争短论长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犹争长竞短。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当下一边是落难之际,一边是富厚之家,并不消争短论长,已自一说一中。”
例子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五章:“尽管孙传庭这个人锋芒太露,有时他也争短论长,但是他总是从大处着眼,对一些不愉快的事一笑置之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ēng duǎn lùn cháng
注音ㄓㄥ ㄉㄨㄢˇ ㄌㄨㄣˋ ㄔㄤˊ
繁体爭短論長
感情争短论长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争长论短、争长竞短、争长争短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无平不颇(意思解释)
- 昂然自得(意思解释)
- 卖爵鬻官(意思解释)
- 见怪不怪,其怪自坏(意思解释)
- 帷薄不修(意思解释)
- 寒底捞月(意思解释)
- 病入膏肓(意思解释)
- 劳师动众(意思解释)
- 荜门委巷(意思解释)
- 口中蚤虱(意思解释)
- 惹草粘花(意思解释)
- 按图索骏(意思解释)
- 敬如上宾(意思解释)
- 牧猪奴戏(意思解释)
- 鸮心鹂舌(意思解释)
- 攧手攧脚(意思解释)
- 班荆道旧(意思解释)
- 朝梁暮陈(意思解释)
- 门户之争(意思解释)
- 庆父不死,鲁难未已(意思解释)
- 相生相克(意思解释)
- 至圣至明(意思解释)
- 孔席墨突(意思解释)
- 妖声怪气(意思解释)
- 捞捞搭搭(意思解释)
- 倚此为命(意思解释)
- 官复原职(意思解释)
- 贪婪无厌(意思解释)
※ 争短论长的意思解释、争短论长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山中宰相 | 南朝梁时陶弘景,隐居茅山,屡聘不出,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,人们称他为“山中宰相”。比喻隐居的高贤。 |
天涯地角 | 形容极远的地方,或相隔极远。 |
发扬蹈励 | 发:奋发,振作;扬:昂扬;蹈:跳、踏。后比喻精神奋发,意气风发昂扬。 |
鸟穷则啄 | 鸟陷于绝境就要反啄。比喻人走投无路就会冒险。 |
石崇斗奢 | 石崇:晋朝人名。石崇与王恺比赛奢侈。形容奢侈浪费。 |
闵乱思治 | 指怜悯乱世而思盼治世。 |
信口开呵 | 见“信口开合”。 |
珠圆玉洁 | 比喻诗文圆熟明洁。 |
肥皂泡 | 指肥皂水吹起的气泡。比喻一触即破的事物或经不起推敲的东西。 |
洋洋盈耳 | 洋洋:众多;盈:充满。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。形容讲话、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。 |
马壮人强 | 犹言人强马壮。 |
守死善道 | 用生命保护道的完善。 |
日不暇给 | 暇:空闲;给:丰足;够。每天都没有一点空闲。形容非常繁忙。 |
觞酒豆肉 | 觞,古代盛酒器;豆,古代盛食器。因以“觞酒豆肉”泛指饮食。 |
驽马铅刀 | 铅刀:铅质的刀。蹩脚的马,不快的刀。比喻才力很弱。 |
济济一堂 | 济济:人多的样子;堂:大厅。形容很多的人汇聚在一起。 |
续凫断鹤 | 比喻违失事物本性,欲益反损。 |
惩前毖后 | 惩:警戒:毖:谨慎;小心。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;以后小心;不致重犯错误。 |
木公金母 | 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。后用于祝寿,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。 |
其应如响 | 谓反应迅捷,如回声之相应和。语本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其动若水,其静若镜,其应若响。” |
肥鱼大肉 | 指丰盛的鱼肉菜肴。 |
情人眼里出西施 | 比喻由于有感情,觉得对方无一处不美。 |
谋莫难于周密 | 谋:计谋。谋划最难的地方在于周到严密。 |
徇私作弊 | 见“徇私舞弊”。 |
贪心不足 | 贪得无厌,永不满足。 |
富贵显荣 | 财多位高,显赫荣耀。 |
拂衣远去 | 拂衣:振衣而去。振衣远远离去。指归隐。 |
高唱入云 | 原形容歌声嘹亮,直上云霄,后也形容一种论调或消息社会上传说很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