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长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长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1、长话短说要说的话很多,一时不能说清,只用扼要的几句话表明主要意思。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三十六回:“长话短说,你与谭学生是同盟兄弟,他赢了俺一百多银子。
2、长城万里指中国长城。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或军队宋·陆游《休日留园中至暮乃归》:“长城万里知谁许,看镜空悲两鬓霜。”
3、长材茂学指才能高学问大的人。明 归有光《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》之一:“开局秉笔,固皆一代之长材茂学,必有所见广圣意者。”
4、长绳系景指留住时光。《周书 萧大圜传》:“嗟乎!人生若浮云朝露,宁俟长绳系景,实不愿之。”
5、长袖善舞,多钱善贾善:擅长;贾:做买卖。比喻凭借优越条件,事情容易成功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鄙谚曰:‘长袖善舞,多钱善贾。’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。”
6、身无长处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。原指生活俭朴。现形容贫穷。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(王恭)对曰:‘ 丈人不悉恭,恭作人无长物。’”
7、阑风长雨阑珊的风,冗多的雨。指夏秋之际的风雨。泛指风雨不已。唐 杜甫《秋雨叹》:“阑风长雨秋纷纷,四海八荒同一云。”
8、辅世长民辅世:辅佐当世的国君。长民:统治人民。辅佐当世的国君统治人民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天下有达尊三,爵一,齿一,德一。朝廷莫如爵,乡党莫如齿,辅世长民莫如德。”
9、夜长梦短喻因有心事而难以入睡。许地山《归途》:“夜长梦短,她只睁着眼等天亮。”
10、舍短用长舍:放弃;短:短处,缺点;长:长处,优点。指舍弃其缺点,采用其长处。宋·司马光《应诏言朝政缺失》:“陛下既全以威福之柄授之,使之制作新法,以利天下,是宜与众共之,舍短用长,以求其善。”
11、长材小试犹言大材小用。清 浴日生《海国英雄记 航海》:“运贩生涯,锱铢贱业,教俺长材小试,无聊之极。”
12、旷日长久历时长久,久经时日。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是以君子为国,观之上古,验之当世,参以人事,察盛衰之理,审权势之宜,去就有序,变化有时,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。”
13、尽其所长尽:全部用出;长:特长,擅长。把所擅长的东西全部发挥出来。《北史·齐本纪上》:“每山园游宴,必见招携;执射赋诗,各尽其所长,以为娱适。”
14、弃短就长谓舍弃短处而采用长处。东汉·孔融《肉刑议》:“胡明德之君,远度深惟,弃短就长,不苟革其政也。”
15、箸长碗短形容家用器物凌乱不全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六:“等得王生归来,家里椅桌多不完全;箸长碗短,全不似人家模样,访知尽是妻子败坏了。”
16、长驱直入驱:快跑;长驱:策马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;直入:不停顿地一直向前。军队以不可阻挡的威势快速地进军。形容进军迅速而顺利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7回:“自此,卢俊义等无后顾之忧,兵马长驱直入。”
17、引短推长谓有意不露才以形己之短,显人之长。《南史·刘峻传》:“武帝每集文士策经史事,时范云、沈约之徒皆引短推长,帝乃悦,加其赏赍。”
18、老身长子自己老了,儿子也长大了。指终身。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儒效》:“乃始率其群徒,辩其谈话,明其辟称,老身长子,不知恶也。”
19、马齿徒长见“马齿徒增”。《穀梁传·僖公二年》:“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:‘璧则犹是也,而马齿加长矣。’”
20、较短絜长谓比较高低。清·蒋恩《兵灾纪略》:“当斯时也,君子道消,小人道长,谁敢与之较短絜长哉?”
21、天堑长江堑:壕沟。长江为天然的壕沟。形容长江地势险要,不可逾越。柳亚子《京口感怀》诗:“天堑长江第几州,十年梦想竟成游。”
22、一无所长没有一点专长。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99回:“今先生处胜门下三年,胜未有所闻,是先生于文武一无所长也。”
23、凫短鹤长凫胫短鹤胫长。长短不齐。泛指馀缺不齐。元·关汉卿《乔牌儿》套曲:“算到天明走到黑,赤紧的是衣食。凫短鹤长不能走。”
24、心长力弱心里很想做,但力量够不上。鲁迅《两地书》:“学校的一波未平,上海的一波又起,小鬼心长力弱,深感应付无方。”
25、语重心长重:郑重。恳切话说得诚恳;有分量;心意深长。清 洛日生《海国英雄记 回唐》:“叹别离苦况,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。”
26、长歌代哭长歌:放声歌咏,借指写诗文。用放声歌咏来代替痛哭泣,借以抒发胸中的悲愤。清·秋瑾《挽故人陈阙生》序:“手挽一章,亦长歌代哭之意。”
27、鹰击长空谓雄鹰振翅飞翔于辽阔的天空。亦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。毛泽东《沁园春·长沙》词:“ 鹰击长空,鱼翔浅底,万类霜天竞自由。”
28、跋涉长途跋涉:登山涉水。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。形容走长路的艰辛。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12回:“救我等于虎口之中,又不惮跋涉长途,送我们至万国通商文明之地。”
29、敩学相长谓教与学相互促进。明·王守仁《教条示龙场诸生·责善》:“使吾而是也,因得以明其是五,而非也,因得以去其非,盖敩学相长也。”
30、长傲饰非滋长骄傲、掩饰过错。清·陈确《答张考夫书》:“怙恶不悛,长傲饰非者,古下愚不肖之流。”
31、不遗寸长遗:遗漏;寸长:微小的长处。不遗漏一点点长处。形容善于发现和肯定别人的优点。《宋史 娄机传》:“称奖人才,不遗寸长。”
32、黄钟长弃见“黄锺毁弃”。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叶生》:“公一日谓生曰:‘君出余绪,遂使孺子成名。然黄钟长弃奈何!’”
