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投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投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1、投隙抵巇谓伺机钻营。宋·秦观《朋党上策》:“君子信道笃,自知明,不肯偷为一切之计。小人投隙抵巇,无所不至也。”
2、下井投石见人掉进井里,不但不搭救,反而向井里仍石头。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二回:“他一见宪眷比从前差了许多,晓得其中一定有人下井投石,说他的坏话。”
3、望门投止投止:投宿。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。比喻情况急迫,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党锢传 张俭》:“俭得亡命,困迫遁走,望门投止,莫不重其名行,破家相容。”
4、以石投水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。比喻互相合得来。三国 魏 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及其遭汉祖,其言也,如以石投水,莫之逆也。”
5、以水投石比喻意见相左,不能为对方所接受。三国·魏·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其言也。如以水投石,莫之受也。”
6、有国难投有国家却不能回去。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二折:“我这里叫尽屈有谁来分剖,送的我眼睁睁有国难投。”
7、自投虎口投:进入;虎口:比喻十分危险的处所。比喻自己进入危险的场所送死。清·如莲居士《薛刚反唐》第20回:“这薛刚真正胆大包天,不想生法报仇,反来祭扫铁丘坟,是自投虎口。”
8、投杼市虎投杼:抛下织布的梭子。比喻毫无根据的谣言,说的人多了,让人信以为真南朝·宋·臧质《举兵上表》:“蔽于流议,投杼市虎,成于十夫。”
9、箪醪投川箪:古代盛食物的器具;醪:酒;川:河流。指古代将领将酒倒入河中与兵士共饮。形容爱抚部下,同甘共苦。晋·张协《七命》:“箪醪投川,可使三军告捷。”
10、拔辖投井辖,车轴两端的键。指殷勤留客饮酒。《汉书 陈遵传》:“遵耆酒,每天饮,宾客满堂,辄关门,取客车辖投井中,虽有急,终不得去。”
11、投河奔井谓投水自杀。元·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三折:“动不动神头鬼脸,投河奔井,拽巷逻街,张舌骗口,花言巧语,指皂为白。”
12、投机取巧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。现指不付出艰苦的劳动;想靠小聪明来取得成功。陈毅《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中东》诗:“投机取巧最可耻。”
13、卖身投靠投:投奔;靠:依靠。形容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躯体;为有权势地位的人效劳;从而求得靠山。鲁迅《<准风月谈>后记》:“我见这富家儿的鹰犬,更深知明季的向权门卖身投靠之辈是怎样的阴险了。”
14、以蚓投鱼用蚯蚓做鱼饵钓鱼。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。《隋书 薛道衡传》:“魏收曰:‘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。’”
15、投辖留宾辖:车轴的键,去辖则车不能行;投辖:丢掉辖。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陈遵传》:“遵嗜酒,每大饮,宾客满堂,辄关门,取客车辖投井中。虽有急,终不得去。”
16、匕首投枪匕首:短剑。比喻短小犀利击中要害的文章。茅盾《联系实际·学习鲁迅》:“除了匕首、投枪,也还有发聋振聩的木铎,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。”
17、饮马投钱比喻为人廉洁,不损公肥私。唐 徐坚《初学记》卷六引《三辅决录》:“安陵清者有项仲仙,饮马渭水,每投三钱。”
18、闭门投辖辖:车轴的键,去辖则车不能行。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游侠传 陈遵》:“遵耆酒,每大饮,宾客满堂,辄关门,取客车辖投井中,虽有急,终不得去。”
19、玉燕投怀见“玉燕投怀”。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梦玉燕投怀》:“张说母梦有一玉燕自东南飞来,投入怀中,而有孕生说,果为宰相,其至贵之祥也。”
20、穷鸟投人投:投入。无处可飞的鸟被迫投入人的怀抱。比喻因处境艰难而投靠别人。《北齐书·元韶传》:“穷鸟投人,尚或矜愍,况诸王如何弃乎?”
21、投其所好投合对方的爱好;有巴结讨好的意味。投:投合;迎合;好:爱好;喜好;所好:喜好的事物。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“富翁见说是丹术,一发投其所好。”
22、明珠夜投投:抛掷,丢弃。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和赏识,或好人误入歧途。也比喻珍贵的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。梁启超《译印政治小说序》:“《六经》虽美,不通其义,不识其字,则如明珠夜投,按剑而怒也。”
23、投石超距古代军中的习武练功活动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:“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?对曰:‘方投石超距。’”
24、职名早投职名:官员的履历。把官员的履历早些呈上。指新皇帝嗣位后,官员们呈上职名,等待封赏。比喻企求升官。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迎驾》:“他说马中丞当先出头,众公卿认肯逗留。职名早投,大家去上书陈表,拥入皇州。”
25、臭味相投坏味道互相投合。比喻有同样坏毛病、恶劣习气的人很合得来。宋 牟献《木兰花慢》:“不妨无蟹有监州,臭味喜相投。”
26、义气相投彼此志趣、性格相投合。明·崔时佩《西厢记·金兰判袂》:“同袍兄弟胜同袍,义气相投漆和胶。”
27、忙投急趁趁:赶。急急忙忙地赶路。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5回:“这两个忙投急趁,止思量早完公事。”
28、遗艰投大见“遗大投艰”。明·海瑞《赠廖锦台膺首荐序》:“人不深责之官,变之于遗艰投大、人所属心之日乎?”
