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如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如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1、料事如神料事:揣度事情的发展和结局。如神:形容极其奇妙灵验或预料事情非常准确。预料事情就如同神一样。形容对事情的预料和事情发生的完全一样。宋 杨万里《提刑徽猷检正王公墓志铭》:“公器识宏深,襟度宽博,议论设施加人数等,料事如神,物无遁情。”
2、眼光如豆指目光短浅,缺乏深远的见解。清·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第一卷:“昔人谓东坡词非正声,此特拘于音调言之,而不究本原所在;眼光如豆,不足与之辩也。”
3、如堕烟海好像掉在烟雾弥漫的大海里。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赏誉》:“王仲祖、刘真长造殷中军谈,谈竟俱载去。刘谓王曰:‘渊源真可!’王曰:‘卿故堕其云雾中。’”
4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指不管闲事,事情越少越好。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二回:“现在国家正当多事之秋,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处分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弄得百事俱废,将来又是怎样个了局?”
5、视民如伤把百姓当作有伤病的人一样照顾。旧时形容在位者关怀人民。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哀公元年》:“臣闻国之兴也,视民如伤,是其福也。”
6、如指诸掌《论语·八佾》:“或问褅之说。子曰:‘子知也;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,其如示诸斯乎!’指其掌。”后用“如指诸掌”比喻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。《论语·八佾》:“或问褅之说。子曰:‘子知也;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,其如示诸斯乎!’指其掌。”
7、室如悬罄见“室如县罄”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室如悬罄,野无青草,何恃而不恐?”
8、如蹈水火比喻处境艰难。《元史·张德辉传》:“若宰民者,头会箕敛以毒天下,使祖宗之民如蹈水火,为害尤甚。”
9、疾如雷电快提就像雷鸣闪电。形容形势发展很迅速。汉·荀悦《汉纪·高祖纪》:“项羽用兵疾如雷电。”
10、如饥如渴同“如饥如渴”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六十二回:“宋江陪笑道:‘怎敢相戏。实慕员外威德,如饥如渴。万望不弃鄙处,为山寨之主,早晚共听严命。’”
11、栩栩如生形容形象逼真;如同活人一样。栩栩:生动活泼的样子;生:活的。清 吴趼人《发财秘诀》:“那个人做得才和枣核般大,头便像一颗绿豆,手便像两粒芝麻,却做得须眉欲活,栩栩如生。”
12、诸如此比犹言诸如此类。《宋书·文帝纪》:“又州郡估税,所在市调,多有烦刻。山泽之利,犹或禁断,役召之品,遂及稚弱。诸如此比,伤治害民。”
13、如获石田石田:指有石头的田地,借指没用的东西。指得到不可耕种的田地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哀公十一年》:“大王如获石田。”
14、恩德如山比喻恩德极为深生。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寿禅师两生符宿愿》:“老夫垂死之命恩人救援,恩德如山,无可图报。”
15、如烹小鲜烹:烧煮;鲜:活鱼。像煮一条小鱼一样。比喻轻而易举。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:“治大国,若烹小鲜。”
16、谨终如始谓谨慎小心、始终一致。宋·楼钥《签书枢密院致仕赠资政殿学士正惠林公神道碑》:“心与天通,动有阴相,谨终如始,视险若夷。”
17、如运诸掌象放在手心里摆弄一样。形容事情办起来非常容易。《列子 杨朱》:“杨朱见梁王,言治天下如运诸掌。”
18、甘死如饴甘:情愿;饴:饴糖。甘愿去死,就像吃糖一般。形容不怕死,把死作为快事。《清史稿·任举传》:“举忠愤激发,甘死如饴,而朕以小丑跳梁,用良臣于危地,思之深恻。”
19、鼻息如雷鼻息:鼾声。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。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。宋 沈括《梦溪笔谈 人事》:“上使人微觇准所为,而准方酣寝于中书,鼻息如雷。”
20、官场如戏官场:旧时指官吏们经常出入的地方。戏:戏剧,指随时都在变化。旧时指官场像演戏一样变化无常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8回:“你道安公子才几日的新进士,让他怎的个品学兼优,也不应快到如此,这不真个是‘官场如戏’了么?”
