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巧舌如簧巧舌如簧的意思
qiǎoshéhuáng

巧舌如簧

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舌头灵巧得像乐器里发声的簧片一样。形容花言巧语;能说会道。

出处:《诗经 小雅 巧言》:“巧言如簧,颜之厚矣。”

例子:这个商人巧舌如簧,把次品说成是优等品,欺骗消费者。


基础信息

拼音qiǎo shé rú huáng

注音ㄑ一ㄠˇ ㄕㄜˊ ㄖㄨˊ ㄏㄨㄤˊ

正音“舌”,不能读作“sé”。

感情巧舌如簧是贬义词。
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辨形“簧”,不能写作“黄”。

辨析巧舌如簧与“如簧之舌”有别:巧舌如簧是主谓式;谓词性的;多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能说会道;“如簧之舌”是偏正式;名词性的;多作宾语;形容能说会道的本领。

近义词花言巧语、巧言令色

反义词笨口拙舌

英语smooth-tongue(have a facile)
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巧舌如簧的意思解释、巧舌如簧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说短论长 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。
别类分门 按一定标准分成门类。参见“分门别类”。
名不虚得 谓盛名非凭空取得。
锦衣行昼 富贵了须回归故里。
死缠硬磨 指一味不休的纠缠某人或某事。
裙屐少年 裙:下裳;屐:木鞋。裙屐是六朝贵族子弟的衣着。形容只知道讲究穿戴的年轻人。
破家为国 为了国家大业,不惜毁坏自己的家庭。比喻无私奉献。
倚大欺小 凭借自己强大去欺负弱小的人。
出敌意外 见“出敌不意”。
转日回天 见“转日回天”。
鸡犬桑麻 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。
自成一格 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。
事出意外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事情。
平地风雷 犹言平地一声雷。
鸟声兽心 比喻言辞动听而心怀阴毒。
小菜一碟 指不值得大肆宣扬。形容事情很容易办成。
养虎遗患 遗;留下;患:祸患。养着老虎;留下祸患。比喻纵容坏人;给自己留下后患。也作“养虎留患。”
拜把兄弟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
负俗之累 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。
筚路蓝褛 筚路:柴车;蓝褛:破衣服。坐着柴车,穿着破衣服,去开辟山林。形容创业的艰苦。
孤苦零丁 形容孤单困苦,无依无靠。语出晋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零丁孤苦,至于成立。”
裁长补短 裁:剪裁。指吸收别人长处,以弥补自己的不足。
断羽绝鳞 断绝书信。羽鳞,犹鱼雁。
抽筋剥皮 形容剥削压迫非常残酷。
留尾巴 比喻事情没有干完,还有问题。
一介之才 微小的才能。
天香国色 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,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。
囿于成见 局限于原有的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