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本塞原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本:树根;原:根源。比喻背弃根本,或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。
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九年》:“我在伯父,犹衣服之有冠冕,木水之有本原,民人之有谋主也。伯父若裂冠毁冕,拔本塞原,专弃谋主,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?”
例子:章炳麟《儒求真论》:“遂以此为拔本塞原之义,而万物之情状大著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bá běn sè yuán
注音ㄅㄚˊ ㄅㄣˇ ㄙㄜˋ ㄩㄢˊ
繁体拔本僿原
感情拔本塞原是中性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;比喻背弃根本。
近义词拔本塞源
英语abandon sources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鬼怪妖魔(意思解释)
 - 绰绰有裕(意思解释)
 - 坐而待毙(意思解释)
 - 风谲云诡(意思解释)
 - 赏一劝众(意思解释)
 - 物阜民熙(意思解释)
 - 如鱼离水(意思解释)
 - 奇珍异宝(意思解释)
 - 把酒持螯(意思解释)
 - 通权达变(意思解释)
 - 治不忘乱(意思解释)
 - 朝干夕愓(意思解释)
 - 锋芒逼人(意思解释)
 - 桑榆晚景(意思解释)
 - 云合响应(意思解释)
 - 云遮雾障(意思解释)
 - 朱雀玄武(意思解释)
 - 累死累活(意思解释)
 - 北辰星拱(意思解释)
 - 言无伦次(意思解释)
 - 高悬秦镜(意思解释)
 - 一之已甚(意思解释)
 - 无拘无碍(意思解释)
 - 旷古未闻(意思解释)
 - 骏波虎浪(意思解释)
 - 不可向迩(意思解释)
 - 兴云作雨(意思解释)
 - 八砖学士(意思解释)
 
※ 拔本塞原的意思解释、拔本塞原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鳃鳃过虑 | 鳃鳃:恐惧的样子。形容过于忧虑和恐惧的样子。 | 
| 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 | 付出一份劳力就得一分收益。 | 
| 无乎不可 | 犹无可无不可。谓听任。 | 
| 垂帘听政 | 垂帘: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;殿上用帘子遮隔;听:治理。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。 | 
| 得寸得尺 | 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谓或多或少皆有所得。后亦谓能得多少就得多少。 | 
| 读书得间 | 间:间隙。比喻窍门。读书得了窍门。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,心领神会。 | 
| 脚踏两只船 | 踏:踩。比喻因为对事物认识不清或存心投机取巧而跟两方面都保持联系。 | 
| 自是不彰 | 自是:自以为是;彰:明晰。自以为是的人则是非不明。 | 
| 枯枝再春 | 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。比喻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。 | 
| 心焦如火 | 内心焦躁得如着火一般。形容焦灼难忍的心情,亦作“心焦如焚”。 | 
| 轻虑浅谋 | 考虑不全面,计划不周密。 | 
| 改恶为善 | 不再作恶,重新做人。 | 
| 捏脚捏手 | 放轻手脚走路,动作小心翼翼的样子。 | 
| 千载一逢 | 见“千载一遇”。 | 
| 狼吞虎噬 | 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。比喻极为贪婪残忍。 | 
| 鸾翔凤集 | 比喻优秀的人才汇聚到一起。 | 
| 吹气如兰 | 见“吹气胜兰”。 | 
| 冷热病 | 疟疾。比喻情绪高低不定。 | 
| 出以公心 | 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。 | 
| 因风吹火 | 因:顺着。顺着风势吹火,比喻乘便行事,并不费力。常用作谦词。 | 
| 田连仟佰 | 仟佰:通“阡陌”。指田地广袤,接连不断。 | 
| 附耳低言 | 附:贴近。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。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。 | 
| 分星拨两 | 犹言斤斤计较。 | 
| 占山为王 | 占:占据,霸占;王:统治者。占据山头,自称为王。比喻独霸一方,称王称霸。 | 
| 妙算神机 | 形容智谋无穷,善于洞察形势,计策得当。 | 
| 化及豚鱼 | 比喻教化普及而深入。语本《易·中孚》:“中孚,柔在内而刚得中,说而巽,孚,乃化邦也;豚鱼吉,信及豚鱼也。” | 
| 烟霏雾集 | 形容众多。 | 
| 世道人心 | 社会的风气,人们的思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