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宥海涵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宥:赦罪;原宥:原情赦罪;海涵:像大海一样气量大。原情赦罪,宽容包涵。
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:“大司农刘佑、迁尉冯琨、河南尹李膺皆以忤旨,为之抵罪。蕃因朝会,固理膺等,请加原宥,升之爵任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uán yòu hǎi hán
注音ㄩㄢˊ 一ㄡˋ ㄏㄞˇ ㄏㄢˊ
感情原宥海涵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反义词不可饶恕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笃而论之(意思解释)
 - 吾膝如铁(意思解释)
 - 羞与哙伍(意思解释)
 - 经一事,长一智(意思解释)
 - 逞己失众(意思解释)
 - 二旬九食(意思解释)
 - 水中著盐(意思解释)
 - 亘古未有(意思解释)
 - 大逆不道(意思解释)
 - 惊喜若狂(意思解释)
 - 来来去去(意思解释)
 - 道西说东(意思解释)
 - 规行矩止(意思解释)
 - 江海之学(意思解释)
 - 蜕化变质(意思解释)
 - 规行矩步(意思解释)
 - 黄皮刮瘦(意思解释)
 - 听其自流(意思解释)
 - 居停主人(意思解释)
 - 东南半壁(意思解释)
 - 为五斗米折腰(意思解释)
 - 血流如注(意思解释)
 - 汉贼不两立(意思解释)
 - 暂劳永逸(意思解释)
 - 乘间投隙(意思解释)
 - 钻穴逾垣(意思解释)
 - 负义忘恩(意思解释)
 - 辨物居方(意思解释)
 
※ 原宥海涵的意思解释、原宥海涵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韬光俟奋 | 谓掩藏才智,待时奋起。 | 
| 瘦骨梭棱 | 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。 | 
| 是非自有公论 | 事情的是非曲直,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。 | 
| 鲸吞虎噬 | 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。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。 | 
| 七擒七纵 | 三国时,诸葛亮出兵南方,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,放了七次,使他真正服输,不再为敌。比喻运用策略,使对方心服。 | 
| 繁文末节 | 文:规定、仪式;节:礼节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。 | 
| 作歹为非 | 做各种坏事。 | 
| 望云之情 | 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。 | 
| 响震失色 | 响:回声;震:响雷。像听到回声或响雷一样迅速变了脸色。 | 
| 婢作夫人 | 婢:侍女;夫人:主妇。旧时指在文艺方面虽刻意模仿别人,但才力和作品的规模总赶不上。 | 
| 斗丽争妍 | 竞相比赛艳丽。 | 
| 骇龙走蛇 | 龙蛇被掠走。形容声势浩大。 | 
| 决胜千里 | 决定千里外战役的胜利。形容卓越的军事运筹才能。 | 
| 蓬头跣足 | 蓬:散乱。跣:赤脚。头发散乱,双脚赤裸。形容人衣冠不整,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。亦作“披头跣足”、“蓬头赤脚”。 | 
| 损军折将 | 犹损兵折将。兵士和将领都有损失。指作战失利。 | 
| 甜嘴蜜舌 | 象蜜糖一样甜的话。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。 | 
| 重若丘山 | 丘:通“巨”,大;丘山:大山。重得像大山。比喻极其严重。 | 
| 其应若响 | 比喻对答迅速,反应极快。 | 
| 亡不旋跬 | 犹亡不旋踵。 | 
| 鬼魅伎俩 | 见“鬼蜮伎俩”。 | 
| 发凡举例 | 发凡:揭示全书的通例;举:提出。指举例以阐明要点。说明全书通例。 | 
| 形制之势 | 势:形势。依靠有利的地势来制服对方。 | 
| 老迈龙钟 | 形容年老体衰,行动不便。 | 
| 三台八座 | 泛指高官重臣。 | 
| 枯枝败叶 | 败:衰败。干枯的树枝,衰败的花叶。形容荒凉、破坏的样子。 | 
| 畏天爱民 | 畏:敬畏。敬畏上天,怜爱下民。 | 
| 心怀忐忑 | 心神不宁的样子。指因心虛或忧虑而不能安心。 | 
| 始料所及 | 料:料想,估计;及:达到。指当场已料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