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知恨晚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相知:相互了解。认识太晚了。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。
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两人相为引重,共游如父子然。相得欢甚,无厌,恨相知晚也。”
例子:蔡东藩《五代史演义》第46回:“造门入见,相知恨晚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xiāng zhī hèn wǎn
注音ㄒ一ㄤ ㄓ ㄏㄣˋ ㄨㄢˇ
感情相知恨晚是褒义词。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近义词相见恨晚
英语regret not to have known somebody before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片鳞残甲(意思解释)
 - 销声避影(意思解释)
 - 声吞气忍(意思解释)
 - 遍体鳞伤(意思解释)
 - 东投西窜(意思解释)
 - 街谭巷议(意思解释)
 - 释知遗形(意思解释)
 - 前功尽弃(意思解释)
 - 娓娓动听(意思解释)
 - 无愧屋漏(意思解释)
 - 起居无时(意思解释)
 - 自命清高(意思解释)
 - 弄玉吹箫(意思解释)
 - 抚今追昔(意思解释)
 - 跖犬吠尧(意思解释)
 - 落井投石(意思解释)
 - 一家眷属(意思解释)
 - 乡壁虚造(意思解释)
 - 民以食为本(意思解释)
 - 须髯如戟(意思解释)
 - 日月入怀(意思解释)
 - 狼艰狈蹶(意思解释)
 - 比手划脚(意思解释)
 - 面红颈赤(意思解释)
 - 夺席谈经(意思解释)
 - 知书识字(意思解释)
 - 良工苦心(意思解释)
 - 摇笔即来(意思解释)
 
※ 相知恨晚的意思解释、相知恨晚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章句之徒 | 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。 | 
| 不直一钱 | 直:通“值”,价值。比喻毫无价值或无能、品格卑下。 | 
| 临渴掘井 | 临:到;掘:挖。口渴了才去挖井。比喻事先不做好准备;事到临头才动手想办法。 | 
| 冠盖云集 | 冠:礼帽;盖:车蓬;冠盖:借指官吏。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。 | 
| 路见不平,拔刀相助 | 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,就挺身而出干涉,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。形容人见义勇为。 | 
| 人道主义 | 道:道义。关心人类幸福。 | 
| 经济之才 | 指治国安民的才能。 | 
| 散兵游勇 | 原指没有统率的逃散兵士。现也指没有组织到集体队伍里;独自行动的人。 | 
| 舌端月旦 | 指常在谈话中议论别人。 | 
| 千山万水 | 形容山水很多。比喻路途艰险、遥远。 | 
| 首尾相应 | 应:接应。原指作战时各部密切配合;互相接应。 | 
| 皮里抽肉 | 形容身体变瘦。 | 
| 推心置腹 | 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。比喻真诚待人。推:拿出;置:安放。 | 
| 嘉言善行 | 美善的言行。 | 
| 重温旧梦 | 重:再一次;温:复习。重新经历旧日的梦境。比喻再次经历或回忆以前美好的事情或情境。也作“旧梦重温”。 | 
| 兴师问罪 | 宣布对方罪状;发兵讨伐。形容群起而严厉斥责对方的过失。兴、动:发动;师:军队;众:大队人马。 | 
| 无所不在 | 到处都存在,到处都有。 | 
| 严丝合缝 | 指缝隙严密闭合。 | 
| 轩然大波 | 高高涌起的巨大波涛。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。轩然:高高的样子。 | 
| 大红大紫 | 形容显赫、得意。 | 
| 拜鬼求神 | 拜:叩拜,指下跪叩头,打躬作揖。向鬼神叩拜祈祷,求其保佑。 | 
| 青灯黄卷 | 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。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。 | 
| 床上迭床 | 同“床上施床”。 | 
| 河倾月落 | 表示夜将尽。 | 
| 起承转合 | 起:是开端;承: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;转:是转折;合:是结束全文。旧时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常用的程式。泛指文章的做法。 | 
| 顶天立地 | 头顶云天;脚踩大地。形容形象高大;气概豪迈。也形容敢作敢为;光明磊落。 | 
| 守株待兔 |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;不知变通;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。 | 
| 致命一餐 | 舍弃生命,报答一餐饭的恩情。泛指舍死报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