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篇幅关系,投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| 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 
|---|---|---|
| 1、投机取巧 | 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。现指不付出艰苦的劳动;想靠小聪明来取得成功。 | 陈毅《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中东》诗:“投机取巧最可耻。” | 
| 2、投间抵隙 | 同“投隙抵巇”。 | 清·陈田《明诗纪事丁签》:“此辈投间抵隙,诬上行私,一言一笑,都有机关;一止一行,揣知上意。” | 
| 3、针芥相投 | 《三国志·吴志·虞翻传》“虞翻字仲翔,会稽余姚人也”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《吴书》:“虎魄不取腐芥,磁石不受曲针。”磁石引针,琥珀拾芥,因以“针芥相投”谓相投契。 | 《三国志·吴志·虞翻传》“虞翻字仲翔,会稽余姚人也”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《吴书》:“虎魄不取腐芥,磁石不受曲针。” | 
| 4、匕首投枪 | 匕首:短剑。比喻短小犀利击中要害的文章。 | 茅盾《联系实际·学习鲁迅》:“除了匕首、投枪,也还有发聋振聩的木铎,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。” | 
| 5、病笃乱投医 | 投:投奔。病情危急不审医术好坏就去就诊。比喻事势危急盲目求援。 | 鲁迅《二心集·知难行难》:“再问问看,要说得直白一点,就是见于《红楼梦》上的所谓‘病笃乱投医’了。” | 
| 6、以水投水 | 比喻事物类同很难辨别。 | 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说符》:“若以水投水,何如?” | 
| 7、以水投石 | 比喻意见相左,不能为对方所接受。 | 三国·魏·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其言也。如以水投石,莫之受也。” | 
| 8、珠投璧抵 | 谓以珠玉投掷鸟鹊。比喻人才不被重视。 | 清·钱谦益《送曾霖寰使君左迁还里》诗之二:“珠投璧抵亦何妨,国论惛呶重可伤。” | 
| 9、投之豺虎 | 投:扔。指将坏人投饲豺虎。表示深恶痛绝 | 宋·陈亮《寄何茂恭文》:“要不能无遗憾于死生,安得取而投之豺虎!” | 
| 10、器鼠难投 | 器:用具。躲在器物旁边的老鼠难以捕捉。比喻坏人有了庇护就难以惩治。 | 明·郑若庸《玉玦记·投贤》:“君言且英雠,他辙鱼方困,器鼠难投,小哥不要反了面。” | 
| 11、气味相投 | 气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来。指人思想作风相同;彼此很合得来。 | 宋 葛长庚《水调歌头》:“天下云游客,气味偶相投。暂时相聚,忽然云散水空流。” | 
| 12、投刃皆虚 | 《庄子·养生主》谓庖丁解牛,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,只见其骨节皆空虚,“彼节者有闲,而刀刃者无厚,以无厚入有闲,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”。后因以“投刃皆虚”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。 | 《庄子·养生主》谓庖丁解牛,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,只见其骨节皆空虚,“彼节者有闲,而刀刃者无厚,以无厚入有闲,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”。 | 
| 13、乘间投隙 | 乘机挑拨离间。 | 宋·辛弃疾《九议之一》:“然而特怵于天下之士不乐于吾之说,故切切然议之,遂使小人乘间投隙,持一偏可喜之论以媒己私利。” | 
| 14、三告投杼 | 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。 | 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昔者曾子处费,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,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曾子之母曰:‘吾子不杀人。’织自若。有顷焉,人又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尚织自若也。顷之,一人又告之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惧,投杼逾墙而走。 | 
| 15、有国难投 | 有国家却不能回去。 | 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二折:“我这里叫尽屈有谁来分剖,送的我眼睁睁有国难投。” | 
| 16、投袂荷戈 | 振起衣袖,拿起武器。表示为国效命。 | 《梁书 元帝纪》:“幕府据有上流,实惟分陕,投袂荷戈,志在毕命。” | 
| 17、举手投足 | 投足:踏脚。一抬手一踏脚。形容轻而易举;毫不费力。 | 唐 韩愈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: “如有力者,哀其穷而运转之,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。” | 
