击鞭锤镫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驱马疾行。指急行军。
出处:清·李渔《奈何天·攒羊》:“破釜焚舟,击鞭锤镫,休怕风寒雪冷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jī biān chuí dèng
注音ㄐ一 ㄅ一ㄢ ㄔㄨㄟˊ ㄉㄥˋ
繁体撃鞭錘鐙
感情击鞭锤镫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骑马等。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下车作威(意思解释)
 - 柱石之寄(意思解释)
 - 回禄之灾(意思解释)
 - 枝叶相持(意思解释)
 - 盈则必亏(意思解释)
 - 病风丧心(意思解释)
 - 行则思义(意思解释)
 - 惹祸招殃(意思解释)
 - 识昧高卑(意思解释)
 - 卧榻之侧,岂容酣睡(意思解释)
 - 磨礲砥砺(意思解释)
 - 三翻四覆(意思解释)
 - 时异势殊(意思解释)
 - 移有足无(意思解释)
 - 铁石心肝(意思解释)
 - 指画口授(意思解释)
 - 不知所厝(意思解释)
 - 席卷八荒(意思解释)
 - 小儿破贼(意思解释)
 - 冯生弹铗(意思解释)
 - 阻兵安忍(意思解释)
 - 鱼游沸釜(意思解释)
 - 死乞白赖(意思解释)
 - 衣不兼彩(意思解释)
 - 凤楼龙阙(意思解释)
 - 自我得之,自我失之(意思解释)
 - 耆宿大贤(意思解释)
 - 振旅而归(意思解释)
 
※ 击鞭锤镫的意思解释、击鞭锤镫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贫嘴薄舌 | 贫:唠叨令人厌烦;贫嘴:絮絮叨叨;使人厌烦;薄舌;不忠厚;老实。形容人爱说话;言语又尖酸刻薄;惹人生厌。 | 
| 刚克消亡 | 刚正的人就不能存在了。 | 
| 香消玉碎 | 比喻年轻美貌女子死亡。 | 
| 毛骨森竦 | 毛:头发和汗毛;骨:脊背。汗毛竖起,脊梁骨发冷。形容非常恐惧。 | 
| 反覆无常 | 指变化不定。 | 
| 井渫不食 | 亦作“井渫莫食”。谓井虽浚治,洁净清澈,但不被饮用。比喻洁身自持,而不为人所知。语出《易·井》:“井渫不食,为我心恻。”王弼注:“渫,不停污之谓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井渫而不见食,犹人修已全洁而不见用。” | 
| 拖人下水 | 比喻勉强人一道做他不愿做的事(多指坏事)。 | 
| 景星庆云 | 庆云:五色云,象征吉祥。比喻吉祥的征兆。 | 
| 清规戒律 | 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。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。 | 
| 日中必昃 | 同“日中则昃”。 | 
| 一板正经 | 正经:庄重。形容态度很庄重,很规矩。 | 
| 形销骨立 | 身体消瘦;骨架凸现。形容身体极为消瘦。形:身形;形体;销:消瘦;枯槁;骨:骨架;立:树立;凸现。 | 
| 祝鮀之佞 | 《论语·雍也》:“不有祝鮀之佞,而有宋朝之美,难乎免于今之世矣。”祝鮀,春秋卫人,能言善辩,或谓其善以巧言媚人,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。 | 
| 拔帜树帜 |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、胜利之典。 | 
| 一口咬定 | 一口咬住不放。比喻坚持一个廉洁,再不改口。 | 
| 犯颜直谏 | 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。 | 
| 二一添作五 | 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,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。比喻双方平分。 | 
| 鱼笺雁书 | 泛指书信。 | 
| 方底圆盖 | 方底器皿,圆形盖子。比喻事物不相合。 | 
| 头撞南墙 | 撞:撞击。指认死理。 | 
| 褎然冠首 | 褎然:出众的样子。出众,超出同辈而居首席。 | 
| 风雨如盘 | 盘:大石头。形容风雨极大。 | 
| 蠹啄剖梁柱,蚊虻走牛羊 | 蠹:蛀虫;剖:破开;虻:蚊虫。蛀虫能毁坏梁柱,蚊虻可以赶走牛羊。比喻忽视微小的有害因素就会产生大的祸患。 | 
| 坐冷板凳 | 比喻因不受重视而担任清闲的职务。也比喻长期等候工作或长久地等待接见。 | 
| 岳岳磊磊 | 卓立不群。 | 
| 伴君如伴虎 | 陪伴君王像陪伴老虎一样,随时有杀身之祸。指大人物喜怒无常。 | 
| 绝不轻饶 | 指对违背意志的事情或行为不轻易放过。 | 
| 招摇撞骗 | 招摇:故意炫耀自己;撞骗:到处找机会行骗。假借名义;到处炫耀自己;进行诈骗。也作“撞骗招摇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