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篇幅关系,世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| 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 
|---|---|---|
| 1、欺世惑众 | 欺骗世人,迷惑大众。指坏人以欺骗手段博得信任。 | |
| 2、并世无两 | 犹举世无双。 | 鲁迅《集外集拾遗 绍介<海上述林>上卷》:“本卷所收,都是文艺论文,作者既系大家,译者又是名手,信而且达,并世无两。” | 
| 3、遁世长往 | 避世隐居而长期不出。 | 明·归有光《白庵程翁八十寿序》:“其所见四方贤公卿大夫、名士才人有几;遁世长往、怀道蕴术之士有几?” | 
| 4、永生永世 | 永远。 | 曹禺《人的悲剧》:“我现在就给你命名——你是永生永世的敌人!” | 
| 5、避世离俗 | 逃避浊世,超脱凡俗。 | 东汉 王充《论衡 定贤》:“以清节自守,不降志辱身为贤乎?是则避世离俗,长沮、桀溺之类也。” | 
| 6、高世之才 | 高世:超出世人。超出世俗的才干。 | 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外传记范伯》:“有高世之才,必有负俗之累。” | 
| 7、年谊世好 | 年谊:科举时代称同年登科的关系;世好:两家世代友好。科举时代两家因同年登科而为世交的人。 |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“你我年谊世好,就如至亲骨肉一般。” | 
| 8、聪明一世 | 表示一个人一辈子聪明。 | 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滕大尹鬼断家私》:“若我断不出此事,枉自聪明一世。每日退堂,便将画图展玩,千思万想。” | 
| 9、盗名暗世 | 盗:窃取;名:名誉、名称;暗:黑暗。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。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。 | 《荀子·不苟》:“是奸人将以盗名暗世者也。” | 
| 10、绝世独立 | 绝世:当代独一无二。当世无双,卓然而立。多用来形容不同凡俗的美貌女子。 | 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孝武李夫人》:“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,一顾倾人城,再顾倾人国。” | 
| 11、绝俗离世 | 绝俗:与世隔绝。远离世俗尘世。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王褒传》:“何必偃卬诎信若彭祖,昫嘘呼吸如侨、松,眇然绝俗离世哉!” | 
| 12、阿世盗名 | 阿世:曲从迎合世人的欢心;盗名:窃取名誉。用欺骗的手段骗取世人的欢心来窃取个人名誉。 | 清 梁启超《新民说》第18节:“才智之士,既得此以为阿世盗名之一秘钥,于是名节闲检,荡然无所复顾。” | 
| 13、拔毛济世 | 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。 | 语出《列子 杨朱》:“禽子问杨朱曰:‘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,汝为之乎?’杨子曰:‘世固非一毛之所济。’禽子曰:‘假济,为之乎?’杨子弗应。” | 
| 14、世世生生 | 世:人的一生。指永生永世、世世代代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1回:“三则上荐晁天王早生天界,世世生生,再得相见。” | 
| 15、与世靡争 | 靡:无。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。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。 | 晋·潘岳《许由颂》:“邈哉许公,执真履贞,辞尧天下,抱朴隐形,川停岳峙,澹泊无营,栖迟高山,与世靡争。” | 
| 16、世掌丝纶 | 《礼记 缁衣》:“王言如丝,其出如纶。”后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旨,称为掌丝纶。父子或祖孙相继在中书省任职的称为世掌丝纶。 | 《礼记·缁衣》:“王言如丝,其出如纶。” | 
| 17、现世报 | 现世:今世;报:报应。做了坏事,当世就得到报应。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8回:“单留得我一个现世报,还在这里;却又无男无女,靠唱道情度日。” | 
| 18、名垂百世 | 垂:流传下去。好名声流传后代。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7回:“命终三纪,名垂百世。” | 
| 19、愤世疾邪 | 犹愤世嫉俗。 | 唐·韩愈《杂说》之三:“怪神之事,孔子之徒不言,余将特取其愤世疾邪而作之,故题之云尔。” | 
