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如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如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1、急如星火星火:流星。急迫得像一闪而过的流星一样。形容非常紧急。晋 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州司临门,急于星火。”
2、如鸟兽散像一群飞鸟走兽一样逃散。形容溃败逃散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李陵传》:“今无兵复战,天明坐受缚矣!各鸟兽散,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。”
3、观者如堵堵:墙壁。形容观看人数众多。西汉 戴圣《礼记 射义》:“孔子射于矍相之圃,盖观者如堵墙。”
4、运掉自如谓运用和回旋都非常熟练自然。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五三:“提要驳之,谓犹能举七十斤者,举百斤则蹶,举五十斤则运掉自如,其言甚辨。”
5、兴如嚼蜡谓毫无兴味。明·康海《粉蝶儿·秋日闲情》套曲:“半百年华,鬓如丝,兴如嚼蜡。”
6、如见其人像看到他本人一样,形容对人物刻画非常生动逼真唐·韩愈《独孤申叔哀辞》:“濯濯其英,晔晔其光,如闻其声,如见其容。”
7、宾来如归宾客来此如归其家。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。宋 范仲淹《户部侍郎赠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》:“娶楚国太夫人张氏而生公,教之亲仁,宾来如归。”
8、心如刀绞心里就像刀绞一样。形容内心痛苦到极点。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九回:“殷郊又见殷洪,心如刀绞,意似油煎。”
9、臣心如水心地洁净如水。比喻为官清廉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郑崇传》:“上责崇曰:‘君门如市人,何以欲禁切主上?’崇对曰:‘臣门如市,臣心如水。愿得考覆。’”
10、断事如神断:判断。形容判断事情非常准确。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五回:“因此人人皆知包公断事如神,各处传扬。”
11、答问如流答:回答。形容答对流畅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6回:“此时秦宓语言清朗,答问如流,满座皆惊。”
12、如堕烟海好像掉在烟雾弥漫的大海里。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赏誉》:“王仲祖、刘真长造殷中军谈,谈竟俱载去。刘谓王曰:‘渊源真可!’王曰:‘卿故堕其云雾中。’”
13、恰如其分恰:恰好;分:分寸。合适的界限。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。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08回:“赏分轻重,俱是阎仲端酌度,多寡恰如其分,无不欣喜。”
14、健步如飞健步:走起路来很有力量;速度很快。步伐矫健;快得像飞。形容行走迅速。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》:“丽人牵坐路侧,自乃捉足,脱履相假。女喜着之,幸不凿枘,复起从行,健步如飞。”
15、暴跳如雷暴:急躁;发怒。蹦跳发怒;好像打雷一样猛烈。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跳如雷。”
16、如临大敌临:面对着。好像面对着强大的敌人。形容把本来不是很紧迫的形势看得十分严重。《旧唐书 郑畋传》:“畋还镇,搜乘补卒,缮修戎仗,浚饰城垒,尽出家财以散士卒。昼夜如临大敌。”
17、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。比喻量多不如质优。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百星之明,不如一月之光;十牖之开,不如一户之明。”
18、空空如也空空:同“悾悾”;虚心的样子;如:文言虚词;表示“……的样子”。原形容诚恳、虚心的样子。现形容一无所有。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罕》:“吾有知乎哉?无知也。有鄙夫问于我,空空如也。我叩其两端而竭焉。”
19、如获至宝最珍贵的东西。形容对于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。宋 李光《与胡邦衡书》:“忽蜀僧行密至,袖出‘寂照庵’三字,如获至宝。”
20、如应斯响形容反响极快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9回:“那满招损、乖致戾的道理,如应斯响。”
21、嫉恶如仇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。清 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 蔡木龛》:“嫉恶如仇,有所白眼者,出一语必刺入骨。”
22、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一天不见,就好象过了三年。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。《诗经 王风 采葛》:“彼采萧兮,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。”
23、赴死如归形容不怕牺牲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季布栾布田叔传赞》:“栾布哭彭越,田叔随张敖,赴死如归,彼诚知所处,虽古烈士,何以加哉!”
24、奉如圭臬圭:测日影器;臬:圭上南北两端的标杆。指尊崇信奉某人或事物,并且作为自己的准则。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22章:“我治军向来注重养廉养耻,‘扬善于公厅,归过于私室’的明教奉如圭臬。”
25、如花似朵犹言如花似玉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1回:“轿子里面,如花似朵的一个年少女子。”
26、一代不如一代代:父子相继为一代。一代比一代差。宋 王君玉《国老谈苑》卷二:“陶谷以翰林学士奉使吴越,忠懿王宴之。因食蝤蛑询其名类,忠懿命自蝤蛑至蟛蜞,凡罗列十余种以进。谷视之,笑谓忠懿曰:‘此谓一代不如一代也。’”
27、堆集如山堆集:堆积。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。形容极多。宋·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·外诸司》:“每遇冬月,诸乡纳粟秆草,牛车阗塞道路,车尾相衔,数千万辆不绝,场内堆集如山。”
28、累累如珠累累:连接成串。一个紧接一个,就像一串珠子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累累乎端如贯珠。”刘师培《文说》:“师乙论音,累如贯珠。”
29、中心如醉中心:内心。内心像喝醉了酒一样。形容忧思哀伤,不能自持《诗经·王风·黍离》:“行迈靡靡,中心如醉。”
30、可心如意符合心意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5回:“不是我女孩儿家没羞耻,必得我拣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才跟他。”
31、行步如风行:走路。走路的步子快捷如飞。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78卷:“服百日,雄气大至,语声寥亮,行步如风。”
32、视人如伤见“视民如伤”。唐·杨炯《为梓州官属祭郪县文》:“居传其政,爱人如子;山则有梁,镇兹一方;君宏其道,视人如伤。”
33、味如嚼蜡见“味同嚼蜡”。《楞严经》第八卷:“我无欲心,应汝行事,于横陈时,味如嚼蜡。”
34、伴君如伴虎陪伴君王像陪伴老虎一样,随时有杀身之祸。指大人物喜怒无常。清·无名氏《说呼全传》第四回:“古人云:‘伴君如伴虎,刻刻要当心。”
35、宛然如生宛然:仿佛。指人死后仿佛和活着一样。
36、从善如登指为善如登山那样不易,比喻学好很难。《国语 周语下》:“谚曰: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。”韦昭注:“如登,喻难;如崩,喻易。”
37、诸如此类许多像这种类型的。指与上述同类的。诸:一些;许多;如:像。晋 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诸如此类,不可具举。”
38、德輶如羽见“德輶如毛”。晋·张华《励志诗》:“仁道不遐,德輶如羽。求焉斯至,众鲜克举。”
39、我心如秤表示自己处理事情极端公平。《冯堂书钞》卷三七引诸葛亮《杂言》:“我心如秤,不能为人作轻重。”
40、艳如桃李,冷如霜雪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。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侠女》:“女子得非嫌吾贫乎?为人不言亦不笑,艳如桃李,而冷如霜雪,奇人也!”
