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部论语治天下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。
出处:典出宋 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七:宋初宰相赵普,人言所读仅只《论语》而已。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。他说:“臣平生所知,诚不出此,昔以其半辅太祖(赵匡胤)定天下,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。”
例子:每决大事,启文观书,乃《论语》也,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。元·高文秀《遇上皇》第三折
基础信息
拼音bàn bù lún yǔ zhì tiān xià
注音ㄅㄢˋ ㄅㄨˋ ㄌㄨㄣˊ ㄩˇ ㄓˋ ㄊ一ㄢ ㄒ一ㄚˋ
繁体半部論語治天下
感情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强调学习儒学的重要。
近义词半部论语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立场不稳(意思解释)
 - 不知自量(意思解释)
 - 马齿徒长(意思解释)
 - 藏头漏影(意思解释)
 - 弊衣疏食(意思解释)
 - 寸铁杀人(意思解释)
 - 弦歌不绝(意思解释)
 - 称物平施(意思解释)
 - 众怒难任(意思解释)
 - 浮萍断梗(意思解释)
 - 钓名要誉(意思解释)
 - 朱楼碧瓦(意思解释)
 - 濠上之乐(意思解释)
 - 望风响应(意思解释)
 - 纳污藏疾(意思解释)
 - 端本清源(意思解释)
 - 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(意思解释)
 - 干端坤倪(意思解释)
 - 千娇百态(意思解释)
 - 覆海移山(意思解释)
 - 衣被群生(意思解释)
 - 半壁山河(意思解释)
 - 海盟山咒(意思解释)
 - 逆天大罪(意思解释)
 - 胸中柴棘(意思解释)
 - 视险若夷(意思解释)
 - 沽名吊誉(意思解释)
 - 不生不死(意思解释)
 
※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意思解释、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浓妆艳质 | 浓妆:浓艳的妆饰;质:资质。妆饰华美,容貌艳丽。 | 
| 献曝之忱 | 献:贡献之意;曝:晒太阳。比喻以物品或意见献之于人,所表达的自谦之意。 | 
| 使愚使过 | 使:用;愚:笨。用人所短,为己服务。也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点,以发挥他的长处。 | 
| 暑往寒来 | 热天过去了,冷天来到了。形容时光的流逝。亦作“暑来寒往”。 | 
| 诌上抑下 | 谄:讨好,奉承。讨好上司,压制下级。《北史·安同传》:“[安同]性平正柔和,未尝有喜怒色,忠驾爱厚,不谄上抑下。” | 
| 靦颜天壤 | 靦颜:脸上表现惭愧;天壤:天地,指人世间。形容丧失气节的人厚着脸皮活在世上。 | 
| 大有起色 | 明显地出现好转的样子(多指焕散的工作或觉重的疾病)。 | 
| 奉辞罚罪 | 奉:敬受;罚:处罚,惩罚。遵奉严正之辞讨伐有罪者。 | 
| 五抢六夺 | 竞相抢夺。 | 
| 见义当为 | 见“见义必为”。 | 
| 蕴奇待价 | 蕴:积聚,藏蓄。积聚珍奇的宝物,等待适当的价钱。比喻怀藏奇才,等待施展的机会。 | 
| 纵情酒色 | 酒色:酒和女色。指沉迷于花天酒地和色欲之中。 | 
| 顺道者昌,逆德者亡 |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,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。同“顺德者昌,逆德者亡”。 | 
| 分情破爱 | 谓对原所爱之人不忠,移情于新欢。 | 
| 裂石流云 | 流:往来无定或转运不停。裂开山石,震动云霄。形容声音高昂响亮。 | 
| 危言高论 | 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。 | 
| 阴谋不轨 | 轨:法度;不轨:不遵守法度。指暗中谋划叛乱。 | 
| 适性任情 | 谓顺适性情。 | 
| 龙骧蠖屈 | 喻随时屈伸、上下。 | 
| 先辨淄渑 | 淄渑:山东水名,二水味道不同,合流后不易分辨。事先辨别二水的味道。比喻物极必反其源。 | 
| 清宫除道 | 清、除:洒水扫除;宫:古代房屋的通称。打扫房屋和道路。指准备迎接贵宾到来。 | 
| 十字街口 | 十字街头。 | 
| 萧墙之祸 | 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。产生于家中的祸乱,比喻灾祸、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。 | 
| 花样新翻 | 指独出心裁,创造新花样。同“花样翻新”。 | 
| 丰墙峭阯 | 墙高大而地基陡直。比喻根基不牢。阯,同“址”。 | 
| 笔参造化 | 造化:创造化育。一支笔参与了创造化育。形容文笔高妙。 | 
| 杀身成名 | 为正义捐弃生命而赢得美名。 | 
| 摇首顿足 | 摇着头,跺着脚。非常懊恼或惋惜的神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