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如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如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1、烂如指掌犹言了如指掌。形容对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。清·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第三卷:“其父成璧,亦异人,少为群盗,未尝读书识之无,乃古今之世代治乱,是非成败,烂如指掌。”
2、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。形容为了正义事业;不怕牺牲生命。《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》:“三军既成阵,使士视死如归,臣不如公子成父。”《吕氏春秋 勿躬》:“三军之士,视死如归。”
3、哀思如潮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。形容极度悲痛。京剧《平原作战》第五场:“哀思如潮热泪洒,平川有边仇无涯。”
4、堆集如山堆集:堆积。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。形容极多。宋·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·外诸司》:“每遇冬月,诸乡纳粟秆草,牛车阗塞道路,车尾相衔,数千万辆不绝,场内堆集如山。”
5、如临深渊临:靠近;渊:深水坑。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。比喻存有戒心,行事极为谨慎。《诗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6、相待如宾相处如待宾客。形容夫妻互相尊敬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初,臼季使,过冀,见冀缺耨,其妻馌之,敬,相待如宾。”
7、如坠五里雾中坠:落下。比喻陷入一片混沌糊涂的境地,令人摸不着头脑。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刘谓王曰:‘渊源真可!’王曰:‘卿故坠其云雾中’。”
8、视民如子形容帝王、官吏爱护百姓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“吴光新得国,而亲其民,视民如子,辛苦同之,将用之也。”
9、忧心如焚焚:火烧。忧虑、焦急得心里像火烧一样。形容十分忧愁、焦急。《诗经 小雅 节南山》:“节彼南山,维石岩岩,赫赫师尹,民具尔瞻。忧心如焚,不敢戏谈。”
10、如汤灌雪同“如汤沃雪”。三国·魏·王肃《孔子家语·王言》:“则民之充恶,如汤之灌雪焉。”
11、猛将如云,谋臣如雨指文臣武将很多,势力强大。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51回:“与其坐承大统,兵精粮足,手下猛将如云,谋臣如雨。”
12、如履薄冰好像踩着薄薄的冰。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。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13、面色如土见“面如土色”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回:“惊得洪太尉目睁口呆,罔知所措,面色如土,奔到廊下,只见真人向前叫苦不迭。”《西湖二集·吴越王再世索江山》:“董昌面色如土。众兵都面面厮觑,不敢则声。”
14、如坐春风如同坐在和煦的春风里;比喻受到良师的教育。宋 朱熹《伊洛渊源录》第四卷:“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,逾月而归。语人曰:‘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。’”
15、心如刀搅犹心如刀割。元·汤氏《赛鸿秋·北》套曲:“废了经史,弃了霜毫,每日家闷恹恹如痴似醉魂暗消,额似锥剜,心如刀搅,无语寂寥。”
16、州如斗大州:旧时行政区划名;斗:方形量器。州郡像斗一样大。形容地方很小。《南史·恩幸传·吕文显》:“宗悫为豫州,吴喜公为典签。悫刑政所施,喜公每多违执。悫大怒曰:‘宗悫年将六十,为国竭命,政得一州如斗大,不能复与典签共临!’”
17、胜友如云胜友:良友。许多良友聚集一处。唐·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十旬休暇,胜友如云。千里逢迎,高朋满座。”
18、运用自如自如:活动不受阻碍。形容运用得非常熟练、自然。清 梁启超《开明专政论》第五章:“列国并立时代,幅员稍狭,故得厉行专政,而运用自如。”
19、开合自如合:按照;适合;自如:不受阻碍;不受拘束。打开闭合不受拘束。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;或打开或关闭。法 法布尔《蝉》:“腿可以伸缩,前面的爪能够开合自如。”
20、应答如注应答:回答;注:水往下倾泻。对答像倾水一样。形容答话敏捷流利。明·焦竑《玉堂丛语·文学》:“文学之臣,苦于考索,求者阗门,而先生应答如注。”
21、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。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,非常难受。汉·许慎《说文解字》:“鲠,食骨留咽中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韦曰:‘骨所以鲠,刺人也。’忠言逆耳,如食骨在喉,故云骨鲠之臣。《汉书》以下皆作骨鲠,字从鱼,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。”
22、万事如意如意:符合心意。一切都符合心意,很顺利。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5回:“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,以为我做了好事,便可以望上天默佑,万事如意的。”
23、气涌如山形容恼怒到极点。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吴主传》:“权大怒,欲自征渊”裴松之注引晋 虞溥《江表传》:“朕年六十,世事难易,靡所不尝,近为鼠子所前却,令人气涌如山。”
24、敢不如命敢:反语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。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办呢?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四卷:“玄微道:‘此乃易事,敢不如命。’”
25、铁案如山指罪证确凿;定的案像山那样不能推翻。案:犯罪的纪录或结论。明 孟称舜《郑节度残唐再创》第一折:“辘辘的似风车样转,道不的铁案如山。”
