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目数行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犹一目十行。
出处:清·钮琇《觚剩续编·英豪举动》:“熊公廷弼当督学江南时,试卷皆亲自批阅。阅则连长几于中堂,鳞摊诸卷于上,左右置酒一坛,剑一口,手操不律,一目数行。”
例子: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11回:“仙赐是天赐聪明,不消说是一目数行、闻一知十的了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ī mù shù xíng
注音一 ㄇㄨˋ ㄕㄨˋ ㄒ一ㄥˊ
繁体一目數行
感情一目数行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状语;指看书非常快。
近义词一目十行、一目五行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踽踽独行(意思解释)
 - 历历可数(意思解释)
 - 布鼓雷门(意思解释)
 - 山中宰相(意思解释)
 - 天涯地角(意思解释)
 - 发扬蹈励(意思解释)
 - 鸟穷则啄(意思解释)
 - 石崇斗奢(意思解释)
 - 闵乱思治(意思解释)
 - 信口开呵(意思解释)
 - 珠圆玉洁(意思解释)
 - 肥皂泡(意思解释)
 - 洋洋盈耳(意思解释)
 - 马壮人强(意思解释)
 - 守死善道(意思解释)
 - 日不暇给(意思解释)
 - 觞酒豆肉(意思解释)
 - 驽马铅刀(意思解释)
 - 济济一堂(意思解释)
 - 续凫断鹤(意思解释)
 - 惩前毖后(意思解释)
 - 木公金母(意思解释)
 - 其应如响(意思解释)
 - 肥鱼大肉(意思解释)
 - 情人眼里出西施(意思解释)
 - 谋莫难于周密(意思解释)
 - 徇私作弊(意思解释)
 - 贪心不足(意思解释)
 
※ 一目数行的意思解释、一目数行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闻过则喜 | 听到有人批评自己的过失;就心里高兴。形容虚心接受批评意见。过:过失、错误。 | 
| 咄咄书空 | 《晋书·殷浩传》载殷浩虽被黜放,口无怨言,但终日书空作“咄咄怪事”四字。后以“咄咄书空”形容失志、懊恨之态。 | 
| 嗷嗷待食 | 嗷嗷:哀鸣声;待:等待;食:喂养。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。形容灾民受饥饿,处于困境等待援助。 | 
| 黄皮寡瘦 | 形容面黄肌瘦的样子。 | 
| 日月如流 | 时光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。 | 
| 草率行事 | 草率:粗枝大叶,敷衍了事。形容办事不认真 | 
| 韬晦之计 | 韬:把才华隐藏起来;晦: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。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 | 
| 语妙天下 | 形容言语精妙无比。 | 
| 通书达礼 | 谓通诗书,懂礼仪。 | 
| 稠人广坐 | 坐:同“座”。指人很多的地方,即公共场合。 | 
| 椎肤剥体 | 见“椎肤剥髓”。 | 
| 厚此薄彼 | 厚:优待;重视;薄:怠慢;轻视。重视或优待这一方;轻视或冷淡那一方。也作“薄此厚彼”。指不平等地对待两个方面或两个人。 | 
| 寸金难买寸光阴 | 光阴:时间。形容时间的可贵,应该十分珍惜。 | 
| 吃着不尽 | 吃的穿的,享用不尽。比喻生活富裕。 | 
| 权欲熏心 | 权力的奢望迷住了心窍。 | 
| 尺寸之功 | 尺寸:形容数量少。微末的功劳。 | 
| 万世无疆 | 形容年代久远。 | 
| 金印紫绶 | 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。古代相国、丞相、太尉、大司空、太傅、太师、太保、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。后代指高官显爵。 | 
| 过甚其辞 | 话说得超过了实际。 | 
| 一貌倾城 | 顾:回看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,顾盼之间,全城人都为之倾倒。 | 
| 感慨激昂 | 情绪激动,精神昂扬。 | 
| 料敌制胜 | 准确地判断敌情,并蠃得胜利。 | 
| 三怨成府 | 言与三人结怨则仇恨集身,难以免祸。 | 
| 难乎为继 | 难于继续下去。 | 
| 分毫不差 | 分毫:形容很少的数量,十丝为一毫,十毫为一厘,十厘为一分。差:差错。没有一点儿差错。 | 
| 意气扬扬 | 意气:意志;气概;扬扬:得意昂扬的样子。形容十分得意或气概高昂的样子。 | 
| 魂飞胆颤 | 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| 
| 吞声饮恨 | 谓抱恨无言。语本南朝梁江淹《恨赋》:“自古皆有死,莫不饮恨而吞声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