咄咄书空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《晋书·殷浩传》载殷浩虽被黜放,口无怨言,但终日书空作“咄咄怪事”四字。后以“咄咄书空”形容失志、懊恨之态。
出处:《晋书·殷浩传》载殷浩虽被黜放,口无怨言,但终日书空作“咄咄怪事”四字。
例子:[梁鼎芬]既失志,有咄咄书空之感,去秋,遂因政变作符命数篇,诗以记之。章炳麟《梁园客》诗自注
基础信息
拼音duō duō shū kōng
注音ㄉㄨㄛ ㄉㄨㄛ ㄕㄨ ㄎㄨㄥ
繁体咄咄書空
感情咄咄书空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情态。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瞎灯黑火(意思解释)
- 多端寡要(意思解释)
- 穷工极巧(意思解释)
- 佯狂避世(意思解释)
- 小头小脑(意思解释)
- 遗音馀韵(意思解释)
- 黍秀宫庭(意思解释)
- 栋梁之器(意思解释)
- 宽严得体(意思解释)
- 街头市尾(意思解释)
- 山陬海筮(意思解释)
- 积以为常(意思解释)
- 麟角凤毛(意思解释)
- 入阁登坛(意思解释)
- 没心没绪(意思解释)
- 百折不屈(意思解释)
- 江山好改,本性难移(意思解释)
- 风雨漂摇(意思解释)
- 贪残无厌(意思解释)
- 泣血涟如(意思解释)
- 乾端坤倪(意思解释)
- 乔模乔样(意思解释)
- 老来有喜(意思解释)
- 闻融敦厚(意思解释)
- 尺寸之柄(意思解释)
- 心长力短(意思解释)
- 珍禽奇兽(意思解释)
- 群情鼎沸(意思解释)
※ 咄咄书空的意思解释、咄咄书空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无妄之忧 | 平白无故遭灾的忧虑。 |
| 一鳞片甲 | 见“一鳞半甲”。 |
| 面似靴皮 | 脸上皮肤如同靴皮。形容满脸皱纹。 |
| 修修补补 | 修理破损之物使之完好。 |
| 手零脚碎 | 手脚不干净。比喻小偷小摸。 |
| 游蜂戏蝶 | ①指围着花丛飞舞游动的蜜蜂和蝴蝶。②见“游蜂浪蝶”。 |
| 得意之作 | 指自己认为非常满意的作品。 |
| 端人正士 | 指端庄正直的人。 |
| 浩浩漫漫 | |
| 断梗飘萍 | 见“断梗浮萍”。 |
| 人单势孤 | 人数少,力量单薄。 |
| 苦身焦思 | 焦:焦急。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。 |
| 尽智竭力 | 智:智慧,聪明;竭:完。比喻用尽心思和力量。 |
| 声嘶力竭 | 嘶:哑;竭:尽。嗓子喊哑;气力用尽。形容竭力呼喊。 |
| 两相情愿 | 两方面都愿意。 |
| 精进勇猛 | 原意是勤奋修行。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。 |
| 进退无措 | 谓进退两难而无法应付。 |
| 淘沙取金 | 淘金。 |
| 两小无猜 | 猜:猜疑;避嫌。形容男女在幼小时一起玩耍;天真无邪;不避嫌疑。 |
| 招灾惹祸 | 招引灾祸。 |
| 耳红面赤 | 耳朵和面部都红了。形容过于用力、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。 |
| 占为己有 | 将不是自己的东西占为自己所有。 |
| 拜把子 |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|
| 务实去华 | 华:浮华。讲究实际,去掉浮华。 |
| 巢倾卵破 | 鸟巢倒了,卵也会打碎。比喻整体被毁,其中的个别也不能幸免。 |
| 万古流芳 | 好名声永远流传。万古:千秋万代;流:流传;芳:香;比喻好名声。 |
| 鹤短凫长 | 《庄子·骈拇》:“凫胫虽短,续之则忧;鹤胫虽长,断之则悲。”后以“鹤短凫长”比喻颠倒是非,妄加评论。 |
| 赤口毒舌 | 赤:火红色。形容言语恶毒,出口伤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