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待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待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1、以逸待劳逸:安闲;劳:疲劳。用安闲之己待疲劳之敌。指自己养精蓄锐;等敌人疲劳后;待机痛击疲劳之敌。先秦 孙武《孙子 军争》:“以近待远,以佚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”
2、整装待发整理好行装,等待出发。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23章:“但是浙江公民代表请愿团还未启程北上,上海方面北军第四师整装待发的消息已传到浙江来。”
3、逸以待劳犹以逸待劳。宋陈师道《拟御试武举策》:“逸以待劳,久以待变,亡费而有备,可谓善矣。”
4、迫不及待迫:急迫;待:等待。急迫得不再等待。形容心情非常着急。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六回:“且系酒后游戏,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,不奏闻请旨。”
5、企踵可待比喻很快就可以等到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则萧、曹、周、韩之伦,何足不致,吴、邓、梁、窦之属,企踵可待。”
6、待月西厢谓情人私相约会。唐 元稹《月明三五夜》诗“待月西厢下,迎风户半开。拂墙花影动,疑是玉人来。”
7、坐以待旦旦:天亮。坐着等待天亮。比喻勤勉。《尚书 太甲上》:“先王昧爽丕显,坐以待旦,旁求俊彦。”
8、待字闺中留在闺房里等待许配(闺:好卧室)。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女子许嫁,笄而字。”
9、常将有日思无日,莫待无时思有时思:考虑。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,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。指应注意节约,不要浪费。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2回:“‘常将有日思无日,莫待无时思有时。’如此剀切劝谕,奢侈之风,自可渐息。”
10、韫椟待价韫:藏;犊:木匣子。把玉藏在木匣子里,等待高价出售。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且韫椟以待价,踵颜氏以行止。”
11、预搔待痒痒还未发作便预先搔抓。比喻事先作多余的准备。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洪忍禅师》:“师曰:‘不可预搔而待痒。’”
12、百端待举端:头;头绪;待:等待;举:举办;做。很多事情要兴办。周恩来《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要点》:“经济建设是百端待举,但须有缓急轻重之分。”
13、推诚相待诚:诚实的心意。指以真心对待人。《北齐书·慕容绍宗传》:“我与晋州推诚相待,何忽辄相猜阻,横生此言。”
14、责己重,待人轻要求自己严格,对待别人要宽厚。唐·韩愈《原毁》:“古之君子,其责己也重以周,其待人也轻以约。重以周,故不怠;轻以约,故人乐为善。”
15、更待干罢意谓怎肯干休。
16、计日以待见“计日而待”。明·赵元星《贺贾元礼食廪序》:“待御为两京学使者,即不复外补,坐致九列,惟计日以待耳。”
17、待人接物物:人物;人们。接待交往各种人物。指平时与人相处。宋 俞文豹《吹剑四录》:“内而存心养性、立身行己无所歉,外而待人接物、处事应世无所戾。”
18、遵养待时同“遵养时晦”。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永宁寺》:“害卿兄弟,独夫介立,遵养待时,臣节讵久。”范祥雍校注:“此言尔朱荣待有时机,即欲篡夺。”
19、东阁待贤特地开东门接待贤人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公孙弘传》:“于是起客馆,开东阁以延贤人,与参谋议。”
20、严以律己,宽以待人对自己要求严格,待别人则很宽厚。清·罗泽南《与蒋瀛海书》:“取古人严以律己,宽以待人之道,鞭策自己身心,以调和其血气。”
21、宽以待人宽:宽容。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回:“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,柔能克刚,英雄莫敌。”
22、无待蓍龟待:等待;蓍龟:蓍草和龟甲,古人用以占卜。不等着用蓍草和龟甲占卜,而吉凶已经大白。表示事态发展显而易见。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探赜索隐,钩深致远,以定天下吉凶,成天下之娓娓者,莫大乎蓍龟。”
23、束手待毙捆起手来等死。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;坐着等失败。《宋史 礼志十七》:“与其束手待毙,曷若并计合谋,同心戮力。”
24、直待雨淋头比喻不能及早罢手或毫无准备。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襄州洞山守初宗慧大师》:“僧问:‘迢迢一路时如何?’师曰:‘天晴不肯去,直待雨淋头。’”
25、指日而待见“指日可待”。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七十一回:“将来执掌昭阳,可指日而待,为何夫人双眉反蹙起来?”
