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语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语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1、少言寡语谓平时说话不多。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一章:“少言寡语的赵庆田,是和他一起参的军,一起入的党。”
2、窃窃偶语窃窃:偷偷;语:说话。背地里小声说话《金史·唐括辩传》:“每窃窃偶语,不知议何事。”
3、金华殿语金华殿:宫殿名。指一般水平的讲述。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刘曰:‘此未关至极,自是金华殿之语。’”
4、詀言詀语花言巧语,胡说八道。
5、对床夜语两人夜间对床共语。宋·张元幹《贺新郎·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》词:“万里江山知何处?回首对床夜语。”
6、蜜语甜言蜜:比喻甘美。说的话像蜜一样甜。形容说的话好听。《白雪遗音·劝嫖》:“他生就能为将人哄,蜜语甜言会装腔。”
7、祸起飞语飞语:流言。祸患从流言而来。唐·刘禹锡《上中书李相公启》:“祸起飞语,刑极沦胥。”
8、散言碎语犹言闲言碎语。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0回:“今被他一篇散言碎语带去,却又不是劳而无功?”
9、语笑喧阗形容许多人挤来挤去地大声说笑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3回:“一夜人声杂沓,语笑喧阗,爆竹起火,络绎不绝。”
10、讹言谎语讹言:谣言。造谣说谎话元 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第三折:“俺孩儿也不曾讹言谎语,又不曾方头不律。”
11、一言两语为数不多的几句话。《玉娇梨》第二回:“倒只愁儿子无真实之才,恐怕一言两语露出马脚。”
12、街谈巷语见“街谈巷议”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小说家者流,盖出于稗官,街谈巷语,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。”
13、牙牙学语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。唐·司空图《障车文》:“二女则牙牙学语,五男则雁雁成行。”
14、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;多指背后议论、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。《明史 马孟桢传》:“入主出奴,爱憎由心,雌黄信口,流言蜚语,腾入禁庭,此士习可虑也。”
15、喃喃细语形容小声说话。《北史 隋 房陵王勇传》:“乃向西北奋飞,喃喃细语。”
16、风言影语捕风捉影的话语。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·致赵秋舲书》:“猥以春来王粲之不归,论传海外东坡之忆死,风言影语,莫识来因,一介鲰生,何忌何惜!”
17、语重心长重:郑重。恳切话说得诚恳;有分量;心意深长。清 洛日生《海国英雄记 回唐》:“叹别离苦况,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。”
18、千言万语千句话万句话;形容话很多。《鹖冠子 世兵》:“千言万语,卒赏谓何?”
19、殊言别语指方言土语。章炳麟《论汉字统一会》:“今者音韵虽一致,而殊言别语,终会葆存。”
20、闲言赘语无关紧要的话;多余的话。秦牧《艺海拾贝·鹩哥的一语》:“一句千锤百炼、寓意深远的说话,就抵得许许多多不着边际的闲言赘语。”
21、恶言恶语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0卷:“一路恶言恶语,直嚷到自己房中,说向丈夫。”
22、儿女子语女人和海子的话。比喻不识大体的言论。《宋史 宗泽传》:“汝为人将,不能以死敌我,乃欲以儿女子语诱我乎?”
23、恶语中伤中伤:攻击和谄害别人。用恶毒的话污蔑、陷害人。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洪州法昌倚遇禅师》:“利刀割肉疮犹合;恶语伤人恨不销。”
24、风言风语毫无根据的议论。指带有讽刺性或恶意中伤的言论。也指私下议论或暗中透露;散布某种说法。汉 焦赣《易林》:“华言风语,乱相狂误。”
25、冷言冷语冷:不热;冷淡;不温和。不直接表达其意;从侧面或反面说辛辣嘲讽的话。宋 宝林《宝林禅师语录》:“山门疏,关着门,尽是自家屋里,何须冷言冷语,暗地敲人?”
