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不济可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,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。不,同“否”。济,成。
出处: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君所谓可,而有否焉,臣献其否,以成其可;君所谓否,而有可焉,臣献其可,以去其否。是以政平而不干,民无争心。”杜预注:“否,不可也。献君之否,以成君可。”
例子:营平(赵充国,封营平侯)皤皤,立功立论,以不济可,上谕其信。《汉书·叙传下》
基础信息
拼音yǐ bù jì kě
注音一ˇ ㄅㄨˋ ㄐ一ˋ ㄎㄜˇ
繁体以不濟可
感情以不济可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冻解冰释(意思解释)
- 一差二悮(意思解释)
- 星桥火树(意思解释)
- 含宫咀征(意思解释)
- 刮目相见(意思解释)
- 束帛加璧(意思解释)
- 红颜绿鬓(意思解释)
- 知遇之荣(意思解释)
- 大雅宏达(意思解释)
- 互相残杀(意思解释)
- 没斤没两(意思解释)
- 智小言大(意思解释)
- 溘焉长往(意思解释)
- 以文害辞(意思解释)
- 三差两错(意思解释)
- 涣然冰释(意思解释)
- 胡越一家(意思解释)
- 涕泗流涟(意思解释)
- 以酒解酲(意思解释)
- 吹叶嚼蕊(意思解释)
- 邻里乡党(意思解释)
- 昼想夜梦(意思解释)
- 三男四女(意思解释)
- 弄巧呈乖(意思解释)
- 聚族而居(意思解释)
- 百喙难辞(意思解释)
- 神彩飞扬(意思解释)
- 有子存焉(意思解释)
※ 以不济可的意思解释、以不济可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病入骨髓 | 病到骨头里。形容病势严重,无法医治。也比喻事态严重,无法挽救。 |
坚忍不拔 | 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,毫不动摇。 |
山崩地塌 | 见“山崩地陷”。 |
衣赭关木 | 赭:赤褐色的囚衣;关:禁闭;木:刑具。指服刑。 |
狼贪虎视 | 象狼一样贪婪,象老虎一样睁大眼睛盯着。比喻野心很大。 |
五方杂处 | 五方:东南西北中,泛指各处;处:住。形容大城市的居民,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。 |
气得志满 | 形容春风得意,心满意足的样子。 |
左归右归 | 归:终归。指任凭如何打算。 |
白蚁争穴 | 比喻竞逐名利。 |
千日打柴一日烧 | 比喻持久奋斗而一旦成功。也比喻平时积攒,一朝花费。同“千日斫柴一日烧”。 |
顿足不前 | 停顿下来不前进。 |
疾霆不暇掩目 | 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,使人来不及防备。同“疾雷不及掩耳”。 |
七上八下 | 形容心神不安的惊惶样子。 |
征名责实 | 指考察其名以求其实,就其言而观其行,以求名实相符。亦作“循名责实”。 |
进善惩奸 | 进用善良,惩治奸恶。 |
十米九糠 | 饭食中多糠。形容穷苦。 |
风口浪尖 | 比喻激烈、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。 |
在官言官 | 指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就说什么样的话。 |
墙头草 | 比喻无主见的人、顺风倒的人。 |
一举三反 | 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后以“一举三反”指善于推理,能由此及彼。 |
杂学旁收 | 杂学:各种各样的学问;旁:广泛。多方面广泛地吸取和积累知识。 |
昼乾夕惕 | 形容日夜勤勉戒慎。 |
声名鹊起 | 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。 |
明珠弹雀 | 用珍珠打鸟雀。比喻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。 |
蹑屩担簦 | 同“蹑蹻檐簦”。指身分、地位低下。 |
心慈面软 | 心地慈和,拉不下脸面。 |
温柔乡 | 比喻美色迷人之境。 |
如见其人 | 像看到他本人一样,形容对人物刻画非常生动逼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