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我得之,自我捐之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捐:舍弃,抛弃。从我手里得到的东西,又从我手里失去。比喻兴败无常或得失相抵。
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魏其侯曰:‘侯,自我得之,自我捐之,无所恨。’”
基础信息
拼音zì wǒ dé zhī,zì wǒ juān zhī
注音ㄗˋ ㄨㄛˇ ㄉㄜˊ ㄓ,ㄗˋ ㄨㄛˇ ㄐㄨㄢ ㄓ
感情自我得之,自我捐之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自我得之,自我失之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璞玉浑金(意思解释)
- 积谷防饥(意思解释)
- 一串骊珠(意思解释)
- 血气方盛(意思解释)
- 际遇风云(意思解释)
- 宏才大略(意思解释)
- 不胜杯酌(意思解释)
- 兼葭倚玉(意思解释)
- 剖析肝胆(意思解释)
- 一家之主(意思解释)
- 邦国殄瘁(意思解释)
- 怀银纡紫(意思解释)
- 百星不如一月(意思解释)
- 画虎成狗(意思解释)
- 谢家宝树(意思解释)
- 吞声忍气(意思解释)
- 傲不可长(意思解释)
- 思前虑后(意思解释)
- 孔情周思(意思解释)
- 熬肠刮肚(意思解释)
- 攘为己有(意思解释)
- 徐娘半老(意思解释)
- 龙精虎猛(意思解释)
- 指麾可定(意思解释)
- 余音绕梁(意思解释)
- 抽抽噎噎(意思解释)
- 崤函之固(意思解释)
- 玉砌雕阑(意思解释)
※ 自我得之,自我捐之的意思解释、自我得之,自我捐之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比肩并起 | 比:并列,紧靠。肩并肩地一齐起来。形容接连不断到来。 |
| 蚕食鲸吞 | 食:吃;吞:整个儿咽下去。像蚕啃桑叶一样一点一点来;或像鲸鱼吃食一样大口大口吞。比喻强国用逐步侵占或一举吞并的方式侵略弱国领土。 |
| 耳熟能详 | 听得多了;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。耳熟:听熟了;详:细说。 |
| 清词丽句 | 指清新美丽的词句。 |
| 布衣黔首 | 布衣:称呼平民;黔首:战国及秦代称呼百姓。古代指一般百姓。 |
| 出口入耳 | 指品德、才能超出同类之上。 |
| 连三接四 | 同“连三接二”。 |
| 一字连城 | 极言文辞的精妙。 |
| 手忙脚乱 | 形容做事慌张;没有条理。 |
| 来迎去送 | 来者迎之,去者送之。 |
| 博古通今 | 博:广博;知道得多;通:通晓。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。形容知识渊博。 |
| 朝干夕惕 | 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,不敢疏忽懈怠。 |
| 无边无际 | 际:边缘处。形容范围极为广阔。 |
| 弦外遗音 | 弦:乐器上用以发音的丝线、铜丝或钢丝。言外之意。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、没有明说的意思 |
| 楚弓遗影 | 比喻因某事造成的疑惧心理。 |
| 知止不殆 | 殆:危险。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。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。 |
| 弃甲曳兵 | 弃:丢弃;甲:古时军人穿的铁片做成的护身衣;曳:拖着;兵:兵器。丢弃铠甲;拖着兵器。 形容打了败仗而狼狈逃窜。 |
| 惊天动地 | 惊:惊动;动:震撼。惊动上天;震动大地。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。 |
| 少年老成 | 老成:经历多。阅历广。懂得人情事故。人虽年轻;却很老练稳重。 |
| 化腐朽为神奇 | 神奇:神妙奇特的东西。变坏为好,变死板为灵巧,变无用为有用。 |
| 举国上下 | 举:全。全国上上下下的人。 |
| 寸阴是惜 | 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也应当爱惜。表示时间极其宝贵。 |
| 反面文章 | 从事情的反面做的文章。多指反语。 |
| 枘凿方圆 | 枘、凿,榫头与卯眼。一方一圆,则无法投合。比喻不调协,扞格不入。 |
| 手无寸铁 | 寸铁:指短小的武器。手里没有任何武器。 |
| 儿女之债 | 债:欠帐。父母对子女所承担的教养婚嫁的义务。 |
| 百无一能 | 什么都不会做。 |
| 彻首彻尾 | 彻:通,透。从头到尾,全部,十足的意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