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法眼藏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①佛教语。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(正法)。朗照宇宙谓眼,包含万有谓藏。相传释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,是为禅宗初祖,为佛教以“心传心”授法的开始。②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。
出处:《景德传灯录·摩诃迦叶》:“佛告诸大弟子,迦叶来时,可令宣扬正法眼藏。”宋·朱熹《答陈同甫书》:“盖修身事君,初非二事,不可作两般看,此是千圣相传正法眼藏。”
例子:且如‘人生守定梅花死’,此句殊佳,何人辄用朱笔圈改,予窃谓朱笔之人未得所谓正法眼藏也。元·方回《读张功父〈南湖集〉序》
基础信息
拼音zhèng fǎ yǎn cáng
注音ㄓㄥˋ ㄈㄚˇ 一ㄢˇ ㄘㄤˊ
繁体正灋眼藏
感情正法眼藏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同类相妒(意思解释)
- 宣之使言(意思解释)
- 庙堂之器(意思解释)
- 榱栋崩折(意思解释)
- 跌跌爬爬(意思解释)
- 玄衣督邮(意思解释)
- 校短推长(意思解释)
- 千古一时(意思解释)
- 择利行权(意思解释)
- 规圜矩方(意思解释)
- 随波逐尘(意思解释)
- 疲癃残疾(意思解释)
- 欲加之罪(意思解释)
- 形容憔悴(意思解释)
- 繁刑重赋(意思解释)
- 水阔山高(意思解释)
- 遗珥堕簪(意思解释)
- 撼天动地(意思解释)
- 妥首帖耳(意思解释)
- 被发徒跣(意思解释)
- 设下圈套(意思解释)
- 多闻阙疑(意思解释)
- 乐尽悲来(意思解释)
- 侈人观听(意思解释)
- 饱其私囊(意思解释)
- 恣心所欲(意思解释)
- 涂歌里咏(意思解释)
- 赘食太仓(意思解释)
※ 正法眼藏的意思解释、正法眼藏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互不相容 | 互相不能容纳对方。指高职位官员之间的一种关系,在行使职权时彼此不一致。 |
想方设计 | 设:筹划。多方思索和筹划解决的办法。 |
穷思竭想 | 绞尽脑汁,苦思苦想。 |
窥觎非望 | 窥觎:窥伺可乘之隙;非望:非分之想。指伺隙谋夺帝位。 |
得马生灾 | 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近塞上之人,有善术者,马无故亡而入胡……居数月,其马将胡骏马而归,人皆贺之。其父曰:‘此何遽不能为祸乎?’家富良马,其子好骑,堕而折其髀。”后以“得马生灾”谓因福而得祸。 |
视下如伤 | 见“视民如伤”。 |
揭人之短 | 将别人的短处揭露出来,公之于众。 |
不管一二 | 不论是非情由,不顾后果。 |
寻行逐队 | 犹言成群结队。形容众多的人依次成行成队。 |
浮声切响 | 浮声:平声;切响:仄声。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。 |
揽权纳贿 | 揽:把持。纳:接纳。把持权势,并接受贿赂。 |
置之弗论 | 置:放着;之:代词。放在那儿不管。 |
天真烂熳 | 见“天真烂漫”。 |
食不遑味 | 同“食不甘味”。 |
鳏寡孤惸 | 同“鳏寡孤独”。惸,无兄弟。 |
裂眦嚼齿 | 眦:眼眶。瞪眼欲裂,牙齿紧咬。比喻愤怒到了极点。 |
拖人落水 | 犹言拖人下水。 |
含瑕积垢 | 比喻蒙受耻辱。 |
瘈狗噬人 | 瘈:疯狂,特指犬发狂;噬:指疯狗咬人。比喻坏人非常疯狂,肆意闹事、破坏。 |
冥漠之乡 | 见“冥漠之都”。 |
重赂轻贤 | 赂:财物。重视财物而轻视贤能。 |
朱衣点额 | 朱:红色。指科举中选。 |
同心竭力 | 同“同心毕力”。 |
尺短寸长 | 比喻人或物各有长处,也各有短处。 |
一泻万里 | 见“一泻千里”。 |
废私立公 | 去私为公。 |
身遥心迩 | 犹言身远心近。 |
目怔口呆 | 同“目瞪口呆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