21、音容如在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。形容对死者的想念。同“音容宛在”。《何典》第八回:“真堪爱,如花似玉风流态。风流态,眠思梦想,音容如在。”
22、令行如流谓命令的推行象水流向下一样迅速顺利。《孙膑兵法·奇正》:“故行水得其理,漂石折舟;用民得其性,则令行如流。”
23、相庄如宾见“相待如宾”。清·余怀《班桥杂记·丽品》:“苟儿心之所好,虽相庄如宾,性与之洽也。”
24、健步如飞健步:走起路来很有力量;速度很快。步伐矫健;快得像飞。形容行走迅速。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》:“丽人牵坐路侧,自乃捉足,脱履相假。女喜着之,幸不凿枘,复起从行,健步如飞。”
25、防意如城意:心思,指私欲。指严格遏止私心杂念,象守城防敌一样。宋 周密《癸辛杂识别集下 守口如瓶》:“富郑公有‘守口如瓶、防意如城’之语。”
26、如雷灌耳亦作“如雷贯耳”。①形容声音大(多指语音)。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。《三国志平话》卷中:“‘吾乃燕人张翼德,谁敢共吾决死?’叫声如雷灌耳,桥梁皆断。”
27、如临深谷好像到了深深的山谷边上。比喻行事十分警惕,小心谨慎。宋 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九十八:“如潜有所得,专如临深谷,战如履薄冰,此得道之门耳。”
28、风雨如晦晦: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;这天夜里没有月亮。风雨天气;天色昏暗犹如晦日的夜晚。后比喻局势动荡;社会黑暗。《诗经 郑风 风雨》:“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。”
29、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,总怕赶不上,赶上了又怕被甩掉。形容学习勤奋,进取心强。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。《论语·秦伯》:“子日:‘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。’”
30、家贫如洗家里穷得像水冲洗过一样;什么都没有。形容贫穷到了极点。元 秦简夫《剪发待宾》:“小生幼习儒业,颇读诗书,争奈家贫如洗。”
31、视险如夷夷:平坦。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。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。汉 刘协《喻郭汜诏》:“今得东移,望远若近,视险如夷。”
32、得婿如龙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。宋·叶廷珪《海录碎事·人事》:“后汉李赝、孙秀俱娶太尉恒焉女,时人谓恒叔元两女俱乘龙,言得婿如龙。”
33、从谏如流谏:直言规劝君主、尊长或朋友;使之改正错误。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水从高处往下流一样顺畅自然。旧指帝王乐意听取下属的批评意见。汉 班彪《王命论》:“见善如不及,用人如由己,从谏如顺流,趣时如响起。”
34、恩重如山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;形容恩义极为深重。宋 陆游《删定官供职谢启》:“及瓜以往,曾无累月之淹。恩重如山,感深至骨。”
35、一解不如一解解:通“蟹”。比喻一个不如一个,越来越差。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释道·禅林诸名宿》:“至近日,宗门诸名下,争以坛坫自高,相驳相嘲,以至相妒相詈,真一解不如一解矣。”
36、心如槁木犹心若死灰。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70回:“那个夸说李家小姐标致,说的心如槁木的一位太史公,心中活泼起来。”
37、如持左券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秦韩之王劫于韩冯、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,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,此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。”后以“如持左券”比喻很有把握。左券: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,双方各持其一,左片叫左券,由债权人收藏,作为凭据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秦韩之王劫于韩冯、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,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,此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。”
38、如山压卵比喻以绝对优势对付劣势。《旧五代史·周书·世宗纪》:“刘崇乌合之众,苟遇王师,必如山压卵耳。”
39、鼾声如雷鼾:熟睡时的鼻息声。形容熟睡时鼾声很大。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各去睡了,不多时,酣声如雷。”
