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逆不道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逆:背叛;不道:违背当时的道德标准。旧指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和宗法观念的极端叛逆行为;给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。现也用来指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。
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纪》:“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,大逆无道。”
例子:汝赖吾玉玺,僭称帝号,背反汉室,大逆不道!吾方欲加兵问罪,岂肯反助贼乎!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七回)
基础信息
拼音dà nì bù dào
注音ㄉㄚˋ ㄋ一ˋ ㄅㄨˋ ㄉㄠˋ
正音“不”,不能读作“bú”;“逆”,不能读作“niè”、“lì”。
感情大逆不道是贬义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指叛逆。
辨形“道”,不能写作“倒”。
谜语顺耳话
近义词罪大恶极、离经叛道、罪孽深重、犯上作乱
反义词忠心耿耿、唯命是从
英语worst offence
俄语величáйщее преступлéние
日语大逆無道 (たいきゃくむどう)
法语horribles forfaits(trahison et hérésie)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避世金马(意思解释)
- 福国利民(意思解释)
- 嬉笑怒骂,皆成文章(意思解释)
- 萤灯雪屋(意思解释)
- 东山复起(意思解释)
- 树同拔异(意思解释)
- 猖獗一时(意思解释)
- 铁打铜铸(意思解释)
- 朱陈之好(意思解释)
- 纳污藏垢(意思解释)
- 装虚作假(意思解释)
- 羞口羞脚(意思解释)
- 决胜庙堂(意思解释)
- 百不一贷(意思解释)
- 易地皆然(意思解释)
- 千里神交(意思解释)
- 析疑匡谬(意思解释)
- 你东我西(意思解释)
- 阒其无人(意思解释)
- 白鱼赤乌(意思解释)
- 漫藏诲盗(意思解释)
- 拿腔做样(意思解释)
- 奉为圭璧(意思解释)
- 召父杜母(意思解释)
- 余声三日(意思解释)
- 烟蓑雨笠(意思解释)
- 中原板荡(意思解释)
- 救燎助薪(意思解释)
※ 大逆不道的意思解释、大逆不道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局天蹐地 | 局:弯腰;蹐:前脚接后脚地小步走。形容惶恐不安的样子,也指窘迫无路的样子。 |
白鱼登舟 | 为殷亡周兴之兆。同“白鱼入舟”。 |
曹社之谋 | 《左传·哀公七年》:“初,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,而谋亡曹。”社:曹之国社。后进以“曹社之谋”指灭亡他人国家的阴谋。北周·庚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鬼同曹社之谋,人有秦庭之哭。” |
鸣凤朝阳 | 《诗·大雅·卷阿》:“凤皇鸣矣,于彼高冈。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”郑玄笺:“凤皇鸣于山脊之上者,居高视下,观可集止,喻贤者待礼乃行,翔而后集。梧桐者,犹明君出也。生于朝阳者,被温仁之气,亦君德也。”后因以“鸣凤朝阳”比喻贤臣遇明君。 |
情在骏奔 | 一心急着去奔丧。 |
百家诸子 | 百家:指儒家、道家、墨家、法家等流派;诸子:指孔子、老子、庄子、荀子等。后来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。 |
银山铁壁 | 比喻十分坚固,不可摧毁的事物。 |
魂飞天外,魄散九霄 | 魂:灵魂;魄: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。形容惊恐到了极点或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 |
泛宅浮家 | 谓以船为家。 |
贞夫烈妇 | 贞:坚贞。封建社会对保持操守贞节而宁死不屈的男子和妇女的美称。 |
龙盘虎拏 | 虬曲苍劲貌。 |
就汤下面 | 比喻趁机行事。 |
较长絜短 | 见“较短絜长”。 |
兴致勃发 | 兴致:兴趣。形容兴头很足。 |
朝衣东市 | 谓大臣就戮。典出《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上令错衣朝衣斩东市。” |
创剧痛深 | 谓创伤大、痛苦深。 |
公尔忘私 |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。 |
毁瓦画墁 | 打碎屋瓦,涂灭已画好的田地界线。比喻一种无益不害的行为。 |
用钱如水 | 花钱像流水一样。形容用钱没有节制。 |
天灾地变 | 自然界发生的灾害变异。 |
断壁残垣 | 倒塌了的墙壁,形容残破的景象。 |
讳败推过 | 讳:隐瞒。隐瞒失败,推托过失。 |
昼警暮巡 | 白天黑夜警戒。比喻防范严密。 |
锦衣绣袄 | 锦: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。指华丽的衣服。 |
避世墙东 | 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。 |
星流电激 | 激:急疾。像流星飞驰,闪电疾逝。形容迅疾。 |
蜕故孳新 | 蜕:脱去;孳:新芽。指去旧生新。 |
遁迹销声 | 谓隐居不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