| 18、投隙抵罅 | 见“投隙抵巇”。 | 明·高启《评史·李泌》:“盖小人怀倾险之情,挟奸乱之术,居人父子间,投隙抵罅,常幸有其事,以苟一切之富贵。” | 
| 19、委重投艰 | 委:委托、托付。指委以重任,授予艰难使命。 | 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表答用先世语》:“则今兹爰立之命,乃所以委重投艰而已,又辞乎?” | 
| 20、闭门投辖 | 辖:车轴的键,去辖则车不能行。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。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游侠传 陈遵》:“遵耆酒,每大饮,宾客满堂,辄关门,取客车辖投井中,虽有急,终不得去。” | 
| 21、解甲投戈 | 卸下盔甲,放下武器。比喻不再战斗。 | 汉 扬雄《解嘲》:“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,解甲投戈,遂作君臣之仪,得也。” | 
| 22、背暗投明 | 背:背弃;投:投奔。指背离黑暗,投向光明。比喻背离昏主,投向明君。 | 元 尚仲贤《单鞭夺槊》楔子:“贤臣择明主而仕,背暗投明,古之常理也。” | 
| 23、职名早投 | 职名:官员的履历。把官员的履历早些呈上。指新皇帝嗣位后,官员们呈上职名,等待封赏。比喻企求升官。 |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迎驾》:“他说马中丞当先出头,众公卿认肯逗留。职名早投,大家去上书陈表,拥入皇州。” | 
| 24、鱼水相投 | 犹言鱼水和谐。 | 明·袁凫公《八声甘州·代周非月赋别阿蝉》套曲:“冤家聚首,似漆胶相和,鱼水相投。” | 
| 25、投机之会,间不容穟 | 会:际会,遭遇;间:间隔;穟:通“穗”,灯花。指机会非常难得,不允许有丝毫放松。 | 《新唐书·张公瑾传》:“‘投机之会,间不容穟。’公瑾所以抵龟而决也。” | 
| 26、赴汤投火 | 赴:去,走向;汤:开水。沸水敢蹚,烈火敢跳。比喻奋不顾身,不避艰险。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2回:“小人受侯爷大恩,别说行刺,就是赴汤投火也是情愿的。” | 
| 27、飞蛾投火 | 象蛾子扑火一样。比喻自找死路、自取灭亡。 | 《梁书 到溉传》:“如飞蛾之赴火,岂焚身之可吝。” | 
| 28、遗大投艰 | 遗、投:交给。指交给重大艰难的任务。 | 《尚书·大浩》:“予造天役,遗大投艰于朕身。” | 
| 29、自投于地 | 投:抛掷。自己一下子仆伏在地上。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陈寔传》:“盗大惊,自投于地,稽顺归罪。” | 
| 30、饿鬼投胎 | 比喻大量吃东西而不劳动,造成对父母的拖累。 | 欧阳山《苦斗》:“咱们也不嫉妒他人,纵使不一定是个讨债的,也难免是个饿鬼投胎。” | 
| 31、投鼠之忌 | 见“投鼠忌器”。 | 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宫闱·今上家法》:“闻上初见弹台疏,圣意不择,特以贵妃故,有投鼠之忌。” | 
| 32、投木报琼 | 《诗·卫风·木瓜》:“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。”原谓男女相爱互赠礼品。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己的深情厚谊。 | 《诗·卫风·木瓜》:“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。” | 
| 33、滚芥投针 | 芥:小草。滚动芥籽,把针投掷进小的孔眼。比喻事情进展很慢,成效小。 |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15回:“修行虽是滚芥投针……弟子情愿在山苦行。” | 
| 34、以石投水 | 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。比喻互相合得来。 | 三国 魏 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及其遭汉祖,其言也,如以石投水,莫之逆也。” | 
| 35、玉燕投怀 | 见“玉燕投怀”。 | 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梦玉燕投怀》:“张说母梦有一玉燕自东南飞来,投入怀中,而有孕生说,果为宰相,其至贵之祥也。” | 
| 36、投杼市虎 | 投杼:抛下织布的梭子。比喻毫无根据的谣言,说的人多了,让人信以为真 | 南朝·宋·臧质《举兵上表》:“蔽于流议,投杼市虎,成于十夫。” | 
| 37、望门投止 | 投止:投宿。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。比喻情况急迫,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。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党锢传 张俭》:“俭得亡命,困迫遁走,望门投止,莫不重其名行,破家相容。” | 
| 38、穷猿投林 | 穷猿:被猎人紧追的猿猴。比喻在穷困中急于找一个栖身的地方。 | 《晋书·李充传》:“穷猿投林,岂睱择木。” | 
| 39、病急乱投医 | 病势沉重,到处乱请医生。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,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7回:“紫鹃笑道:‘你也念起佛来,真是新闻!’宝玉笑道:‘所谓病急乱投医了。’” | 