26、相待如宾相处如待宾客。形容夫妻互相尊敬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初,臼季使,过冀,见冀缺耨,其妻馌之,敬,相待如宾。”
27、虚席以待空着位置等待。王朔《玩儿的就是心跳》:“桌上摆着精致的餐具虚席以待,使人穿堂而过时有一种昼夜不分的懒洋洋的感觉。”
28、冷眼相待用冷淡的态度接待。比喻不欢迎或看不起。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1卷:“娘子,你夫妻是一世之事,莫要冷眼相看,须将好言谏劝丈夫。”
29、责人以详,待己以廉责:要求;详:完备,引申为苛求;廉:少。对他人要求苛刻,对自己要求宽松。唐·韩愈《原毁》:“今日君子则不然,其责人也详,其待己也廉。详,故人难于为善;廉,故自取也少。”
30、待诏公车诏:皇帝的命令;公车:官车或官署。指在公车或官署准备听从皇帝的召唤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朔文辞不逊,高自称誉,上伟之,令待诏公车,奉禄薄,未得省见。”
31、不待蓍龟蓍龟:古时卜筮,用蓍草和龟甲,以卜吉凶。不用占卜就能决定。比喻事情是明摆着的,非常清楚。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探赜索隐,钩深致远,以定天下之吉凶,成天下之亹亹者,莫大乎蓍龟。”
32、折节待士指屈己待人。《周书 邵广传》:“时晋公护诸子及广弟杞国公亮等,服玩侈靡,逾越制度,广独率由礼则,又折节待士,朝野以是称焉。”
33、秉烛待旦旦:早晨。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5回:“宋江秉烛待旦。”
34、枕戈待命枕着武器等待命令。形容时刻准备战斗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义》:“张统制现带有可靠军队数营,在汉口刘家庙枕戈待命。”
35、宁当有日筹无日,莫待无时思有时宁:宁愿;筹:计划。当有钱时要考虑贫穷时,不能到了没钱时还在回想有钱时候。指应厉行节约,注意储备,不能浪费。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5回:“‘宁当有日筹无日,莫待无时思有时。’人肚内有了这两句话,便不怕了。”
36、坐而待曙坐着等待天亮。比喻勤谨。唐·陆贽《答百寮第二表》:“坐而待曙,忮及上春。”
37、翘足可待翘足:抬起脚。一举足的时间内即可等到。比喻很快就能实现。清·夏燮《中西纪事·庚申换约之役》:“种种危亡,翘足可待,又安有扫荡廓清之日。”
38、用逸待劳以逸待劳。谓作战时采取守势,养精蓄锐,待敌军奔走疲惫之后,乘机出击以取胜。《晋书·庾翼传》:“御以长辔,用逸待劳,比及数年,兴复可冀。”
39、另眼相待以不同于一般的态度对待,指特殊照顾、优待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回:“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,有祖宗时,都另眼相待,如今谁肯难为他?”
40、蕴奇待价蕴:积聚,藏蓄。积聚珍奇的宝物,等待适当的价钱。比喻怀藏奇才,等待施展的机会。《梁书·武帝纪》:“若怀宝迷邦,蕴奇待价,蓄响藏真,不求闻达。”
41、守先待后犹继往开来;承先启后。清·陈确《答沈朗思书》:“夫以程朱之贤,即不表章《大学》,而循循焉惟孔孟之从,必可守先待后,为一代大儒无疑也。”
42、唾手可待唾手:往手上吐唾沫。比喻很快就可以得到或成功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6回:“可乘此机会,就好取幽州。若得了幽州,辽国之亡,唾手可待。”
43、含苞待放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。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。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又命摧花使者,往来保护,以期含苞吐萼之时,加之呈妍。”
44、迫不可待见“迫不及待”。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29回:“迫不可待者,即令官吏带银子,按户稽查,量其家大小人口若干,先与银若干,使其度命。”
45、枕戈待旦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;和“矛”相似;旦:天亮。枕着武器躺着;等待天亮。形容杀敌心情急切;毫不松懈;时刻准备迎战。《晋书 刘琨传》:“吾枕戈待旦,志枭逆虏,常恐祖生先吾著鞭。”
46、责己重以周,待人轻以约周:周到,引申为严格;约:简单,引申为不苛求。要求自己严格,对待别人要宽厚。唐·韩愈《原毁》:“古之君子,其责己也重以周,其待人也轻以约。重以周,故不怠;轻以约,故人乐为善。”
47、企足而待抬起脚后跟等着。比喻盼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。
48、以佚待劳见“以逸待劳”。《孙子·军争》:“以近待远,以佚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”
49、待答不理指以冷淡的态度对人。冰心《南归》:“公司中人待答不理的说:‘不知船停在哪里,也许是没有到罢!’”
50、急不及待见“急不可待”。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44回:“但他顽心太重,同时就急不及待把那盒子开了开来。”
51、虚位以待留着位置等待。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:“宁可虚位以待人,不可以人而滥位。”
52、另眼看待用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。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5卷:“侍郎与夫人看见人物标致,更加礼仪齐备,心下喜欢,另眼看待。”
53、待理不理要理不理。形容对人态度冷淡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5回:“二大爷,你们这会子瞧我穷,回来我得了银子,就是个财主了。别这么待理不理的。”
54、刻不待时谓时间紧迫。《天雨花》第21回:“刻不待时遭大祸,叫我三人那里奔。”
55、刮目相待刮目:擦眼睛,表示用新眼光看人。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,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吕蒙传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”
56、无千待万见“无千无万”。明·徐渭《女状元》第三出:“黄科才听老爷分付,就狠跑到法场里。去看的无千待万,都说屈的多。”
57、指日可待形容不要多久就可达到目的(指日:可以指出日期)。三国 蜀 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愿陛下亲之信之,则汉室之隆可计日可待也。”
58、严阵以待严:严肃整齐;严阵:整齐严正的阵势。摆好阵势等待着。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;等着敌人。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》:“甲辰,帝亲勒六军,严阵以待之。”
59、轹釜待炊刮锅有声,等待烧火做饭。形容生活艰难。
60、知人待士指对待人的态度好。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75回:“先主之弘毅宽厚,知人待士。盖有高祖之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