| 20、矜世取宠 | 矜:夸耀;宠:荣耀。炫耀才华,博取时誉。 | 宋·曾巩《徐复传赞》:“归于退求诸己,不矜世取宠,余论次复事,颇采其意云。” | 
| 21、旷世不羁 | 旷世:旷代,历时长久;羁:束缚。历代都不受束缚。 | 晋·孙楚《为石苞与孙皓书》:“东夷献其乐器,肃慎献山楛矢,旷世不羁,应化而至。” | 
| 22、遗世忘累 | 避世隐居而不为世俗之事牵累。 | 明·方孝孺《学士亭记》:“故或放迹于江海,或养操于山林,求遗世忘累志士而与之游。” | 
| 23、砺世摩钝 | 见“砺世磨钝”。 | 宋·苏轼《议学校贡举状》:“一毁誉,轻富贵,安贫贱,则人主之名器爵深,所以砺世摩钝者废矣。” | 
| 24、略不世出 | 略:计划,谋略;世:时代。谋略高明,世间少有。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,而略不世出者也。” | 
| 25、举世无伦 | 举:全,皆;举世:全世界;伦:类,同类。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。形容稀有少见或无与伦比。 | 唐·白居易《画竹歌序》:“协律郎萧悦善画竹,举世无伦,萧亦甚自秘重,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。” | 
| 26、雄才盖世 | 盖:压倒。杰出的才能压倒一切。比喻才能高超,无与伦比。 | |
| 27、轨物范世 | 指作事物的规范、世人的榜样。 | 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序致》:“吾今所以复为此者,非敢轨物范世。” | 
| 28、与世推移 | 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。 | 《楚辞 渔父》:“圣人不凝滞于物,而能与世推移。” | 
| 29、遁世离俗 |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。 | 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“望大河之洲渚兮,悲申徒之抗迹”汉·王逸注:“申徒狄也,遇暗君遁世离俗,自拥石赴河,故言抗迹也。” | 
| 30、世济其美 | 指后代继承前代的美德。 | 《左传 文公十八年》:“世济其美,不陨其名。”孔颖达疏:“世济其美,后世承前世之美。” | 
| 31、万世师表 | 万世:很多世代,非常久远;师表:表率。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。 | 《三国志·魏志·文帝纪》:“昔仲尼大圣之才,怀帝王之器,……可谓命世之大圣,亿载之师表者也。” | 
| 32、花锦世界 | 指繁华之地。同“花花世界”。 | 《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到永乐爷从北平起兵靖难,迁于燕都,是为北京。只因这一迁,把个苦寒地面,变作花锦世界。” | 
| 33、超世绝俗 | 见“超俗绝世”。 | 《宣和书谱·送先辈诗》:“及乘兴一寓于挥洒,自然有超世绝俗之态矣。” | 
| 34、救世济民 | 挽救天下,拯济百姓。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一十八回:“尧、舜、禹、汤、周、孔,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。” | 
| 35、现世现报 | 现报。 | 唐·释道世《法苑珠林·妄语部》卷九十三:“是人现得,恶口恶色,所言虽实,人不信受,众皆憎恶,不喜见之,是名现世,恶业之报。” | 
| 36、济世安人 | 拯救时世,安定人民。 | 唐·刘禹锡《哭吕衡州》:“一夜霜风雕玉芝,苍生望绝士林悲,空怀济世安人略,不见男婚女嫁时。” | 
| 37、遗世绝俗 | 遗世:遗弃世间之事。脱离社会独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来。 | 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飘飘乎如遗世独立,羽化而登仙。” | 
| 38、世俗之见 | 世人的庸俗见解。 | |
| 39、鬻声钓世 | 犹言沽名钓誉。 | 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情采》:“诸子之徒,心非郁陶,苟驰夸饰,鬻声钓世,此为文而造情也。” | 
| 40、越凡遗世 | 超越凡俗,脱离世俗社会。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37卷:“每进一卮,侍女们八音齐奏,音调清和,令人有越凡遗世之想。” | 
| 41、贻笑万世 | 贻:遗留。给千秋万代的人留下笑柄。 | 宋·刘敞《论温成立忌》:“何况宗庙大礼,至尊至重,岂可以一时之宠,独决圣心,义有僭失,贻笑万世,亏损盛明,悔不可追。” | 
| 42、齐梁世界 | 齐、梁:南北朝时的两个王朝,政治腐败。比喻国家衰弱混乱。 |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8回:“本朝若不是永乐振作一番,信着建文软弱,久已弄成个齐梁世界了。” | 
| 43、永世长存 | 永远存在。 | 《庄严的毛主席纪念堂》:“双层平台的汉白玉栏板上,精雕着万年青花饰,象征着红色的江山将永世长存。” | 
