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言舌辩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言:说,讲;辩:辩论。形容很会说话,善于辩论,口才好。
出处:明·黄元吉《流星马》第一折:“圣人着小官传与李道宗,便着差能言舌辩,通晓沙漠人言说语,你可去说将这匹马来。”
例子:叶圣陶《金耳环》:“刚才小唐打发那三个,何等不容易,他还是能言舌辩的呢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néng yán shé biàn
注音ㄋㄥˊ 一ㄢˊ ㄕㄜˊ ㄅ一ㄢˋ
感情能言舌辩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善于言辩。
近义词能说会道、能言善辩
反义词笨嘴拙舌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词华典赡(意思解释)
- 兵拏祸结(意思解释)
- 怀安败名(意思解释)
- 睚眦之忿(意思解释)
- 守正不移(意思解释)
- 痛贯心膂(意思解释)
- 潜濡默化(意思解释)
- 责己以周,待人以约(意思解释)
- 战争贩子(意思解释)
- 喜形于颜(意思解释)
- 抛金弃鼓(意思解释)
- 真独简贵(意思解释)
- 捉奸要双,抓贼要赃(意思解释)
- 损人安己(意思解释)
- 犯而勿校(意思解释)
- 言高语低(意思解释)
- 龙飞虎跳(意思解释)
- 救偏补弊(意思解释)
- 剩馥残膏(意思解释)
- 葵花向日(意思解释)
- 忠不可兼(意思解释)
- 异卉奇花(意思解释)
- 顾盼多姿(意思解释)
- 泣血捶膺(意思解释)
- 潜精积思(意思解释)
- 逼不得已(意思解释)
- 持禄取容(意思解释)
- 才疏识浅(意思解释)
※ 能言舌辩的意思解释、能言舌辩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说地谈天 | 天上地下,无所不谈。形容话题广泛或巧于言辞。 |
赏善罚恶 | 谓赏赐善人善事,惩罚恶人恶事。 |
玄辞冷语 | 玄妙冷隽的言辞。 |
盗跖之物 | 跖:人名,传说是先秦时起义军领袖,封建社会称之为盗跖,代指坏人;物:物品。指盗贼抢劫来的东西。 |
纡朱拖紫 | 形容地位显贵。同“纡朱曳紫”。 |
黍油麦秀 | 《尚书大传》卷二:“微子朝周,过殷故墟,见麦秀之蕲蕲兮……曰:此父母之国。乃为《麦秀之歌》,曰:‘麦秀渐渐兮,禾黍油油。彼狡童兮,不我好仇!’”按,《史记 宋微子世家》亦载此事,“微子”作“箕子”。后因以“黍油麦秀”为亡国之痛的感叹。 |
不期修古 | 期:希望;修:遵循。不要照搬老办法。指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变革。 |
夙夜在公 | 从早到晚,勤于公务。 |
擦亮眼睛 | 保持高度的警觉,不被蒙骗。 |
超轶绝尘 | 轶:车辙;超轶:指后车超过前车;绝尘:脚不沾尘土。形容奔跑得极快。 |
穿井得人 | 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。 |
偷狗戏鸡 | 比喻不务正业。 |
凌霄之志 | 凌霄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 |
清都紫微 | 神话传说中天帝所居之宫阙。 |
射影含沙 | 相传江南水中有毒虫名蜮,人在岸上,影见水中,即以气为矢,或含沙以射人。及着皮肌,其疮如疥,中影者亦病。后因称阴谋中伤他人为“射影含沙”。 |
燕瘦环肥 | 燕:汉成帝皇后赵飞燕;环:唐玄宗贵妃杨玉环。形容女子体态不同而各擅其美,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。 |
一蛇两头 | 比喻阴险凶恶的人。 |
指桑说槐 | 见“指桑骂槐”。 |
头痛治头,足痛治足 | 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,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。同“头痛灸头,脚痛灸脚”。 |
追本穷源 | 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。 |
彼竭我盈 | 竭:枯竭;衰落;盈:充盈;旺盛。对方的士气已衰竭;我方的斗志正旺盛。 |
眼高手低 | 眼高:眼界高;手低:指办事能力低。形容要求的标准高;但实际工作能力低。 |
瓜田李下 | 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跟;走过李子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;免得有偷瓜、偷李子的嫌疑。比喻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。 |
柔茹寡断 | 柔茹:柔软。指处事软弱,不果断。亦作“柔懦寡断”。 |
狼奔豕突 | 豕:猪。像狼那样奔跑;像猪那样冲撞。比喻成群的坏人到处乱闯;任意搔扰;或敌人仓皇逃跑。 |
一身二任 | 任:职务,责任。一个人担任两项职务或同时承担两项任务。亦作“一身而二任”。 |
青丝白马 | 南朝梁普通年间,“有童谣曰:‘青丝白马寿阳来。’”其后侯景作乱,乘白马以青丝为缰,兵皆青衣,从寿春进军建康。见《梁书·侯景传》、《隋书·五行志上》。后因以“青丝白马”指作乱的人。 |
挺而走险 |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