秣马厉兵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磨好兵器,喂好马。形容准备战斗。
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六年》:“搜乘补卒,秣马利兵,修陈固列。”
例子:章诒和《往事并不如烟·一片青山了此身》:“民盟中央吸取教训,秣马厉兵整十日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mò mǎ lì bīng
注音ㄇㄛˋ ㄇㄚˇ ㄌ一ˋ ㄅ一ㄥ
繁体秣馬厲兵
感情秣马厉兵是中性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;形容准备战斗。
近义词厉兵秣马
英语feed the horses and sharpen the weapons(make active preparations for war)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遭逢不偶(意思解释)
- 瞋目案剑(意思解释)
- 竦然起敬(意思解释)
- 五花杀马(意思解释)
- 细雨斜风(意思解释)
- 罔知所措(意思解释)
- 轩盖如云(意思解释)
- 取青媲白(意思解释)
- 逋逃之薮(意思解释)
- 索隐行怪(意思解释)
- 被甲载兵(意思解释)
- 顿纲振纪(意思解释)
- 镂心刻骨(意思解释)
- 泰来否极(意思解释)
- 痛毁极诋(意思解释)
- 目治手营(意思解释)
- 大事已然(意思解释)
- 血海冤仇(意思解释)
- 鸿轩凤翥(意思解释)
- 尤红殢翠(意思解释)
- 一枝之栖(意思解释)
- 三曹对案(意思解释)
- 罪疑惟轻(意思解释)
- 秋实春华(意思解释)
- 公耳忘私,国耳忘家(意思解释)
- 无下箸处(意思解释)
- 愆戾山积(意思解释)
- 昭聋发聩(意思解释)
※ 秣马厉兵的意思解释、秣马厉兵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左来右去 | 形容来回折腾。 |
卵石不敌 | 比喻双方力量相差极大。 |
积重不反 | 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,很难改变。同“积重难返”。 |
空谷跫音 | 跫:脚踏地的声音。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。比喻极难得到音信、言论。 |
靡靡之音 | 靡靡:颓废萎靡。使人萎靡、颓唐的声音。形容颓废、萎靡或淫荡的音乐。 |
筑岩钓渭 | 筑岩:商朝大臣傅说在傅岩从事版筑;钓渭:吕尚在渭水边垂钓。指贤士隐居待时。 |
逞工衒巧 | 炫耀工巧。 |
斗艳争辉 | 竞相比赛美丽、焕发容光。 |
一表非凡 | 仪表和普通人不一样。形容人的外表英俊;气度不凡;气宇轩昂。 |
披发左衽 | 左衽:衣襟向左掩。头发披散;前襟左开。指古代东方;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;也指沦为异族。 |
搽油抹粉 | 粉:香粉。涂脂抹粉,刻意打扮。 |
洗垢求瘢 | 垢:污垢;瘢:瘢痕。洗掉污垢来寻找瘢痕。比喻想尽办法挑剔别人的缺点。 |
在人屋檐下,不得不低头 | 比喻受制于人,只得顺从。 |
爱如珍宝 | 形容十分喜欢。 |
言笑自如 | 见“言笑自若”。 |
轻裘缓辔 | 犹言轻裘缓带。 |
胸有成算 | 犹言胸有成竹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。 |
机心械肠 | 【解释】:机巧诈变的心计。 |
耍手腕 | 指为达到预想目的而使用手段。 |
金石可开 | 见“金石为开”。 |
吊民伐罪 | 吊:慰问;伐:讨伐。慰问受苦的人民,讨伐有罪的统治者。 |
被发左衽 | 被发:散发不作髻;左衽:瓣襟向左掩。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。也指沦为夷狄。 |
勇猛果敢 | 形容处事勇敢决断。 |
萧然尘外 | 萧然:清静寂寞的样子;尘:尘世。形容极为超脱,不被俗情杂物所累。 |
显微阐幽 | 显示细微之事,说明隐幽之理,使之显见著明。 |
行藏用舍 | 行:做,实行。藏;退隐。用:任用。舍:不用。 |
通幽洞微 | 通晓、洞察幽深而细微的道理。 |
积雪封霜 | 形容操守高洁坚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