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小言大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知:通“智”。聪明才智不济,说话口气却很大。
出处:《新唐书·李道宗传》:“侯君集破高昌还,颇怨望。道宗尝从容奏言:‘君集知小言大,且为戎首。’……既而君集反,帝笑曰:‘如公素揣。’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ì xiǎo yán dà
注音ㄓˋ ㄒ一ㄠˇ 一ㄢˊ ㄉㄚˋ
感情知小言大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智小言大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恨入骨髓(意思解释)
- 言而不信(意思解释)
- 硝烟弥漫(意思解释)
- 满而不溢(意思解释)
- 蜂腰猿背(意思解释)
- 高姓大名(意思解释)
- 虚费词说(意思解释)
- 心术不正(意思解释)
- 啮血为盟(意思解释)
- 百六阳九(意思解释)
- 亘古奇闻(意思解释)
- 箭穿雁嘴(意思解释)
- 如花似玉(意思解释)
- 福不重至,祸必重来(意思解释)
- 报仇雪耻(意思解释)
- 克己慎行(意思解释)
- 丰功盛烈(意思解释)
- 飞沙走石(意思解释)
- 熊经鸱顾(意思解释)
- 因果不爽(意思解释)
- 骨腾肉飞(意思解释)
- 程门立雪(意思解释)
- 小打小闹(意思解释)
- 将李代桃(意思解释)
- 寝丘之志(意思解释)
- 美雨欧风(意思解释)
- 行而未成(意思解释)
- 蚁拥蜂攒(意思解释)
※ 知小言大的意思解释、知小言大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迎头痛击 | 迎面给以狠狠地打击。 |
百尺竿头 |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。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,或学问、事业有很高的成就。 |
濯濯童山 | 濯濯:光秃的样子;童:山无草木。没有树木,光秃秃的山。 |
两肩荷口 | 犹言两个肩膀扛张嘴,比喻只会吃饭不会干事。 |
西窗剪烛 | 原指思念远方妻子,盼望相聚夜语。后泛指亲友聚谈。 |
儿女成行 | 可以把儿女排成一个行列。形容子女很多。 |
父紫儿朱 | 紫:唐代三品以上的官服;朱:唐代五品以上的官服。指父子均为高官。 |
大命将泛 | 大命:国家的命运;泛:通“覂”,倾覆。形容国家即将覆灭。 |
一夜被蛇咬,十日怕麻绳 | 一次被蛇咬了,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。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,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。 |
鸾凤分飞 | 比喻夫妻或情侣离散。 |
雄纠纠,气昂昂 | 纠纠:健壮威武的样子。昂昂:情绪高涨的样子。形容雄壮威武,情绪高昂。 |
温故知新 | 复习学过的知识;可以从中体会和发现新的东西。形容回顾过去;认识现实。温:温习;故:旧的。 |
旗鼓相当 | 旗鼓:古时作战以摇旗击鼓指挥进退。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。 |
腾云驾雾 | 神话描写神仙、妖魔或得道的人可以乘着云雾在空中飞行。也形容人在身体、精神处于不正常状态的举止。 |
出没无常 | 出:出现;没:隐没;无常:没有常规。忽而出现;忽而隐藏;没有一定的规律;令人无法捉摸。也作“出没不定”。 |
响彻云际 | 见“响彻云霄”。 |
滔天罪行 | 滔天:漫天。比喻罪恶极大。 |
强中更有强中手 | 比喻技艺无止境,不能自满自大。 |
挫骨扬灰 | 死后将骨头挫成灰撒掉。形容罪孽深重或恨之极深。 |
快人快事 | 爽快人办爽快事。 |
论道经邦 | 研究治国之道,以经营治理国家。 |
窥见一斑 | 指只了解一二。 |
与草木同腐 | 腐:腐朽。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。指默默无闻地死去。 |
唯所欲为 | 随心所欲,任意而为。语本《隋书·天文志上》:“扞铜仪呴所以准验辰历,分考次度,其于揆测,唯所欲为之者也。” |
牵物引类 | 谓援引同类事物作比喻。 |
灰容土貌 | 形容面容龌龊丑陋。 |
染指垂涎 | 形容急欲攫取,十分贪馋。垂涎,流口水。 |
寝不安席,食不甘味 | 甘味:味道好。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,吃饭时吃不出好味道。形容心事重重,坐卧不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