倾耳注目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注目:集中视线注意看。原形容权势极大,为众敬畏。后也形容注意力极其集中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:“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,当权者是矣,故谋能移主,威能慑下。”
例子:唐·元稹《论教本书》:“今陛下以上圣之资肇临海内,是天下之人倾耳注目之日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qīng ěr zhù mù
注音ㄑ一ㄥ ㄦˇ ㄓㄨˋ ㄇㄨˋ
繁体傾耳注目
感情倾耳注目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关心的事物。
近义词倾耳拭目
英语be all attention(be all eyes and ears)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司农仰屋(意思解释)
- 泽被后世(意思解释)
- 囿于见闻(意思解释)
- 标新取异(意思解释)
- 簪缨世胄(意思解释)
- 贫无担石(意思解释)
- 枉口诳舌(意思解释)
- 千年万载(意思解释)
- 声名赫奕(意思解释)
- 音耗不绝(意思解释)
- 蝇头微利(意思解释)
- 逖听远闻(意思解释)
- 笔下生花(意思解释)
- 富室豪家(意思解释)
- 众口之辩(意思解释)
- 相喣以沫(意思解释)
- 文子同升(意思解释)
- 半痴不颠(意思解释)
- 神机妙策(意思解释)
- 富商大贾(意思解释)
- 挑拨煽惑(意思解释)
- 继晷焚膏(意思解释)
- 买爵贩官(意思解释)
- 半解一知(意思解释)
- 刍荛之见(意思解释)
- 妙绝一时(意思解释)
- 镌心铭骨(意思解释)
- 豕食丐衣(意思解释)
※ 倾耳注目的意思解释、倾耳注目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力所能及 | 及:达到。自己的力量能达到。 |
铺张浪费 | 铺张:讲排场。过分地讲究排场;浪费人力、物力、财力。 |
离经辨志 | 读断经书文句,明察圣贤志向。 |
林下风致 | 同“林下风气”。 |
讴功颂德 | 讴:歌颂,赞美。指赞美功绩,歌颂恩德。 |
莫衷一是 | 莫:不;还是;衷:折衷;断定;是:对。指不知哪个正确。形容各种意见都有。得不出一致的看法。 |
囊萤映雪 |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,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。后形容刻苦攻读。 |
笑骂由他笑骂,好官我自为之 | 指为官声名很坏,任凭人们笑骂,还是泰然自若当自己的官。 |
冰解的破 | 冰冻融解,箭靶射中。比喻问题解决,障碍消除。 |
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 困:贫乏。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;教学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。 |
众多非一 | 指类别甚多,不止一种。 |
失魂丧胆 | 形容极度恐慌。 |
一夕一朝 | 同“一朝一夕”。 |
妇人醇酒 | 谓沉湎于酒色。语本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秦数使反闲……公子(无忌)自知再以毁废,乃谢病不朝,与宾客为长夜饮,饮醇酒,多近妇女,日夜为乐者四岁,竟病酒卒。” |
反复无常 | 反复;颠过来倒过去;无常:没有常态。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。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。 |
梦幻泡影 | 佛教用语。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、幻术、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。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。 |
冷若冰霜 | 若:好像。冷得像冰霜一样。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;没有一丝热情。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;使人无法靠近。 |
夸大其词 | 词:言论。语言夸张;超过事实。 |
亦复如是 | 复:又,再。也是这样。 |
无妄之灾 | 无妄:意想不到的。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、牵连。 |
痛定思痛 |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;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;让人震撼;也让人警醒。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;含有警醒的意思。痛:悲痛;哀苦;定:平静。 |
物尽其用 |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,都要尽量利用。指充分利用资源,一点不浪费。 |
太岁头上动土 |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。 |
超俗绝世 | 谓超出世俗,无人可比。 |
体恤入微 | 同“体贴入微”。 |
五花大绑 |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,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。 |
铁郭金城 |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。 |
前因后果 | 佛教讲;先前种什么因;后来就结什么果;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。指事情的全部过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