41、人生如风灯人的生命短暂而微弱,像风前的灯随时都可能熄灭。《辽史·耶律和尚传》:“‘顾人生如风灯石火,不饮将何为。’晚年沉湎尤甚,人称为‘酒仙’云。”
42、气涌如山形容恼怒到极点。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吴主传》:“权大怒,欲自征渊”裴松之注引晋 虞溥《江表传》:“朕年六十,世事难易,靡所不尝,近为鼠子所前却,令人气涌如山。”
43、如丧考妣妣:音比;考妣:旧时对父母死后的称呼;父亲死后叫考;母亲死后叫妣。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。《尚书 舜典》:“二十有八载,帝乃殂落,百姓如丧考妣。”
44、但愿如此但:仅,只。就愿意这样。晋·陶潜《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》:“但愿长如此,躬耕非所叹。”
45、肆言如狂狂:疯狂。像发疯一样地胡言乱语。宋·洪迈《夷坚丙志·河北道士》:“宣和七年正月望夜,京师太一宫张灯,观者塞道。二人坠于池,宫率急拯之,不肯上,肆言如狂。”
46、如鱼似水比喻关系融洽、亲密。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二卷:“那田氏比先前二妻,更有姿色。肌肤若冰雪,绰约似神仙。庄生不是好色之徒,却也十分相敬,真个如鱼似水。”
47、尽如人意尽:完全;如:符合;遵从。完全符合人们的心意。形容心满意足。宋 刘克庄《李艮翁礼部墓志铭》:“然议者但以为恩泽侯挟贵临民,安得尽如人意。”
48、颐指如意颐指:以下巴动向示意。形容随心所欲地指挥别人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今陛下力制天下,颐指如意。”
49、有眼如盲虽有眼睛,如同瞎子。指不认识著名人物,或不识大体。元·范子安《竹叶舟》第四折:“师父,弟子有眼如盲,只望师父救度咱。”
50、机变如神机变:机智、权变。机智权变,神奇莫测。宋 陆游《南唐书 宋齐丘传论》:“世言江南精兵十万,而长江天堑,可当十万;国老宋齐丘,机变如神,可当十万。”
51、从谏如流谏:直言规劝君主、尊长或朋友;使之改正错误。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水从高处往下流一样顺畅自然。旧指帝王乐意听取下属的批评意见。汉 班彪《王命论》:“见善如不及,用人如由己,从谏如顺流,趣时如响起。”
52、福如山岳岳:高大的山。形容福气像山一样高。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25卷:“若帝王求道,寿齐三光,千变万化,坐民立亡;福如山岳,为人重爱,修道之者,白日升天。”
53、心细如发亦作“心细于发”。极言小心谨慎,考虑周密。吴梅《题天香石砚室棋谱》诗:“颇闻棋诀在善守,心细如发才如斗。”
54、视如寇仇寇仇:仇敌。看得象仇人一样。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下》:“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。”
55、如切如磋比喻互相商讨砥砺。《诗经·卫风·淇奥》:“瞻彼淇奥,绿竹猗猗。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”
56、势如劈竹见“势如破竹”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2回:“曹操得胜之兵,杀入城中,势如劈竹。”
57、愁绪如麻愁绪:忧愁的心绪。麻:乱麻。忧愁的思虑像乱麻一样。形容烦愁之极。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三回:“心儿里愁绪如麻,把个活动动的人儿,都困做了笼中之鸟。”
58、忧公如家忧:忧虑。忧虑国事,就像忧虑家事一样。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杨洪传》:“洪少不好学问,而忠清款亮,忧公如家。”
59、行步如飞走路的步子轻快如飞。亦作“行步如风”、“行疾如飞”、“行走如飞”。宋·洪迈《夷坚丁志·李茇遇仙》:“至寺门下,觉身轻神逸,行步如飞,洎归舍,不复饮食。”
60、有目如盲盲:瞎。虽有眼睛,如同瞎子。指人缺乏见识,或不识大体。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2回:“于是李林甫、杨国忠二人,一齐上前取看,只落得有目如盲,也一字看不出来,跼蹐无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