40、心如刀割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。形容极其痛苦难过。元 秦简夫《赵礼让肥》第一折:“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,想起来我心如刀割,题起来我泪似悬麻。”
41、如椽大笔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。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;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。宋 邵雍《大字吟》:“诗成半醉正陶然,更用如椽大笔抄。”
42、酣声如雷酣:通“鼾”,熟睡时的鼻息声。形容熟睡时鼾声很大。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37回:“各去睡了,不多时,酣声如雷。”
43、如此这般虚指没有详细说明或不要求详细说明的某种事物。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48回:“今朝县中李大人到学生那里,如此这般,说大巡新近有参本上东京。”
44、丹心如故丹心:忠心。仍如已往一样忠心耿耿。
45、历历如画历历:分明可数。形容叙述、描写清楚明白,如同将绘画呈现在人眼前一样。《唐宋诗醇》第24卷:“写景历历如画,引人入胜。”
46、侯门如海侯门:旧指显贵人家;海:形容深。侯门象大海那样深邃。比喻旧时相识的人,后因地位悬殊而疏远隔绝。唐 崔郊《赠女婢》诗:“公子王孙逐后尘,绿珠垂泪滴罗巾。侯门一入深如海,从此萧郎是路人。”
47、眉目如画形容容貌端正秀丽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马援传》:“为人明须发,眉目如画。”
48、应付自如处理事情从容不迫;毫不费力。邹韬奋《经历 英文的学习》:“你在上课前仅仅查了生字,读了一两遍是不够的,必须完全了解全课的情节,才能胸有成竹,应付自如。”
49、面色如土见“面如土色”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回:“惊得洪太尉目睁口呆,罔知所措,面色如土,奔到廊下,只见真人向前叫苦不迭。”《西湖二集·吴越王再世索江山》:“董昌面色如土。众兵都面面厮觑,不敢则声。”
50、愁绪如麻愁绪:忧愁的心绪。麻:乱麻。忧愁的思虑像乱麻一样。形容烦愁之极。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三回:“心儿里愁绪如麻,把个活动动的人儿,都困做了笼中之鸟。”
51、如臂使指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。比喻指挥、调动得心应手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贾谊传》:“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莫不制从。”
52、如鱼得水好像鱼得到水一样。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。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》:“孤之有孔明,犹鱼之有水也。”
53、邈如旷世仿佛隔了久远的年代。清 冯桂芬《致李伯相书》:“距今只二十余年,惟以工员四散,军兴多故,遂邈如旷世,知之者绝少。”
54、耳闻不如眼见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。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。《旧唐书 辛替否传》:“臣尝以为古之用度不时,爵赏不当,破家亡国者,口说不如身逢,耳闻不如眼见。”
55、妙策如神形容计策非常高超。
56、疾恶如风痛恨坏人坏事就像狂风猛扫一样。《后汉书 陈蕃传》:“震(朱震)字伯厚,初为州从事,奏济阴太守单匡臧罪,并连匡兄中常侍车骑将军超。桓帝收匡下廷尉,以谴超,超诣狱谢。三府谚曰:‘车如鸡栖马如狗,疾恶如风朱伯厚。’”
57、暴躁如雷暴:暴烈;躁:急躁。形容大发脾气或十分着急的样子。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》:“李雄见打得这般光景,暴躁如雷,翻天作地,闹将起来。”
58、心如火焚心中好像火烧一样。形容焦急万分。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我托他打听几时有船,他查了一查,说道:'要等三四天呢。'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,然而也是没法的事,成日里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。”
59、江山如画江山:山河;常指国土。山河美如图画。宋 苏轼《念奴娇 赤壁怀古》:“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”
60、大雨如注注:灌入。形容寸下得很大,雨水象往下灌似的。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》:“偶然风狂浪涌,大雨如注,舟楫不能前进,泊于山崖之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