韬晦待时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掩藏锋芒,隐匿踪迹,等待时机。
出处:茅盾《蚀·动摇》:“辛亥那年国光就加入革命,后来时事日非,只好韬晦待时。”
例子:刘斯奋《白门柳·夕阳芳草》第七章:“‘唾面自干,韬晦待时’,古人尚且难免,又何况我钱谦益!”
基础信息
拼音tāo huì dài shí
注音ㄊㄠ ㄏㄨㄟˋ ㄉㄞˋ ㄕˊ
繁体韜晦待時
感情韬晦待时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韬光俟奋
英语hide one's capacities and bide one's time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协私罔上(意思解释)
- 返朴还真(意思解释)
- 琴瑟相调(意思解释)
- 刀山血海(意思解释)
- 花闭月羞(意思解释)
- 杜默为诗(意思解释)
- 团花簇锦(意思解释)
- 神醉心往(意思解释)
- 剔抽禿刷(意思解释)
- 枕石嗽流(意思解释)
- 分寸之功(意思解释)
- 星流霆击(意思解释)
- 投石超距(意思解释)
- 一壸千金(意思解释)
- 粝食粗餐(意思解释)
- 衔悲茹恨(意思解释)
- 弘此远谟(意思解释)
- 目擩耳染(意思解释)
- 攀今掉古(意思解释)
- 遗落世事(意思解释)
- 趋权附势(意思解释)
- 不禁不由(意思解释)
- 像形夺名(意思解释)
-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(意思解释)
- 随车甘雨(意思解释)
- 计功受爵(意思解释)
- 自投网罗(意思解释)
- 疐后跋前(意思解释)
※ 韬晦待时的意思解释、韬晦待时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断发纹身 | 见“断发文身”。 |
| 白骨再肉 | 白骨上再生出肉来。比喻起死回生。 |
| 江山如画 | 江山:山河;常指国土。山河美如图画。 |
| 螳臂挡车 | 比喻自不量力,招致失败。同“螳臂当车”。 |
| 旌善惩恶 | 旌:表彰;善:美好;惩:惩罚。表彰好人好事,惩办恶人恶事。 |
| 座无虚席 | 虚:空;席:座席;座位。座位没有空着的;形容出席的人很多。 |
| 应对如响 | 同“应答如响”。 |
| 蛊惑人心 | 用谣言或诡辩来迷惑;毒害人们的心灵。蛊:相传是一种由人工培养的毒虫;用来放在食物中害人;蛊惑:迷惑;毒害。 |
| 此处不留人,自有留人处 | 指这里不可居留,自会有可居留的地方。 |
| 兵在其颈 | 刀已架在脖子上。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。 |
| 金榜题名 | 金榜:科举时代殿试揭晓的黄榜;题名:写上名字。名字写在金榜上。泛指通过考试后被录取。 |
| 能不两工 | 工:精通。即使有才能,也不能精通两种技术。 |
| 持枪鹄立 | 鹄:天鹅;鹄立:像天鹅一样站立。形容军人手握钢枪,庄严肃立。 |
| 一语双关 | 一个词或一句话关涉到两个意思;(即表面上是一个意思;暗中又含另一个意思)。 |
| 旱魃拜夜叉 | 旱魃: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;夜叉:能啖鬼或捷疾鬼。指坏人相互勾结狼狈为奸。 |
| 官样文书 | 指堂皇典雅的应试文字。袭用固定格式而内容空虚的文章。 |
| 避阱入坑 | 指避过了井,又掉进了坑里。比喻避去一害,又受另一害。阱,异“穽” |
| 乍暖还寒 | 形容冬末春初气侯忽冷忽热,冷热不定。 |
| 无耻之尤 | 尤:特别突出的。无耻之中最无耻的。 |
| 令出如山 | 令:命令。命令一发出就必须彻底实行。 |
| 雍荣华贵 | 形容态度文雅从容,庄重大方。 |
| 真人面前不说假 | 指在真诚的人或了解情况的人面前不说假话 |
| 秉旄仗钺 | 秉:执持;旄:古代军旗;钺:掌权的兵器。比喻掌握军事大权。 |
| 酒阑人散 | 阑:尽。酒席完毕,客人归去。 |
| 坐卧不离 | 谓时刻相随。 |
| 慕古薄今 | 慕:羡慕,仰慕;薄:轻薄。指厚古薄今。 |
| 调和鼎鼐 | 鼎: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,三足两耳;鼐:大鼎。于鼎鼐中调味。比喻处理国家大事。多指宰相职责。 |
| 乘伪行诈 | 指弄虚作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