抚世酬物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治政理事,待人接物。
出处: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五:“后之君子,穷而讲道明理,达而抚世酬物,谨无着一能读书之心横在胸中也哉!”
例子:自是抚世酬物,一出于正,而异端无实之说,了若不经意。明·宋濂《故天台朱府君霞坞阡表》
基础信息
拼音fǔ shì chóu wù
注音ㄈㄨˇ ㄕˋ ㄔㄡˊ ㄨˋ
繁体抚丗詶物
感情抚世酬物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曾无与二(意思解释)
 - 绝类离伦(意思解释)
 - 发愤自雄(意思解释)
 - 正儿八经(意思解释)
 - 才高气清(意思解释)
 - 文君新寡(意思解释)
 - 浑沦吞枣(意思解释)
 - 冰清玉润(意思解释)
 - 呼之或出(意思解释)
 - 七次量衣一次裁(意思解释)
 - 寝不安席(意思解释)
 - 庆吊不通(意思解释)
 - 言之不预(意思解释)
 - 刻木为鹄(意思解释)
 - 狮子搏兔,亦用全力(意思解释)
 - 成群作队(意思解释)
 - 七倒八歪(意思解释)
 - 三阳交泰(意思解释)
 - 出山小草(意思解释)
 - 一仍旧贯(意思解释)
 - 毛发悚立(意思解释)
 - 看风行事(意思解释)
 - 威武不屈(意思解释)
 - 貌合行离(意思解释)
 - 怪声怪气(意思解释)
 - 身微言轻(意思解释)
 - 事不关己(意思解释)
 - 拓土开疆(意思解释)
 
※ 抚世酬物的意思解释、抚世酬物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逸闻琐事 | 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。 | 
| 莫为已甚 | 不做得太过分。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适可而止。 | 
| 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 | 指办不好事情,反而把事情弄糟。 | 
| 击鞭锤镫 | 谓驱马疾行。指急行军。 | 
| 遥遥相对 | 遥遥:远远地。对:对着;向着。远远的对着。 | 
| 星星之火 | 一点点小火星。比喻开始时微小;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。多比喻新兴的革命力量。 | 
| 循名核实 | 犹言循名责实。 | 
| 煮豆燃萁 | 用豆秸煮豆子;原比喻弟兄间互相残害。今比喻自家人闹不团结;自相伤害。燃:烧;萁:豆秸。 | 
| 狗拿耗子 | 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。 | 
| 心往神驰 | 谓一心向往。 | 
| 言事若神 | 言:说。预言事情像神仙一样灵验。 | 
| 江南海北 | 大江之南,大海之北。形容地域广阔,。 | 
| 一字不易 | 文字精醇,一个字也不能更改。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。 | 
| 童男童女 | 未婚的少男少女。 | 
| 茫茫苦海 | 佛教语,辽阔深远的样子。比喻苦难无穷无尽。 | 
| 金屋贮娇 | 金屋:华丽的房屋;娇:阿娇,汉武帝刘彻姑母的长女,借指美丽的女子。指娶妻或纳妾。 | 
| 二三其操 | 二三:指不专一。三心二意,没有一定的操守。形容心意不专,反复无常。 | 
| 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 | 靡:无;初:开始;鲜:少;克:能。事情都有个开头,但很少能到终了。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。 | 
| 乐新厌旧 | 喜新厌旧。谓感情不专一。 | 
| 淡饭黄齑 | 泛指很差的饭菜。 | 
| 视同陌路 | 见“视若路人”。 | 
| 摸门不着 | 指莫名其妙。 | 
| 道不拾遗,夜不闭户 | 遗:遗失的东西;户:门。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,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。形容社会风气好。 | 
| 爱莫之助 | 虽然同情,却限于条件无从帮助。 | 
| 追本溯源 | 追究根本;探索源头(本:根本;溯:追穷;探求)。比喻追寻根源。 | 
| 交淡若水 | 指道义上的往来。 | 
| 苍蝇附骥尾 | 骥:千里马。苍蝇附在千里马的尾上。比喻依靠他人的名望而出名。 | 
| 行不逾方 | 谓行动不逾越法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