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寸得尺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谓或多或少皆有所得。后亦谓能得多少就得多少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
例子:惟须认定主见,中外一意,合力坚持,得寸得尺,相机筹办,必可循序就范。清·薛福成《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》
基础信息
拼音dé cùn dé chǐ
注音ㄉㄜˊ ㄘㄨㄣˋ ㄉㄜˊ ㄔˇ
感情得寸得尺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。
近义词得尺得寸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秉文兼武(意思解释)
 - 敬贤爱士(意思解释)
 - 寸地尺天(意思解释)
 - 裹血力战(意思解释)
 - 托孤寄命(意思解释)
 - 青红皁白(意思解释)
 - 轻薄无知(意思解释)
 - 鸟兽率舞(意思解释)
 - 冠盖相属(意思解释)
 - 眼不交睫(意思解释)
 - 禁中颇牧(意思解释)
 - 长傲饰非(意思解释)
 - 食不充肠(意思解释)
 - 希世之才(意思解释)
 - 杯残炙冷(意思解释)
 - 穷达有命(意思解释)
 - 凤毛龙甲(意思解释)
 - 千峰万壑(意思解释)
 - 收成弃败(意思解释)
 - 俯拾仰取(意思解释)
 - 昼夜不息(意思解释)
 - 绰有余暇(意思解释)
 - 鹯视狼顾(意思解释)
 - 戴大帽子(意思解释)
 - 无天于上,无地于下(意思解释)
 - 笔墨之林(意思解释)
 - 盘石之安(意思解释)
 - 福不徒来(意思解释)
 
※ 得寸得尺的意思解释、得寸得尺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猛士如云 | 形容猛将非常多。 | 
| 乐极则悲 | 欢乐到了极点,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。 | 
| 胡歌野调 | 指下流的歌曲小调。 | 
| 博者不知 | 博:广。无事不知的人不能专精一门学问或技能。 | 
| 近火先焦 | 比喻跟祸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。 | 
| 秀水明山 | 山光明媚,水色秀丽。形容风景优美。 | 
| 张大其辞 | 把原来的事情夸大。形容言过其实。同“张大其词”。 | 
| 发潜阐幽 | 潜:潜伏;幽:隐藏。阐发沉渐深奥的事理。 | 
| 繁华损枝 | 华:花。繁盛的花朵有损于花枝。比喻文采太华丽,将损及文章内容。 | 
| 吞炭漆身 | 战国时,豫让受知于智伯。后,韩、赵、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。豫让为报知遇之恩,矢志复仇。于是漆身为厉,吞炭为哑,改变声音形貌,伺机刺杀赵襄子,事败而死。事见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、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。后以为忍辱含垢,矢志复仇的典实。 | 
| 冠鸡佩猳 | 猳:公猪。头戴饰有雄鸡的帽子,身佩绣有公猪的饰物。形容古代好勇者的服饰。 | 
| 打家截道 | 谓到人家里和在路上抢夺财物。 | 
| 顺风使舵 | 见“顺风转舵”。 | 
| 长夜难明 | 比喻漫长的黑暗统治。 | 
| 顺风使船 | 顺着风势驾船。比喻趁着有利条件做事,容易成功。也指借机行事。 | 
| 业峻鸿绩 | 功业高,成绩大。 | 
| 托物寓兴 | 假借外物寄托情致。 | 
| 橡皮钉子 | 犹软钉子。比喻以婉转隐晦的方式进行斥责或拒绝。 | 
| 三征七辟 | 三、七:泛指多次;征、辟:征召,荐举。指朝廷多次征名为官。 | 
| 身名两泰 | 见“身名俱泰”。 | 
| 破甑不顾 | 甑:古代一种瓦制炊器;顾:回头看。甑落地已破,不再看它。比喻既成事实,不再追悔。 | 
| 衣不盖体 | 衣服破烂,连身子都遮盖不住。形容生活贫苦。 | 
| 笔底烟花 | 比喻文章写得生动、出色。 | 
| 花堆锦簇 | 形容五色缤纷,艳丽多彩。 | 
| 枕方寝绳 | 枕方石,睡绳床。 | 
| 神闲气静 | 见“神闲气定”。 | 
| 解疑释惑 | 解:解释;释:消除。解答疑难问题,消除困惑情绪。 | 
| 知之非难,行之不易 | 知道它并不难,去做它就难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