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急如律令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本是汉代公文用语,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。如同法律命令,必须立即遵照执行。
出处:唐 白居易《祭龙文》:“若三日之内,一雨滂沱,是龙之灵,亦人之幸。礼无不报,神其听之!急急如律令。”
例子:有鬼有鬼,撮盐入水,太上老君,急急如律令,欶。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四折
基础信息
拼音jí jí rú lǜ lìng
注音ㄐ一ˊ ㄐ一ˊ ㄖㄨˊ ㄌㄩˋ ㄌ一ㄥˋ
感情急急如律令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宗教等。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隔年皇历(意思解释)
- 一噎止餐(意思解释)
- 向火乞儿(意思解释)
- 流风余俗(意思解释)
- 七病八痛(意思解释)
- 大家闺秀(意思解释)
- 青灯古佛(意思解释)
- 咿咿呀呀(意思解释)
- 宦海浮沉(意思解释)
- 心烦虑乱(意思解释)
- 积雪囊萤(意思解释)
- 价等连城(意思解释)
- 落魄江湖(意思解释)
- 鱼沉雁杳(意思解释)
- 浩气长存(意思解释)
- 兵老将骄(意思解释)
- 鹄面鸠形(意思解释)
- 加官晋爵(意思解释)
- 胡猜乱道(意思解释)
- 咽喉要地(意思解释)
- 安民告示(意思解释)
- 言多伤行(意思解释)
- 事无不可对人言(意思解释)
- 连宵彻曙(意思解释)
- 富有天下(意思解释)
- 山重水复(意思解释)
- 举世无比(意思解释)
- 陶情适性(意思解释)
※ 急急如律令的意思解释、急急如律令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棋逢对手,将遇良才 | 逢:遭遇,遇见。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,不相上下。 |
| 蠹众木折 | 蛀虫多了,木头就要折断。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,就能造成灾祸。 |
| 大书特书 | 书:写;记载 。大写特写。指对重大的事情着重突出地述叙或宣扬。也作“特书大写”。 |
| 如鱼得水 |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。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。 |
| 尾大不掉 | 掉:摇动。尾巴太大,掉转不灵。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,无法指挥调度。现比喻机构庞大,指挥不灵。 |
| 掉书袋 | 掉:摆动,摇动。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。 |
| 灰心丧气 | 灰心:心像灭了的死灰;丧气:意气沮丧。因遭受挫折而意志消沉;丧失信心。 |
| 镂尘吹影 | 吹影子,刻尘土。比喻工艺精细到不见形迹。 |
| 恨相知晚 | 恨:懊悔;相知:互相了解,感情很深。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。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。 |
| 众所周知 | 大家普遍知道的(周:普遍)。 |
| 自我安慰 | 指自己安慰自己。 |
| 法不责众 | 责:责罚;众:多数人。指某种行为即使应受到法律的惩罚,但很多人都那样干,也就不好惩罚了。 |
| 杀妻求将 | 春秋时,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。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。 |
| 牛饩退敌 | 饩:活的牲口。用牛羊击退敌军。 |
| 向若而叹 | 比喻向高明者折服,而自叹不如。 |
| 居大不易 | 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。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,生活不容易维持。 |
| 不亦乐乎 | 亦:也;乎:文言文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;相当于“吗”或“呢”。不也是快乐的吗?后用以形容事态发展到过甚的地步。 |
| 翻脸不认人 | 比喻不从长远考虑,稍有矛盾,立刻翻脸。 |
| 捶胸顿足 | 捶:敲打;顿:跺。两拳捶打胸部;两脚跺着地。形容焦急、痛楚、悔恨的神态。 |
| 作困兽斗 | 虽受困顿,也要奋力相拼,抗争不休。 |
| 无所不通 | 通:知道。没有什么不知道的。 |
| 能谋善断 | 善:擅长;断:决断。形容人能不断思考,并善于判断。 |
| 四通八达 | 通、达:畅通无阻。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。形容交通便利。 |
| 蒋干盗书 | 蒋干: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人物。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。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。 |
| 里里外外 | 里面和外面。 |
| 神气十足 | 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。 |
| 安宅正路 | 比喻仁义。谓以仁居心,以义行事。 |
| 百鸟朝凤 | 朝:朝见;凤:凤凰,古代传说中的鸟王。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,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