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告投杼的成语故事
拼音 sān gào tóu zhù
基本解释 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。
出处 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昔者曾子处费,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,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曾子之母曰:‘吾子不杀人。’织自若。有顷焉,人又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尚织自若也。顷之,一人又告之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惧,投杼逾墙而走。
三告投杼的典故
春秋时期,费地有一个与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,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:“曾参杀了人。”曾母回答说:“我儿不会杀人。”照常织布。没多久又有两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,这时曾母害怕,就投杼逾墙而走。
更多成语
※※※成语推荐:※※※
| 成语 | 历史出处 | 
|---|---|
| 篝灯呵冻 |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续录》:“因为简择数条,附此录之末,以不没其篝灯呵冻之劳。” | 
| 永传不朽 | 南朝·梁·简文帝《吴兴楚王神庙碑》:“为不敬太守元景仲稽诸古典,于兹往烈,永传不朽。” | 
| 以疏间亲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三年》:“远间亲唐 孔颖达疏:“齐东郭偃、棠无咎专崔氏之政,而侮崔成、崔强,是疏远而间亲戚也。” | 
| 暮夜怀金 | 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王密为昌邑令,谒见,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。震曰:‘故人知君,君不知故人,何也?’密曰:‘暮夜无知者。’震曰:‘天知,神知,我知,子知。何谓无知。’密愧而出。” | 
| 程门度雪 | 清·金埴《不下带编》第一卷:“一架绳床共众同,坐虚使院仰清风。独惭三十无能立,难向程门度雪中。” | 
| 愚者千虑,亦有一得 | 《汉书 韩信传》:“广武君曰:‘臣闻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亦有一得。’” | 
| 行浊言清 | 唐·李虚中《命书》卷中:“言轻行浊,执不通变。” | 
| 十拏九稳 | |
| 死有余罪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平当传》:“吾居大位,已负素餐之责矣,起受侯印,还卧而死,死有余罪。” | 
| 镂金错彩 | 南朝·梁·钟嵘《诗品》卷中:“谢诗如芙蓉出水,颜如错彩镂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