海(意思解释)
※ 同休等戚的意思解释、同休等戚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枝叶相持 | 比喻相互扶助。 |
| 盈则必亏 | 盈:圆。亏:缺。月圆的时候就是月缺的时候。形容物极必反。 |
| 病风丧心 | 风:通“疯”,疯狂。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。 |
| 行则思义 | 行:行动;义:公正。行动时要考虑是否合乎正义。 |
| 惹祸招殃 | 给自己引来麻烦。同“惹祸招灾”。 |
| 识昧高卑 | 识:见识;昧:昏暗。不懂得高下尊卑。 |
| 卧榻之侧,岂容酣睡 | 自己的床铺边,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?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。 |
| 磨礲砥砺 | 见“磨砻砥砺”。 |
| 三翻四覆 | 三、四:形容次数之多。翻、覆:反复。形容变化很多;反复无常。。 |
| 时异势殊 | 谓时代、情势等都已起了变化。 |
| 移有足无 | 指用多余的部分弥补不足的部分。 |
| 铁石心肝 | 见“铁石心肠”。 |
| 指画口授 | 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。形容详细地解说。 |
| 不知所厝 | 同“不知所措”。 |
| 席卷八荒 | 席卷: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卷起;八荒:八方荒远的地方。形容力量强大,控制整个天下。 |
| 小儿破贼 | 比喻年纪轻就建立功业。 |
| 冯生弹铗 | 见“冯驩弹铗”。 |
| 阻兵安忍 | 阻:倚仗;阻兵:仗恃手握兵权;安忍:安于做残忍的事情。形容行凶作恶而有恃无恐。 |
| 鱼游沸釜 | 同“鱼游釜中”。 |
| 死乞白赖 | 谓纠缠不休。 |
| 衣不兼彩 |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。比喻衣着朴素。 |
| 凤楼龙阙 | 形容华美的宫阙楼台。 |
| 自我得之,自我失之 | 从我手里得到的东西,又从我手里失去。比喻兴败无常或得失相抵。 |
| 耆宿大贤 | 耆:老。指有名望有学问的老年人。 |
| 振旅而归 | 振旅:整军,休整部队;归:返回。军队作战之后,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而返回。指部队作战胜利归来。 |
| 浪静风恬 | 恬:安静。风平浪静。比喻十分平静。 |
| 孤文断句 | 指片断、孤立的文句。 |
| 上下交困 | 指上面(政府)下面(人民)都处于困难的境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