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公说法,顽石点头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传说晋朝和尚道生法师对着石头讲经,石头都点头了。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,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。
出处:晋·无名氏《莲社高贤传·道生法师》:“竺道生入虎丘山,聚石为徒,讲《涅槃经》……群石皆为点头。”
例子: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一回:“枯木逢春,萌芽便发;生公说法,顽石点头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ēng gōng shuō fǎ,wán shí diǎn tóu
注音ㄕㄥ ㄍㄨㄥ ㄕㄨㄛ ㄈㄚˇ,ㄨㄢˊ ㄕˊ ㄉ一ㄢˇ ㄊㄡˊ
感情生公说法,顽石点头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生公说法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薰莸不同器(意思解释)
 - 一佛升天,二佛出世(意思解释)
 - 琵琶别抱(意思解释)
 - 一无所得(意思解释)
 - 眉目如画(意思解释)
 - 比权量力(意思解释)
 - 人心皇皇(意思解释)
 - 无缚鸡之力(意思解释)
 - 喜眉笑眼(意思解释)
 - 江海同归(意思解释)
 - 华星秋月(意思解释)
 - 蹑足其间(意思解释)
 - 一见锺情(意思解释)
 - 谦恭仁厚(意思解释)
 - 兴邦立国(意思解释)
 - 巧不可阶(意思解释)
 - 丹漆随梦(意思解释)
 - 首尾相救(意思解释)
 - 人存政举(意思解释)
 - 暴殒轻生(意思解释)
 - 童言无忌(意思解释)
 - 恃强倚宠(意思解释)
 - 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(意思解释)
 - 柱天踏地(意思解释)
 - 途途是道(意思解释)
 - 降贵纡尊(意思解释)
 - 几次三番(意思解释)
 - 落汤螃蟹(意思解释)
 
※ 生公说法,顽石点头的意思解释、生公说法,顽石点头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生知安行 |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。 | 
| 运筹帷幄 | 运筹:筹划;策划。帷幄:军中营帐。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。 | 
| 金口木舌 | 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 
| 天网恢恢 |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。 | 
| 空腹高心 |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无真才实学。 | 
| 千家万户 | 众多人家。 | 
| 屡试不爽 | 屡次试验都不错。 | 
| 绿林强盗 | 指山林的强盗。 | 
| 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 | 
| 双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。 | 
| 热气腾腾 | 热气:温度高的气体;腾腾: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。原意为热气盛大。比喻情绪高涨;气氛热烈。 | 
| 取之不尽 | 拿不尽。形容极其丰富。 | 
| 轻重缓急 | 缓:慢;不急。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。 | 
| 会少离多 | 相会少,别离多。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。 | 
| 臭名昭著 | 名:名声;昭著:显著;明显。坏名声谁都知道。 | 
| 前仆后继 | 仆:倒下;继:跟上。前面的人倒下了;后面的紧跟上去。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。 | 
| 踵武前贤 | 踵:脚跟。武:足迹。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 
| 通时合变 | 同“通权达变”。 | 
| 从天而降 | 天上掉下来的。 | 
| 形影相随 |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。形容关系密切;永不分离。 | 
| 充耳不闻 | 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 | 
| 气味相投 | 气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来。指人思想作风相同;彼此很合得来。 | 
| 超然绝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谓远过于寻常之辈。汉·班固《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贤,实有伦序,采之于今,超然绝俗,诚社稷之蓍龟,大汉之栋甍。”宋·陆游《与姜特立书》:“《茧庵记》及《初营》、《落成》二诗,大老手笔,超然绝俗。” | 
| 雷大雨小 | 比喻说得多,做得少,声势很大,实效很小。 | 
| 爱毛反裘 | 古时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视根本,轻重倒置。 | 
| 不可告人 | 不能告诉别人。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。 | 
| 不在话下 |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;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;转入别的情节。现多指事物轻微;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;用不着说。 | 
| 故态复萌 |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。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