| 44、文章盖世 | 盖世:超过世人。指文章好得无与伦比,谁都赶不上。 | 宋·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苏琼善词》:“韩愈文章盖世,谢安性情风流。” | 
| 45、世道浇漓 | 世道:社会风气;浇漓:人情淡薄。社会人情冷漠刻薄。 | 鲁迅《随感录·人心很古》:“慷慨激昂的人说:‘世道浇漓,人心不古。’” | 
| 46、不世之业 | 不世:非常、非凡。稀世罕有的功业。 | 明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四十回:“宗兄威行海外,文武忠良成救驾之功,建不世之业。” | 
| 47、离世绝俗 | 犹言离世异俗。 | 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九:“伯夷不立于恶人之朝,不与恶人言,可谓离世绝俗矣。” | 
| 48、一佛出世 | ①佛教认为世界每经历一小劫,有一佛出世。②引申为难得之意。③犹一佛出世,二佛生天。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回:“[差拨]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,那里敢抬头应答。” | 
| 49、举世莫比 | 举:全,皆;举世:全世界。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。形容稀有少见或无与伦比。 | 宋·钱易《南部新书》乙卷:“孝行忠鲠,举世莫比,门表阙台者六所,今古无之。” | 
| 50、雄视一世 | 形容称雄于一代。 | 清·邵长蘅《侯方域魏禧传》:“朝宗始唱韩欧之学于举世不为之日,遂以古文雄视一世。” | 
| 51、一世龙门 | 一世:一代;龙门:后汉时李膺有重名,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,称之登龙门。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。 | 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李元礼风格秀整,高自标持,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,后进之士,有升其堂者,皆以为登龙门。”《晋书·王衍传》:“朝野翕然,谓之‘一世龙门’矣。” | 
| 52、垂世不朽 | 垂世:留传后世;不朽:永不磨灭。名传后世,永不磨灭。 | 鲁迅《反对“含泪”的批评家》:“然而歌德所以垂世不朽者,乃五十岁以后忏悔的歌德。” | 
| 53、人情世态 | 人世间的情态。多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情分。 | 明·陈所闻《新水令·填归去来词》套曲:“俺与那人情世态既相违,披襟散发最相宜。”明·洪应明《菜根谭·闲适》:“人情世态,倏忽万端,不宜认得太真。” | 
| 54、救世主 | 基督徒对耶酥的称呼。比喻挽救世界的人物。 |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六卷第34章:“即刻钻进了驾驶楼,像救世主一样微笑着向他招招手,就坐着汽车跑得一溜烟不见了踪影。” | 
| 55、恍如隔世 | 恍:仿佛;世:三十年为一世。指仿佛相隔了一世。多用来形容对时间变迁、事物变化之大的感慨。 | 宋 范成大《吴船录》下卷:“发常州。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,陆续于道,恍然如隔世焉。” | 
| 56、经风雨,见世面 | 经过许多磨难,见多识广。形容人的生活阅历丰富。 | 毛泽东《组织起来》:“我们共产党员应该经风雨,见世面;这个风雨,就是群众斗争的大风雨,这个世面,就是群众斗争的大世面。” | 
| 57、遁世离群 | 犹言避世独处。 | 《元史·隐逸传序》:“后世之士,其所蕴蓄或未至,而好以迹为高,当邦有道之时,且遁世离群,谓之隐士。” | 
| 58、道远知骥,世伪知贤 | 骥:良马。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,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。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,才能看出人的优劣。 | 三国·魏·曹植《矫志》“道远知骥,世伪知贤。” | 
| 59、避世绝俗 | 避世:隐居不出仕;绝俗:与世间隔绝。脱离现实生活,不和人们往来。形容隐居山林,不与世人交往。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。 | 先秦 庄周《庄子 刻意》:“此江海之士,避世之人,闲暇者之所好也。”《晋书 华轶传》:“栖情玄远,确然绝俗。” | 
| 60、穷年没世 | 没世:一辈子。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。 | 宋·秦观《任臣下》:“必有大节而无小过者然后得为谏诤之臣,则穷年没世不可得其人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