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无所取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原指一点都没拿。后也形容什么都未得到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钟会传》裴松之注:“会前后赐钱帛数百万计,悉送供公家之用,一无所取。”
例子:可笑一班小人,奉承权贵,费千金盛设,十分丑态,一无所取,徒传笑柄。(清 孔尚任《桃花扇》第二十四出)
基础信息
拼音yī wú suǒ qǔ
注音一 ㄨˊ ㄙㄨㄛˇ ㄑㄨˇ
繁体一無所取
感情一无所取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没有可取的东西。
近义词一无所得
反义词不劳而获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以利累形(意思解释)
- 不敢后人(意思解释)
- 贯甲提兵(意思解释)
- 如鲠在喉(意思解释)
- 跋扈恣睢(意思解释)
- 烁玉流金(意思解释)
- 投畀豺虎(意思解释)
- 议论风生(意思解释)
- 今不如昔(意思解释)
- 欢喜冤家(意思解释)
- 事缓则圆(意思解释)
- 大大落落(意思解释)
- 顾前不顾后(意思解释)
- 计不返顾(意思解释)
- 笔底春风(意思解释)
- 眼中刺(意思解释)
- 无际可寻(意思解释)
- 眈眈逐逐(意思解释)
- 渴尘万斛(意思解释)
- 绕梁之音(意思解释)
- 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(意思解释)
- 有目如盲(意思解释)
- 蹇视高步(意思解释)
- 陵谷沧桑(意思解释)
- 戎马仓皇(意思解释)
- 如堕五里雾中(意思解释)
- 倚人庐下(意思解释)
- 股战而栗(意思解释)
※ 一无所取的意思解释、一无所取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有口难分 | 分:分辩。有嘴难分辩。形容难分辩清楚。 |
涣若冰消 | 犹言涣然冰释。 |
分庭抗礼 | 庭:庭院;抗:对等;相当;抗礼:行平等的礼。古时宾客和主人相见;分别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;以平等地位相待。后比喻对方以平等或对等的关系相处;不分上下。有时比喻互相对立或搞分裂、闹独立。 |
吐丝自缚 | 比喻自己的所作所为阻碍了自己的行动自由。 |
损有余补不足 | 减少多余的,补充欠缺的。 |
流言惑众 | 流言:无根据的话。指制造谣言以欺骗、迷惑群众。 |
慧心妙舌 | 聪明的心灵,巧妙的口才。 |
移宫换羽 | 宫、羽:古代乐曲中的两种曲调名。原指乐曲换调。后也比喻事情的内容有所变更。 |
旷世奇才 | 旷世:当代没有能相比的。指当代少见的奇才。 |
菟裘归计 | 菟裘:地名,山东泰安东南。比喻准备告老还乡或退隐。 |
绿肥红瘦 | 绿:指叶;红:指花;肥:长得旺;瘦:枯萎。草木绿叶茂盛而花朵却萎凋稀少。形容暮春景色。 |
覆巢无完卵 | 覆:翻倒。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。比喻灭门大祸,无一幸免。又比喻整体毁灭,个体也不能幸存。 |
大秤小斗 | 秤:称重的器皿。使用超出标准的秤进,小于标准的斗出,进行盘剥克扣。 |
翩翩公子 | 旧时对风流而有文采的富贵子弟的誉称。 |
鹰觑鹘望 | 形容视觉敏锐。 |
忐忐忑忑 | 心神不安,胆怯。同“忑忑忐忐”。 |
攀鳞附翼 | 犹言攀龙附凤。 |
如操左券 | 见“如持左券”。 |
家喻户习 | 家家通晓,户户熟悉。 |
柳眉星眼 | 形容女子细长的眉和明亮的眼睛。 |
顿足椎胸 | 同“顿足搥胸”。 |
坚苦卓绝 | 卓绝:超越一切。坚韧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。也作“艰苦卓绝”。 |
知天知地 | 指知天时,通晓地利。 |
走回头路 | 比喻倒退或按已经不合时宜的老规矩办事。 |
死不甘心 | 就是死了也不甘心情愿或满足。 |
物殷俗阜 | 物产丰盛,风俗淳厚。 |
更待何时 | 更:再,复。指不必再等待,已到了该说该做的时候。 |
截长补短 | 截:切断。把长的切下来接补短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