26、面如傅粉形容男子美貌。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容止》:“何平叔美姿仪,面至白;魏明帝疑其傅粉。正夏月,与热汤饼。既啖,大汗出,以朱衣自拭,色转皎然。”
27、果如其言果:果真,诚然。指事物的发展变化果然像所说的那样。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至理》:“果如其言,吕后德之,而逼令强食之,故令其道不成耳。”
28、削铁如泥削铁就像削泥巴似的。形容刀器极其锋利。明 范受益《寻亲记》:“纯钢打就,久炼成之;斩人无血,削铁如泥。”
29、但愿如此但:仅,只。就愿意这样。晋·陶潜《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》:“但愿长如此,躬耕非所叹。”
30、不绝如发绝:断。形容局势危急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燕刺王刘旦传》:“先日诸吕阴谋大逆,刘氏不绝如发。”
31、如运诸掌象放在手心里摆弄一样。形容事情办起来非常容易。《列子 杨朱》:“杨朱见梁王,言治天下如运诸掌。”
32、如无其事象没有那回事一样。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。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八回:“统领听不见,庄大老爷也听不见,就作为如无其事,不去提他了。”
33、辨如悬河辨,通“辩”。犹言口若悬河。金 王若虚《<道学发源>后序》:“故士有读书万卷,辨如悬河,而不免为陋儒……唯其不合于大公至正之道故也。”
34、如汤泼雪同“如汤沃雪”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8回:“如今青州只凭呼延灼一个。若是拿得此人,觑此城子,如汤泼雪。”
35、如醉如狂形容神态失常,不能自制。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。《初刻白案惊奇》卷二五:“这些人还指望出张续案,放遭告考,把一个长安子弟,弄得的如醉如狂。”
36、如愿以偿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。指愿望实现。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6回:“在抚台面前说了许多好话,后来也祥甫竟如愿以偿,补授临清州缺。”
37、如切如磋比喻互相商讨砥砺。《诗经·卫风·淇奥》:“瞻彼淇奥,绿竹猗猗。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”
38、冠盖如云官员们的礼帽和车篷密集得像一片云层。形容集合会场中官宦士绅聚集得很多。冠:礼帽;盖:车篷。二者借指官吏士绅。东汉 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英俊之域,绂冕所兴;冠盖如云,七相五公。”
39、一钱如命一个钱看得象性命那样重。比喻极端吝啬。清 钱泳《履园丛话 报应 刻薄》:“其治家也,事事亲裁,不经奴婢,而一钱如命,恐人侵蚀,不利于己也。”
40、积甲如山兵甲堆叠如山。极言其多。同“积甲山齐”。清 张惠言《馆试灵台偃伯赋》:“受降则积甲如山,振旅则执同听凯。”
41、临难如归归:返回。形容面对危难而不畏生死。《魏书·节义传序》:“至于轻生蹈节,临难如归,杀身成仁,死而无悔。”
42、料事如神料事:揣度事情的发展和结局。如神:形容极其奇妙灵验或预料事情非常准确。预料事情就如同神一样。形容对事情的预料和事情发生的完全一样。宋 杨万里《提刑徽猷检正王公墓志铭》:“公器识宏深,襟度宽博,议论设施加人数等,料事如神,物无遁情。”
43、和如琴瑟比喻夫妻相亲相爱。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妻子好合,如鼓琴瑟。”
44、视日如年谓时间虽短,但却感到过得很长。明·方孝孺《与郑叔度书》之七:“自发义乌信,引领西跂,视日如年,今两月矣。”
45、其应如响谓反应迅捷,如回声之相应和。语本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其动若水,其静若镜,其应若响。”《子华子·晏子》:“如以匙勘钥也,如以玺印涂也,必以其类,其应如响。”
46、度日如岁同“度日如年”。宋·周邦彦《霜叶飞》词:“迢递望极关山,波穿千里,度日如岁难到。”
47、如之奈何怎幺办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3回:“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,如之奈何?”
48、肺肝如见肺肝:肺腑,比喻内心。比喻心机与谋算统统被别人看出。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31回:“殊不知肺肝如见,事实具在,欲盖弥彰。”
49、如花似朵犹言如花似玉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1回:“轿子里面,如花似朵的一个年少女子。”
50、了如观火了:明白。形容看得非常清楚。邹鲁《戊甲云南河口之役》:“今有河内来函,读之必了如观火,从此兄等之出而说人,必更有把握矣。”
51、兴如嚼蜡谓毫无兴味。明·康海《粉蝶儿·秋日闲情》套曲:“半百年华,鬓如丝,兴如嚼蜡。”
52、归之如市归:归附;市:市集。归附的人很多,像赶闹市一样。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》:“从之者如归市。”
53、对答如流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。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;反应敏捷;口才极好。唐 黄滔《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》:“和尚盖行高而言寡,是日对答如流。”
54、如有隐忧忧:愁苦,忧愁。好像内心有说不出的忧愁《诗经·邶风·柏舟》:“耿耿不寐,如有隐忧。”
55、如锥画沙象用锥子在沙上画出来似的。形容书法笔力匀整而不露锋芒。宋·姜夔《续书谱·用笔》:“用笔……如锥画沙……欲其匀面藏锋。”
56、案堵如故案堵:同“安堵”,安居。形容秩序良好,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纪》:“诸吏人皆案堵如故。”
57、百喙如一犹言众口一辞。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,看法或意见一致。清 王夫之《孝烈传》:“唯习闻湘人之言,百喙如一者若此。”
58、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,失去自制。元·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二折:“得见了王昭君,使朕如痴似醉。”
59、理应如此指按理应该这样。老舍《有了小孩以后》:“看着别人家的孩子,肥肥胖胖,整整齐齐,你总觉得小孩们理应如此。”
60、爆跳如雷指盛怒的样子。《何典》第十回:“倒塔鬼爆跳如雷道:‘你只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