33、目无尊长不把尊长放在眼里。形容狂妄无礼巴金《家》:“她不满意觉慧的目无尊长的态度,更不满意觉民的反抗家长、实行逃婚的手段。”
34、进退消长见“进退消息”。清·魏源《〈武进庄少宗伯遗书〉序》:“君在乾隆末,与大学士和珅同朝,郁郁不合,故与《诗》《易》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际,往往发愤慷慨,流连太息,读其书可以悲其志云。”
35、儿女情长儿女:男女。比喻男女之间或家人之间的感情深厚;难舍难分。南朝 梁 钟嵘《诗品 晋司张华》:“尤恨儿女情多,风云气少。”
36、日长一线指冬至以后白昼渐长。唐·杜甫《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》诗:“何人却忆穷愁日,日日愁随一线长。”
37、长舌之妇常用来指多嘴多舌、喜欢说长道短、搬弄事非的女人。《诗经·大雅·瞻卬》:“妇有长舌,唯厉之阶。”
38、长嘘短气长声、短声不住地叹息不止。
39、嘴多舌长好闲谈,好传播流言蜚语。
40、一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。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06回:“娘娘倘有一长两短,小尼岂肯独活。”
41、远图长虑图:谋划。长远的谋划知考虑。汉·蔡邕《汉交祉都尉胡府君夫人黄氏神诰》:“心耽其荣,体安其玄,远图长虑,用遗旧居。”
42、用其所长使用人的专长。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·六一居士》:“凡人材性不一,各有长短,用其所长,事无不举;强其所短,政必不逮。”
43、折长补短截取长的,补充短的。比喻用长处补短处。《韩非子 初见秦》:“今秦地折长补短,方数千里,名师数十百万,轮船国之号令赏罚,地形利害,天下莫如也。”
44、截长补短截:切断。把长的切下来接补短的。宋 度正《条奏便民五事》:“旧城堙废之余,截长补短,可得十之五,为工约二万余工。”
45、寓意深长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很深(多指语言文字或艺术作品)。宋 沈作喆《寓简》卷一:“诗之作也,其寓意深远,后之人莫能知之其意之所在也。”
46、长幼尊卑指辈分大小,地位高低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所以官序贵贱各得其宜也,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。”
47、有长者风长者:年长有德的人。有长者风度。指为人品质高尚,待人宽厚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0回:“荆州刘皇叔……仁慈宽厚,有长者风。”
48、长辔远御①放长缰绳,驾马远行。比喻帝王用某种政策、手段羁縻边远地区。②比喻驾驭创作手段从容达到写作的理想境界。晋 孙楚《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》:“长辔远御,妙略潜授。”
49、三长两短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;现多指死亡。明 罗贯中《三遂平妖传》:“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,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。”
50、看生见长亲眼看着某人的出生和长大。形容对某人非常熟悉。元·王晔《桃花女》楔子:“他在我隔壁住,从小里看生见长的。”
51、长计远虑指长远打算。宋 苏轼《司马温公神道碑》:“然古之人君,所以为子孙长计远虑者,类皆如此。”
52、万古长存指某种好的精神或品德永远存在。万古:千年万代永远;存:存在。宋 晁补之《次韵苏门下寄题雪浪石》:“公归廊庙谁得挽,此石万古当长存。”
53、山长水阔见“山长水远”。宋·晏殊《蝶恋花》词:“欲寄彩笺兼尺素,山长水阔知何处。”
54、此风不可长这种风气不能让它滋长发展。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四十七回:“若到外面说了,人家就要说此风不可长了。”
55、心长力短心里很想做,但力量够不上。茅盾《子夜》十六:“今天仲翁来招呼我们,实在我们心长力短,对不起极了!”
56、丰草长林①茂草高林。②指隐逸之地。唐·杜甫《进三大礼赋表》:“臣生长陛下纯朴之俗,行四十载矣。与麋鹿同群而处,浪迹于陛下丰草长林,实自弱冠之年矣。”
57、福寿绵长祝人福多寿高。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84回:“但愿时时敬诵,自然消凶聚庆,福寿绵长。”
58、长辔远驭用长缰绳远远地驾驭拉车的马。比喻远距离操纵,控制另外的人或物。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通变》:“是以归略文统,宜宏大体,先博览以精阅,总纲纪而摄契,然后拓衢路,置关键,长辔远驭,从容按节。”
59、长嘘短叹指叹息不已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二九章:“他[崇祯]将御案上的文书一推,不由地长嘘短叹,喃喃地自语说:‘饷呵,饷呵,没有饷的日子如何撑持?’”
60、三长四短①同“三长两短”。②犹闲话,坏话。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13回:“若再有三长四短,叫为兄的回去,怎生见你令尊令堂之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