| 40、投诸四裔 | 比喻流放到边远的地区。 | 《左传 文公十八年》:“流四凶族,浑敦、穷奇、寿杌、饕餮,投诸四裔,以御螭魅。” | 
| 41、投辖留宾 | 辖:车轴的键,去辖则车不能行;投辖:丢掉辖。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。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陈遵传》:“遵嗜酒,每大饮,宾客满堂,辄关门,取客车辖投井中。虽有急,终不得去。” | 
| 42、救火投薪 | 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。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,不但解决不了问题,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。 | 《邓析子·无厚篇》:“不治其本而务其末,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,救火而投之以薪。” | 
| 43、投山窜海 | 山、海,荒凉边远之地。指有罪而被放逐到荒凉边远的地区。 | 唐 李白《上安州裴长史书》:“若使事得其实,罪当其身,则将浴兰沐芳,自屏于烹鲜之地,惟君侯死生!不然,投山窜海,转死沟壑,岂能明目张胆,托书自陈耶?” | 
| 44、投闲置散 | 投、置:安放;闲、散:没有事干。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。 | 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动而得谤,名亦随之。投闲置散,乃分之宜。” | 
| 45、投隙抵巇 | 谓伺机钻营。 | 宋·秦观《朋党上策》:“君子信道笃,自知明,不肯偷为一切之计。小人投隙抵巇,无所不至也。” | 
| 46、投畀豺虎 | 畀:给与。原指那种好搬弄是非的人,要把他扔出去喂豺狼虎豹。形容人民群众对坏人的愤恨。 | 《诗经 小雅 巷伯》:“取彼谮人,投畀豺虎。” | 
| 47、焦熬投石 | 拿非常脆的东西去碰石头。比喻事情一定失败。 | 荀况《荀子 议兵》:“桓文之节制,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,有遇之者,若以焦熬投石焉。” | 
| 48、气义相投 | 谓志趣、情谊互相投合。 | 金·王若虚《林下四友赞》:“吾四人者,臭味相似而气义相投也,故不结而合,既合而欢。” | 
| 49、情投契合 | 同“情投意合”。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0卷:“两下挑灯对坐,彼此倾心吐胆,各道生平志愿,情投契合,遂为至交。” | 
| 50、拔辖投井 | 辖,车轴两端的键。指殷勤留客饮酒。 | 《汉书 陈遵传》:“遵耆酒,每天饮,宾客满堂,辄关门,取客车辖投井中,虽有急,终不得去。” | 
| 51、以碫投卵 | 碫:磨刀石。用磨刀石去砸蛋。比喻以强攻弱,必胜无疑。 | 《孙子·势篇》:“兵之所加,如以碫投卵者,虚实是也。 | 
| 52、投怀送抱 | 指投入别人的怀抱以博取欢心。借指投靠。 |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红顶商人》:“凡是富春江上‘江山船’中投怀送抱的船娘,一上岸都以阿狗嫂为居停。” | 
| 53、落井投石 | 比喻趁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。 | 沙汀《炮手》:“从未做过落井投石的事。” | 
| 54、气谊相投 | 见“气义相投”。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1回:“太史慈……与孔融亲非骨肉,比非乡党,特以气谊相投,有分忧共患之意。” | 
| 55、投袂而起 | 投袂:挥动袖子。形容精神振作,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。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四年》:“楚子闻之,投袂而起。” | 
| 56、偶变投隙 | 隙:漏洞,机会;投隙:投机。随机应变,投机取巧。 | 宋·秦观《谢王学士书》:“每观今时偶变投隙之士,操数寸之管,书方尺之纸,无不拾取青紫为宗族荣耀。” | 
| 57、声气相投 | 指朋友间思想一致,性情投合。 | 清 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9回:“自然是声气相投,定行见用于世,各着功名,可胜欣赏。” | 
| 58、投石超距 | 古代军中的习武练功活动。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:“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?对曰:‘方投石超距。’” | 
| 59、以蚓投鱼 | 用蚯蚓做鱼饵钓鱼。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。 | 《隋书 薛道衡传》:“魏收曰:‘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。’” | 
| 60、箪醪投川 | 箪:古代盛食物的器具;醪:酒;川:河流。指古代将领将酒倒入河中与兵士共饮。形容爱抚部下,同甘共苦。 | 晋·张协《七命》:“箪醪投川,可使三军告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