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而待毙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坐着等死。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。
出处:语出三国 蜀 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然不伐贼,王业亦亡,惟坐而待亡,孰与伐之。”
例子:今城守虽有馀,然外无援兵,粮食将尽,岂可坐而待毙。《元史 王义传》
基础信息
拼音zuò ér dài bì
注音ㄗㄨㄛˋ ㄦˊ ㄉㄞˋ ㄅ一ˋ
繁体坐而待斃
感情坐而待毙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等死。
近义词坐以待毙、坐而待弊、坐以待亡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百思莫解(意思解释)
 - 极目远眺(意思解释)
 - 虎卧龙跳(意思解释)
 - 剥极将复(意思解释)
 - 清酌庶羞(意思解释)
 - 雕肝镂肾(意思解释)
 - 恶语伤人(意思解释)
 - 绵言细语(意思解释)
 - 赏罚分明(意思解释)
 - 万夫不当之勇(意思解释)
 - 月晕础润(意思解释)
 - 一尘不到(意思解释)
 - 抹一鼻子灰(意思解释)
 - 功行圆满(意思解释)
 - 兴兴头头(意思解释)
 - 驽马十舍(意思解释)
 - 不仁不义(意思解释)
 - 诛求无厌(意思解释)
 - 夜静更深(意思解释)
 - 篱牢犬不入(意思解释)
 - 难舍难离(意思解释)
 - 丝发之功(意思解释)
 - 并蒂莲(意思解释)
 - 见风转舵(意思解释)
 - 窃钩者诛,窃国者侯(意思解释)
 - 主心骨(意思解释)
 - 存亡绝续(意思解释)
 - 松柏之茂(意思解释)
 
※ 坐而待毙的意思解释、坐而待毙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行随事迁 | 行:做事。做事要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。 | 
| 明罚敕法 | 罚:刑罚;敕:整饬。严明刑罚,整顿法度。 | 
| 无偏无陂 | 不偏向;不邪曲。 | 
| 兼官重绂 | 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。 | 
| 风吹日晒 | 狂风吹,烈日晒。形容无所遮挡。 | 
| 略迹原心 | 撇开表面的事实,而从其用心上加以原谅。 | 
| 慎小事微 | 谨慎对待微小的事情。 | 
| 献替可否 | 同“献可替否”。 | 
| 家长理短 | 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。 | 
| 抉目胥门 | 见“抉目吴门”。 | 
| 遐尔闻名 | 形容名声大,远近都知道。 | 
| 飞沿走壁 |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,能够跳上房檐,越过墙壁。 | 
| 识明智审 | 识见明敏,智虑周详。 | 
| 入孝出弟 | 见“入孝出悌”。 | 
| 重提旧事 | 又重新谈起以往的事项或情景。 | 
| 暮楚朝秦 | ①战国时期,秦楚两大强国对立,有些弱小国家时而事秦,时而事楚。后以“暮楚朝秦”比喻反复无常或主意不定。②比喻事物的归属变换不定。 | 
| 同心并力 | 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 | 
| 贻厥孙谋 | 贻:遗留;厥:其,他的;谋:计谋,打算。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。 | 
| 论功受赏 | 评定功劳,接受赏赐。 | 
| 招贤礼士 | 招:招收;贤:有才德的人;士:指读书人。招收贤士,接纳书生。指广泛网罗人才。 | 
| 好行小惠 | 好:喜欢;行:施行;惠:仁慈。指喜欢给人小恩小惠。 | 
| 权均力齐 | 双方权势相当,不相上下。 | 
| 比手画脚 | 说话的同时用手脚来比画。 | 
| 浞訾栗斯 | 谓妄自尊大。 | 
| 浮萍浪梗 | 浮萍:浮在水上的萍草;浪梗:浪里的草木茎。比喻漂泊无定的人。 | 
| 推情准理 | 推:推测;准:定。按照情理来推测确定。 | 
| 自救不暇 | 解救自己都来不及。指无力再帮助他人。 | 
| 以貍至鼠 | 比喻事情不能成功。同“以貍饵鼠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