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告投杼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昔者曾子处费,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,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曾子之母曰:‘吾子不杀人。’织自若。有顷焉,人又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尚织自若也。顷之,一人又告之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惧,投杼逾墙而走。
例子:鲁迅《书信集·致李康中》:“然而三告投杼,贤母生疑。千夫所指,无疾而死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ān gào tóu zhù
注音ㄙㄢ ㄍㄠˋ ㄊㄡˊ ㄓㄨˋ
感情三告投杼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神籁自韵(意思解释)
 - 识微见远(意思解释)
 - 寻头讨脑(意思解释)
 - 一身两任(意思解释)
 - 奋不虑身(意思解释)
 - 无偏无颇(意思解释)
 - 疏财尚气(意思解释)
 - 引绳排根(意思解释)
 - 知遇之感(意思解释)
 - 方正不苟(意思解释)
 - 甘脆肥醲(意思解释)
 - 气竭声嘶(意思解释)
 - 洁身累行(意思解释)
 - 不瞽不聋(意思解释)
 - 檠天架海(意思解释)
 - 居不重茵(意思解释)
 - 更新换代(意思解释)
 - 呼天钥地(意思解释)
 - 一射之地(意思解释)
 - 七湾八扭(意思解释)
 - 声势熏灼(意思解释)
 - 赔本买卖(意思解释)
 - 本固枝荣(意思解释)
 - 不習水土(意思解释)
 - 雨帘云栋(意思解释)
 - 余音缭绕(意思解释)
 - 唐临晋帖(意思解释)
 - 掩耳盗锺(意思解释)
 
※ 三告投杼的意思解释、三告投杼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白白朱朱 | 朱:正红色。白的白,红的红。指色彩各异的花木。 | 
| 攀今比昔 | 用今人与历史上的古人相比。 | 
| 笨嘴笨腮 | 笨:不灵巧。说话表达能力很差。 | 
| 枝干相持 | 比喻相互扶持。同“枝叶相持”。 | 
| 渭阳之情 | 渭阳:渭水的北边。传说秦康公送其舅重耳返晋,直到渭水之北。指甥舅间的情谊。 | 
| 旋转乾坤 | 把天地转动过来。比喻改变大自然或从根本上改变大局面。乾、坤:古代八卦名称;分别代表天地。 | 
| 穷鸟归人 | 无处可飞的鸟被迫投入人的怀抱。比喻因处境艰难而投靠别人。 | 
| 声华行实 | 声:声誉;华:显耀;行:品行;实:朴实。声望很高,品行朴实。 | 
| 气壮理直 | 谓理由充分,说话有气势。 | 
| 井臼亲操 | 井:汲水;臼:舂米。指亲自操作家务。 | 
| 四方之志 | 志:志向。指远大的志向。亦作“志在四方”。 | 
| 引而伸之 | 伸:展开。把某种原则引申开来。 | 
| 破镜重归 | 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。 | 
| 狗肺狼心 | 同“狼心狗肺”。 | 
| 尺蚓穿堤,能漂一邑 | 蚯蚓虽小,但它把堤岸穿透了,就能把整个城市淹没。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,就会引起大祸。 | 
| 枵腹从公 | 饿着肚子办公事。形容一心为公;勤奋工作。枵:空虚;从公:从事公务。 | 
| 尺缕斗粟 | 粟:谷子。比喻兄弟不和或形容数量微小。 | 
| 劳师袭远 | 发动军队袭击远方的敌人,多指冒险的军事活动。 | 
| 起根发由 | 比喻指出事物的根源。 | 
| 死中求生 | 在极危险的境地中努力挣扎以求生路。 | 
| 握发吐哺 | 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,殷切求才。 | 
| 玉石皆碎 | 犹玉石俱焚。 | 
| 计出无聊 | 主意出于无可奈何。 | 
| 急不及待 | 见“急不可待”。 | 
| 掎角之势 | 掎:拉住;这里指拉住腿;角:鹿角。指抓住角。形容兵分两路相互配合;形成夹击或牵制的态势。 | 
| 郁郁不乐 | 郁郁:心里忧愁;苦闷。形容愁闷不乐。 | 
| 燃糠自照 | 比喻勤奋好学。 | 
| 独此一家,别无分店 | 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,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,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。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,别处都没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