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和鼎鼐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鼎: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,三足两耳;鼐:大鼎。于鼎鼐中调味。比喻处理国家大事。多指宰相职责。
出处:《旧唐书·裴度传》:“果闻勿药之喜,更喜调鼎之功。”
例子:司徒,你怎生立一人之下,坐万人之上,调和鼎鼐,燮理阴阳。(元 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二折)
基础信息
拼音tiáo hé dǐng nài
注音ㄊ一ㄠˊ ㄏㄜˊ ㄉ一ㄥˇ ㄋㄞˋ
繁体調咊鼎鼐
感情调和鼎鼐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多指宰相职责。
谜语宰相职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纸落云烟(意思解释)
- 取民愈广(意思解释)
- 发奸摘覆(意思解释)
- 拿贼拿赃,拿奸拿双(意思解释)
- 国事多艰(意思解释)
- 哕心沥血(意思解释)
- 洗脚上船(意思解释)
- 物议沸腾(意思解释)
- 枕干而寝(意思解释)
- 凤翥鸾翔(意思解释)
- 躬擐甲胄(意思解释)
- 响不辞声(意思解释)
- 拯危济困(意思解释)
- 视有如无(意思解释)
- 未与人接(意思解释)
- 猛风骤雨(意思解释)
- 贵壮贱老(意思解释)
- 簸扬糠秕(意思解释)
- 不胜桮杓(意思解释)
- 贻误军机(意思解释)
- 引类呼朋(意思解释)
- 闳宇崇楼(意思解释)
- 终身之恶(意思解释)
- 膏粱年少(意思解释)
- 三复白圭(意思解释)
- 异香异气(意思解释)
- 什围伍攻(意思解释)
- 措置乖方(意思解释)
※ 调和鼎鼐的意思解释、调和鼎鼐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死地求生 | 求:寻取。指在极其危险的境地中求取生存。 |
衣食父母 | 穿的和吃的都靠父母提供;指赖以为生的人。 |
万古千秋 | 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。 |
方外之士 | 方外:世外。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。后指僧道等出家人。 |
乐此不倦 | 此:这。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。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。 |
压倒元白 | 元、白:指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。用来比喻作品胜过同时代有名的作家。 |
寸善片长 | 见“寸长片善”。 |
星霜荏苒 | 星霜:代指年岁;荏苒: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。形容岁月渐渐消逝 |
十年生聚,十年教训 | 生聚:繁殖人口,聚积物力;教训:教育,训练。指军民同心同德,积聚力量,发愤图强,以洗刷耻辱。 |
万签插架 | 形容书籍极多。 |
鱼跃龙门 | 同“鱼化龙”。 |
磨盾之暇 | 暇:闲暇,余暇。指在战争的余暇。 |
天外飞来 | 天外:意料不到的地方。后指事情出乎意料地发生,凭空而来。 |
偎红倚翠 | 谓亲狎女色;狎妓。 |
黄金世界 | 形容美好完善的境地。 |
风流宰相 | 风流:有才学而不拘礼法。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的宰相。 |
蝉联往复 | 蝉联:连续相承。接连不断地反复重演。 |
浪蝶游蜂 | 犹言浪蝶狂蜂。比喻寻花问柳的浪荡子。 |
适者生存 | 适:符合,适应。适应环境要求的就能生存下去。 |
无关痛痒 | 痛痒:比喻切身相关的事。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。 |
披裘带索 | 形容衣着粗陋。 |
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索 | 比喻遭过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。同“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”。 |
万全之策 | 绝对可靠、没有任何漏洞的办法。全:周到;策:计谋、办法。 |
不见天日 | 比喻社会黑暗,见不到一点光明。 |
虎入羊群 | 老虎进入羊群。形容强者在肆意欺凌弱者。 |
浸明浸昌 | 浸:渐渐;明:显明;昌:兴盛,繁荣。逐渐明显至于昌盛。 |
小题大做 | 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,指无此必要 |
回心向善 | 回心:转过心意。转变念头,转归善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