26、枝辞蔓语指繁冗芜杂的言辞。同“枝词蔓语”。《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 〈民报〉驳〈新民丛报〉最近之非革命论》:“吾驳论者之文,列举其主要之点,而一一辨之,未尝有枝辞蔓语。”
27、苦语软言苦语:逆耳的忠言;软言:委婉的话。指善意规劝人的各种话语。南朝·梁·刘孝绰《栖隐寺碑》:“苦语软言,随方弘训。”
28、语笑喧呼见“语笑喧哗”。明·无名氏《陈仓路》第四折:“则要你悄语低言,不要你语笑喧呼。”
29、冷言热语犹冷言冷语。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二十四卷:“三官说:‘欲待回家,难见父母兄嫂;待不去,又受不得亡八冷言热语。’”
30、语妙天下形容言语精妙无比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贾捐之传》:“君房下笔,言语妙天下。”
31、淫言狎语见“淫言媟语”。明·郎瑛《七修类稿·诗文·洪遂初》:“(襄城)一日偶至书院中,见案上一帙,观之,乃春画也。每幅有洪诗,多淫言狎语,遂为逐客。”
32、莺歌燕语黄鹂歌唱,燕子呢喃。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。《白雪遗音·马头调·春景》:“见了些,红红绿绿桃共杏,最喜春日晴。莺歌燕语,云淡风轻,水秀山明。”
33、语无伦次伦次:次序;条理。话讲得颠三倒四;毫无条理。宋 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第七卷引《诗眼》:“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,语或似无论次,而意若贯珠。”
34、穷言杂语指各种各样的说法。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15回:“有的说他死有余恨,还该灭他三族,穷搜他的党羽;穷言杂语,激聒个不了。”
35、街谈市语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。指群众舆论。宋·周紫芝《竹坡诗话》:“东坡云:‘街谈市语皆可入诗,但要人熔化耳。’”
36、只言片语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。张洁《沉重的翅膀》:“让谁听了只言片语,给你来个断章取义,你受得了吗?”
37、夏虫语冰比喻人的见识短浅。先秦 庄周《庄子 秋水》:“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。”
38、语不投机佛教禅宗谓说法不契合时机或对方的根机。《五灯会元·大愚芝禅师法嗣·云峰文悦禅师》:“所以道,言无展事,语不投机,承言者丧,滞句者迷。”
39、玄辞冷语玄妙冷隽的言辞。明·文璧《<南濠居士诗话>序》:“玄辞冷语,用以博见闻资谈笑而已,奚史哉?”
40、尖言尖语指言语尖酸刻薄。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廷秀见丈人声势凶狠,赵昂又从旁尖言尖语帮扶,心中明白是他撺掇。”
41、沉吟不语沉默地思量着,不说话。引伸为迟疑不决的态度。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》:“钱万选听了,沉吟不语。
42、风言雾语指隐约其辞的传闻。《孽海花》第二九回:“大先生得了此电,很为着急,在省城里叠派干员侦查,虽有些风言雾语,到底探不出个实在。”
43、浮文套语
44、鹦鹉学语鹦鹉:一种能学人发音的鸟。鹦鹉模仿人学习讲话。比喻没有主见,人云亦云。亦作“鹦鹉学舌”。
45、七言八语形容人多语杂。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八十三回:“妹子一心想笑话,你们七言八语,那里还敢理会,实实不曾听得。”
46、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,不符实际的瞎说,或说胡话。元 郑光祖《刍梅香》第二折:“你省可里胡言乱语。”
47、淫辞秽语淫:淫荡;秽:肮脏。指轻薄猥亵的下流话。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一回:“淫词秽语,概所不录。”
48、膝语蛇行跪着说话,伏地而行。极言其畏服。明·袁宏道《徐文长传》:“是时公督数边兵,威振东南,介胄之事,膝语蛇行,不敢举头。”
49、语笑喧哗大声说笑。元·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三折:“金鼓不许乱鸣,不许交头接耳,不许语笑喧哗。”
50、私情密语私:不公开;密:秘密。指秘密的情话清·李渔《凰求凤·避色》:“你这等私情密语,他耳边只愁恹弃。”
51、软谈丽语谓谈话时态度温和,言辞柔美。明·方孝孺《与郑叔度书》之三:“饮酒娱乐,软谈丽语,交欢释闷者不为少矣。”
52、哑哑学语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。《精卫石》第二回:“已生一子周岁,刚是哑哑学语。”
53、言语高低
54、夏虫不可以语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。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。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。”
55、古语常言常言:习惯常说的话,如谚语、格言等。指流传时间久远,人们常说的话元·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三折:“正按着陈婆婆古语常言。”
56、同年而语犹言相提并论。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试使山东之国,与陈涉度长絜大,比权量力,则不可同年而语矣。”
57、窃窃私语私:私下;背地里。指背着人悄悄地说话。宋 苏舜钦《上范公参政书》:“时尚窃窃私语,未敢公然言之。”
58、好语似珠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。宋 苏轼《次韵答子由》:“好语似珠穿一一,妄心如膜退重重。”
59、闲言冷语没有根据的讥刺他人的话。《白雪遗音·马头调·烟花场》:“坑完了你,休想交欢,闲言冷语,骂地呼天。”
60、三言两语三两句话。形容言语十分简短。元 施惠《幽闺记 姐妹论思》:“有三言两语,寄也无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