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刊之论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刊:消除;改正。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;有错误时;或改动或剥去;不刊:不能消除;不可删改。内容正确;不能更改的论断。
出处:宋 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 论曹吴体法》第一卷:“况唐室已(以)上,未立曹吴,岂显释寡要之谈,乱爱宾不刊之论。”
例子:故曰:民智者,富强之原。此悬诸日月不刊之论也。(严复《原强》)
基础信息
拼音bù kān zhī lùn
注音ㄅㄨˋ ㄎㄢ ㄓ ㄌㄨㄣˋ
繁体不刊之論
正音“论”,不能读作“lún”。
感情不刊之论是中性词。
用法偏正式;作宾语;形容不能改变的言论。
辨形“论”,不能写作“伦”。
辨析不刊之论和“不易之论”;都可形容不能改变的言论。但不刊之论形容至理名言;不可磨灭;“不易之论”形容论断或意见正确;不可改变。
近义词天经地义、不易之论
反义词无稽之谈、不经之谈
英语opinion that holds true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悲欢聚散(意思解释)
- 束杖理民(意思解释)
- 雪中鸿爪(意思解释)
- 槌仁提义(意思解释)
- 遗音余韵(意思解释)
- 固守成规(意思解释)
- 等而上之(意思解释)
- 坚甲厉兵(意思解释)
- 风驰雨骤(意思解释)
- 深根固蒂(意思解释)
- 分毫无爽(意思解释)
- 避井入坎(意思解释)
- 含垢匿瑕(意思解释)
- 贫富不均(意思解释)
- 饰情矫行(意思解释)
- 吮疽舐痔(意思解释)
- 千姿万态(意思解释)
- 予末小子(意思解释)
- 托凤攀龙(意思解释)
- 昼阴夜阳(意思解释)
- 不惜工本(意思解释)
- 复子明辟(意思解释)
- 旋乾转坤(意思解释)
- 息怒停瞋(意思解释)
- 恕己及人(意思解释)
- 强本弱枝(意思解释)
- 拈花摘草(意思解释)
- 绘声绘形(意思解释)
※ 不刊之论的意思解释、不刊之论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抹粉施脂 | 见“搽脂抹粉”。 |
| 悬肠挂肚 | 形容挂念之深切。 |
| 同舟敌国 | 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。 |
| 龙屈蛇伸 | 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。 |
| 相敬如宾 | 宾:贵客。互相敬重就像与宾客相处一样。 |
| 左券之操 | 左券:古代契约分左右两联,双方各执一联,左联作索偿的凭证。比喻有充分的把握。 |
| 双桂联芳 | 比喻兄弟二人俱获功名。 |
| 疏忽职守 | 不尽责,失职。 |
| 一碧万顷 | 形容青绿无际。 |
| 一盘散沙 | 一盘黏合不到一起的沙子。比喻力量分散;没有组织起来。 |
| 明效大验 | 显著而又巨大的效验。 |
| 远见卓识 | 卓:高超;识:见识。远大的目标和卓越的见识。 |
| 毫不关心 | 对人对事态度冷淡,丝毫不在意。 |
| 函牛之鼎 | 函:包含,包容。能容纳一头牛的大鼎。形容气势宏大。 |
| 物极则反 | 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。 |
| 盲目乐观 | 盲:瞎,盲从。指不根据实际情况高兴得太早。 |
| 楞手楞脚 | 形容动作鲁莽。 |
| 装孙子 | 装可怜相。 |
| 设张举措 | 设:设置;举措:措施。指所采取的主张和措施。 |
| 腹有鳞甲 | 鳞甲:比喻人多巧诈的心。比喻居心险恶,不可接近。 |
| 忍耻偷生 | 忍受耻辱,苟且求生。同“忍垢偷生”。 |
| 如风过耳 | 象风在耳边吹过一样。比喻漠不关心,不相关涉。 |
| 后来者居上 | 后来的超过先前的。 |
| 刘毅答诏 | 指敢于谏诤。 |
| 辅牙相倚 | 颊骨与牙床相互倚傍。比喻关系密切,利害相关。 |
| 见兔放鹰 | 看到野兔,立即放出猎鹰追捕。比喻行动及时,适合需要。 |
| 一无忌惮 | 忌惮:顾忌和畏惧。没有一点顾忌和害怕。 |
| 嘉言善状 | 见“嘉言善行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