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贤礼士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招:招收;贤:有才德的人;士:指读书人。招收贤士,接纳书生。指广泛网罗人才。
出处:宋·陈亮《酌古论·曹公》:“……光辅汉帝,招贤礼士,修明庶政,以宰天下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āo xián lǐ shì
注音ㄓㄠ ㄒ一ㄢˊ ㄌ一ˇ ㄕˋ
感情招贤礼士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网罗人才。
近义词招贤纳士、招贤下士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分情破爱(意思解释)
 - 裂石流云(意思解释)
 - 危言高论(意思解释)
 - 阴谋不轨(意思解释)
 - 适性任情(意思解释)
 - 龙骧蠖屈(意思解释)
 - 先辨淄渑(意思解释)
 - 清宫除道(意思解释)
 - 十字街口(意思解释)
 - 萧墙之祸(意思解释)
 - 花样新翻(意思解释)
 - 丰墙峭阯(意思解释)
 - 笔参造化(意思解释)
 - 杀身成名(意思解释)
 - 摇首顿足(意思解释)
 - 痛之入骨(意思解释)
 - 大男小女(意思解释)
 - 析缕分条(意思解释)
 - 做好做恶(意思解释)
 - 效死疆场(意思解释)
 - 抚髀兴嗟(意思解释)
 - 负气含灵(意思解释)
 - 珍肴异馔(意思解释)
 - 别作良图(意思解释)
 - 装痴卖傻(意思解释)
 - 下回分解(意思解释)
 - 千里无烟(意思解释)
 - 雨栋风帘(意思解释)
 
※ 招贤礼士的意思解释、招贤礼士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有案可查 | 案:案卷,文书。指有证据可查。 | 
| 君子三戒 | 戒:戒规。君子有三条戒规:少年时戒美色;壮年时戒殴斗;老年时戒贪图。 | 
| 指南打北 | 指着东方打西方,打得别人防不胜防。 | 
| 漫天盖地 | 遍布天地之间。 | 
| 五零四散 | 形容零星涣散。 | 
| 蚍蜉撼大树 | 撼:摇动。蚂蚁想摇动大树。比喻不自量力。 | 
| 池鱼笼鸟 | 池里的鱼,笼里的鸟。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。 | 
| 鸡零狗碎 | 形容事物零零碎碎;不成系统。 | 
| 面如灰土 | 同“面如土色”。 | 
| 饮犊上流 | 谓蔑视爵禄名位,风操高洁。语本晋皇甫谧《高士传·许由》:“尧又召为九州长,由不欲闻之,洗耳于颍水滨。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,见由洗耳,问其故。对曰:‘尧欲召我为九州长,恶闻其声,是故洗耳。’巢父曰:‘……子故浮游俗间,求其名誉,污吾犊口。’牵犊上流而饮之。 | 
| 严师出高徒 | 严:严厉,严格。严格的师傅才能培养出手艺高强的徒弟 | 
| 钓鳌客 | 钓:钓钩;鳌:传说海中的大龟。比喻有豪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| 
| 道高益安,势高益危 | 益:更加;势:权势。道德越高尚,为人处事好,就越安全;权势越大,更容易滥用权力,刚愎自用,就越危险。 | 
| 毫末不札,将寻斧柯 | 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,酿成大患,再要消除,就很困难。 | 
| 鲇鱼缘竹竿 | 比喻上升艰难。同“鮎鱼上竹竿”。 | 
| 罄山采木 | 罄:完,尽。把山上的树木全部采光。比喻残酷剥削。 | 
| 弃旧图新 | 图:图谋、追求。抛弃旧的、不好的东西;追求新的、正确的东西。 | 
| 不辨菽麦 | 辨:分清;菽:豆类。分不清豆子和麦子。形容愚昧无知;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。 | 
| 搴旗取将 | 拔取敌旗,斩杀敌将。形容勇猛善战。 | 
| 能言会道 | 道:说,讲。形容口齿伶俐,很会说话 | 
| 仇人相见,分外明白 | 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,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。 | 
| 谊切苔岑 | 切:亲近;苔岑:志同道合的朋友。形容志同道合,感情深厚。 | 
| 欢忻踊跃 | 忻:同“欣”。欢乐热烈的样子。 | 
| 破落户 | 无赖或指从原来的名门望族败落下来的人家及其子弟 | 
| 果不其然 | 果然如此。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。 | 
| 利令志惛 | 见“利令智昏”。 | 
| 胸有城府 | 形容心机深沉;毫不外露;难于窥测。 | 
| 跑了和尚跑不了寺 | 指无法逃脱或逃避责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