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高必自卑,行远必自迩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卑:低;迩:近。登高山须从低处开始,走远路要从近处开始。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,循序渐进。
出处: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,辟如行远必自迩,辟如登高必自卑。”
例子:苏雪林《玉溪诗迷·引论》:“这也是‘登高必自卑,行远必自迩’的意思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dēng gāo bì zì bēi,xíng yuǎn bì zì ěr
注音ㄉㄥ ㄍㄠ ㄅ一ˋ ㄗˋ ㄅㄟ,ㄒ一ㄥˊ ㄩㄢˇ ㄅ一ˋ ㄗˋ ㄦˇ
繁体登高必自卑,行遠必自邇
感情登高必自卑,行远必自迩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陟遐自迩
英语He that climbs a ladder must begin at the first step.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放浪形骸(意思解释)
 - 熊罴入梦(意思解释)
 - 愤世嫉邪(意思解释)
 - 桂折一枝(意思解释)
 - 春兰秋菊(意思解释)
 - 一掊土(意思解释)
 - 悬榻留宾(意思解释)
 - 革命创制(意思解释)
 - 火急火燎(意思解释)
 - 失诸交臂(意思解释)
 - 当今无辈(意思解释)
 - 风风韵韵(意思解释)
 - 秩序井然(意思解释)
 - 乌烟瘴气(意思解释)
 - 遮天蔽日(意思解释)
 - 一彻万融(意思解释)
 - 旁门邪道(意思解释)
 - 东磕西撞(意思解释)
 - 饥渴交攻(意思解释)
 - 理屈词穷(意思解释)
 - 心荡神迷(意思解释)
 - 大德不酬(意思解释)
 - 绵延不绝(意思解释)
 - 心非巷议(意思解释)
 - 乱七八遭(意思解释)
 - 雕蚶镂蛤(意思解释)
 - 季常之癖(意思解释)
 - 媒妁之言(意思解释)
 
※ 登高必自卑,行远必自迩的意思解释、登高必自卑,行远必自迩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明光烁亮 | 光亮耀眼。 | 
| 谦尊而光 | 尊者谦虚而显示其美德。 | 
| 唯妙唯肖 |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巧妙,非常逼真。 | 
| 抱冰公事 | 公事:公务。指旧时官场中清苦的差使。 | 
| 借水行舟 | 见“借水推船”。 | 
| 瑶台银阙 | 装饰华丽的楼台宫阙。多指神仙居处。 | 
| 青龙金匮 | 指六辰。谓良辰吉日。旧时星命家以为,青龙、明堂、金匮、天德、司命等六辰为吉神,六辰值日,诸事皆宜,为黄道吉日。 | 
| 将飞翼伏 | 翼:翅膀。伏:收拢。鸟在将要飞起的时候,先收拢翅膀。比喻在大的举动之前,总是要先潜伏收敛。 | 
| 浪迹天下 | 浪迹:到处流浪。到处流浪,足迹遍天下。 | 
| 班师回朝 | 班:调回。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,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。 | 
| 红口白牙 | 指一口咬定或指某句话确实说过。 | 
| 不留余地 | 说话、办事走极端;没有可以回旋的余地。 | 
| 指李推张 | 谓相互推委,逃避责任。 | 
| 扬名四海 | 扬名:传播名声。四海: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,故以“四海”代指全国各处;也指世界各地。指名声传遍各地。 | 
| 屠门大嚼 | 屠门:肉店。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,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。 | 
| 自刽以下 | 刽:西周时的诸侯国名。从刽以下的乐曲就不加评论。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一提。 | 
| 盈满之咎 | 财富过于充足会招致祸患。 | 
| 大车以载 | 大车材坚,能载重物。比喻人有大材,能够胜重任。 | 
| 洞房花烛 | 深室之内点燃饰以龙凤图案的蜡烛;多指新婚之夜欢乐情景。 | 
| 父子无隔宿之仇 | 宿:夜。父子间没有隔夜解不开的仇怨。指仇怨容易消除。 | 
| 割肚牵肠 | 形容非常牵挂,很不放心。 | 
| 阻山带河 | 靠山环河。指形势险要。 | 
| 行坐不安 | 行:走。走也不是,坐也不是。形容心情焦躁不宁 | 
| 驾鹤成仙 | 指死的婉称。 | 
| 鸟兽散 | 形容成群的人象鸟兽逃散一样纷乱地散去(多形容敌人溃逃)。 | 
| 唯唯绸否 | 唯唯:同意的应声;否否:别人说否,自己也跟着说否。形容虚与委蛇,不可置否。 | 
| 天下老鸦一般黑 | 比喻坏人坏事各地都差不多,到处都是一样黑暗。 | 
| 哀毁瘠立 | 形容因居亲丧悲损其身,瘦瘠如骨骸支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