29、取辖投井比喻挽留客人极坚决。《汉书·陈遵传》:“遵嗜酒,每大饮,宾客满堂,辄关门,取客车辖投井中。虽有急,终不得去。”
30、投梭之拒见“投梭折齿”。唐·元稹《莺莺传》:“君子有援琴之挑,鄙人无投梭之拒。”
31、投畀豺虎畀:给与。原指那种好搬弄是非的人,要把他扔出去喂豺狼虎豹。形容人民群众对坏人的愤恨。《诗经 小雅 巷伯》:“取彼谮人,投畀豺虎。”
32、自投网罗投:进入。比喻自己进入圈套送死。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唐懿宗咸通九年》:“丈夫与其自投网罗,为天下笑,曷若相与戮力同心,赴蹈汤火,岂徒脱祸,兼富贵可求。”
33、投瓜报玉投:投赠。指互赠礼品或对别人的深情厚谊予以酬报。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五卷:“此乃投瓜报玉,施恩报恩,也不在话下。”
34、投刃皆虚《庄子·养生主》谓庖丁解牛,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,只见其骨节皆空虚,“彼节者有闲,而刀刃者无厚,以无厚入有闲,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”。后因以“投刃皆虚”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。《庄子·养生主》谓庖丁解牛,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,只见其骨节皆空虚,“彼节者有闲,而刀刃者无厚,以无厚入有闲,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”。
35、投井下石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,不伸手救他,反而推他下去,又扔下石头。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。唐 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一旦临小利害,落陷阱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
36、走投无计无路可走,已到绝境。比喻处境极困难,找不到出路。元·无名氏《杀狗劝夫》第二折:“似这雪呵教冻苏秦走投无计,王子猷也曾访戴空回。”
37、珠投璧抵谓以珠玉投掷鸟鹊。比喻人才不被重视。清·钱谦益《送曾霖寰使君左迁还里》诗之二:“珠投璧抵亦何妨,国论惛呶重可伤。”
38、投笔从戎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。投:扔掉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班超传》:“家贫,常为官佣书以供养。久劳苦,尝辍业投笔叹曰:‘大丈夫……安能久事笔研间乎?’后立功西域,封定远侯。”
39、针芥之投同“针芥相投”。清·陈梦雷《绝交书》:“每探赜析微,穷极理性,罔间晨夕,自谓针芥之投,庶儿终始也。”
40、遗大投艰遗、投:交给。指交给重大艰难的任务。《尚书·大浩》:“予造天役,遗大投艰于朕身。”
41、自投罗网比喻自己进入圈套。也比喻自己找死或自己上当。三国 魏 曹植《野田黄雀行》:“不见篱间雀,见鹞自投罗。”
42、投闲置散投、置:安放;闲、散:没有事干。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。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动而得谤,名亦随之。投闲置散,乃分之宜。”
43、投石下井见“投阱下石”。鲁迅《坟·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:“他日复来,仍旧先咬老实人开手,‘投石下井’,无所不为。”
44、焦熬投石拿非常脆的东西去碰石头。比喻事情一定失败。荀况《荀子 议兵》:“桓文之节制,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,有遇之者,若以焦熬投石焉。”
45、声气相投指朋友间思想一致,性情投合。清 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9回:“自然是声气相投,定行见用于世,各着功名,可胜欣赏。”
46、投杼之惑投杼:抛下织布的梭子;惑:疑心。比喻没有事实依据的谣言所造成的疑虑。《梁书·侯景传》:“当是不逞之人,曲为口端之说,遂怀市虎之疑,乃致投杼之惑耳。”
47、投之豺虎投:扔。指将坏人投饲豺虎。表示深恶痛绝宋·陈亮《寄何茂恭文》:“要不能无遗憾于死生,安得取而投之豺虎!”
48、乘间投隙乘机挑拨离间。宋·辛弃疾《九议之一》:“然而特怵于天下之士不乐于吾之说,故切切然议之,遂使小人乘间投隙,持一偏可喜之论以媒己私利。”
49、投间抵隙同“投隙抵巇”。清·陈田《明诗纪事丁签》:“此辈投间抵隙,诬上行私,一言一笑,都有机关;一止一行,揣知上意。”
50、情投契合同“情投意合”。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0卷:“两下挑灯对坐,彼此倾心吐胆,各道生平志愿,情投契合,遂为至交。”
51、冰炭不投投:投合。比喻彼此合不来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5回:“今日见面,原想得一知己,岂知谈了半天,竟有些冰炭不投。”
52、投梭折齿投梭:用梭子掷人。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诱。《晋书 谢鲲传》:“邻家高氏女有美色,鲲尝挑之,女投梭,折其两齿。”
53、投膏止火用油去浇灭火,火反而烧得更旺。比喻举措失当,适得其反。《新五代史·唐书·安重海》:“四方骚然,师旅并兴,如投膏止火,适足速之。”
54、投石拔距见“投石超距”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甘延寿传》:“投石拔距,位于等次。”
55、气味相投气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来。指人思想作风相同;彼此很合得来。宋 葛长庚《水调歌头》:“天下云游客,气味偶相投。暂时相聚,忽然云散水空流。”
56、毁方投圆比喻抛弃立身行事准则,曲意投合别人。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汉过》:“毁方投圆,面从响应者,谓之‘绝伦之秀’。”
57、气谊相投见“气义相投”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1回:“太史慈……与孔融亲非骨肉,比非乡党,特以气谊相投,有分忧共患之意。”
58、背暗投明背:背弃;投:投奔。指背离黑暗,投向光明。比喻背离昏主,投向明君。元 尚仲贤《单鞭夺槊》楔子:“贤臣择明主而仕,背暗投明,古之常理也。”
59、自投于地投:抛掷。自己一下子仆伏在地上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陈寔传》:“盗大惊,自投于地,稽顺归罪。”
60、以水投水比喻事物类同很难辨别。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说符》:“若以水投水,何如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