述而不作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只是阐明前人的成说;自己并无创新之见。
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。”
例子:这是春秋战国时常用的办法,都说述而不作,实在是自我作古。
基础信息
拼音shù ér bù zuò
注音ㄕㄨˋ ㄦˊ ㄅㄨˋ ㄗㄨㄛˋ
正音“不”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感情述而不作是贬义词。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人。
辨形“作”,不能写作“做”。
谜语口试
近义词人云亦云、照本宣科
反义词独树一帜、别开生面
英语elaborate others' theory and not to create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华冠丽服(意思解释)
- 面目全非(意思解释)
- 路遥知马力,事久见人心(意思解释)
- 肥头大面(意思解释)
- 实实在在(意思解释)
- 惊见骇闻(意思解释)
- 不伦不类(意思解释)
- 任人宰割(意思解释)
- 二话不说(意思解释)
- 满腹狐疑(意思解释)
- 措手不及(意思解释)
- 无缘无故(意思解释)
- 附声吠影(意思解释)
- 扛鼎抃牛(意思解释)
- 依流平进(意思解释)
- 口是心苗(意思解释)
- 一去不返(意思解释)
- 吃里扒外(意思解释)
- 调查研究(意思解释)
- 浩然之气(意思解释)
- 遁迹匿影(意思解释)
- 故弄玄虚(意思解释)
- 后仰前合(意思解释)
- 能掐会算(意思解释)
- 祸福无常(意思解释)
- 春晖寸草(意思解释)
- 发扬光大(意思解释)
- 拖拖拉拉(意思解释)
※ 述而不作的意思解释、述而不作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百不获一 | 获:得到。一百个之中也得不到一个。形容人或物极其难得。 |
偃甲息兵 | 甲: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。兵:兵器。停止战争。 |
箸长碗短 | 形容家用器物凌乱不全。 |
一家之论 | 指有独特见解、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著。 |
含商咀徵 | “宫”、“商”、“徵”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。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。同“含宫咀徵”。 |
补漏订讹 | 补:补充,填满;讹:错误。补充缺漏,订正错误。 |
白日飞升 | 犹白日升天。道教谓人修炼得道后,白昼飞升天界成仙。后喻指一朝显贵。 |
才蔽识浅 | 蔽:塞而不通。才能蔽塞见识浅陋。南朝梁·江淹《萧重让扬州表》:“臣才蔽识浅,非集誉于乡曲;荣降宠臻,乃假翼于皇极。” |
齿危发秀 | 年高眉秀。 |
百治百效 | 效:效果,功用。形容医术高明,效果很好。 |
通宵守夜 | 通宵不眠或整夜祈祷的行为。 |
十雨五风 | 十天下一场雨,五天刮一次风。谓风调雨顺。 |
头白齿豁 | 豁:破缺。头发白,牙齿缺。形容人衰老的状态 |
米烂成仓 | 仓:粮仓。一仓一仓的粮食腐烂了。形容家中十分富有。 |
尽日穷夜 | 尽:完;穷:尽。从早到晚,通宵达旦。 |
龙翔凤舞 | 犹言龙飞凤舞。 |
别出手眼 | 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。 |
心如刀锉 | 犹心如刀割。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。 |
置之不论 | 置:放着;之:代词。放在那儿不管。 |
出其不备 | 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。 |
长篇宏论 | 滔滔不绝的言论。多指内容烦琐、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。 |
一言以蔽 | 蔽:掩覆,引申为概括。用一句话来概括。 |
线断风筝 | 比喻如断线的风筝一样,消失得无影无踪。 |
百废具兴 | 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。同“百废俱兴”。 |
逾次超秩 | 犹言越过次序。 |
操奇逐赢 | 指商贾居奇牟利。 |
缘悭一面 | 悭:欠缺。缺乏缘份,没有和对方会面一次的机会。 |
三番四覆 | 番:次;覆:反复。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