亡在旦夕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旦:早晨;夕:晚上。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。
出处:《元史·外夷传一·高丽》:“大军已驻乎心腹,鼎鱼幕燕,亡在旦夕。”
例子: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49回:“河东亡在旦夕,汝尚不知死活,阻逆天兵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wáng zài dàn xī
注音ㄨㄤˊ ㄗㄞˋ ㄉㄢˋ ㄒ一
感情亡在旦夕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。
近义词危在旦夕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乐在其中(意思解释)
- 宝马香车(意思解释)
- 国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(意思解释)
- 无为自化(意思解释)
- 筑坛拜将(意思解释)
- 黄发鲐背(意思解释)
- 水落归槽(意思解释)
- 毛手毛脚(意思解释)
- 门可罗雀(意思解释)
- 臭味相投(意思解释)
- 火上弄雪(意思解释)
- 时移俗易(意思解释)
- 近水楼台(意思解释)
- 翻云覆雨(意思解释)
- 瘦骨嶙峋(意思解释)
- 走花溜冰(意思解释)
- 前仰后合(意思解释)
- 面是背非(意思解释)
- 弄鬼掉猴(意思解释)
- 古今中外(意思解释)
- 挂冠求去(意思解释)
- 各抒己见(意思解释)
- 老当益壮(意思解释)
- 鬼蜮伎俩(意思解释)
- 私相授受(意思解释)
- 格物致知(意思解释)
- 危言耸听(意思解释)
- 照本宣科(意思解释)
※ 亡在旦夕的意思解释、亡在旦夕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今朝有酒今朝醉 | 比喻过一天算一天。也形容人只顾眼前,没有长远打算。 |
黑更半夜 | 指深夜。 |
视如粪土 | 看得如同秽土那样下贱。比喻极端蔑视。 |
隐隐约约 | 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,不很清楚,感觉不很明显。 |
比肩并起 | 比:并列,紧靠。肩并肩地一齐起来。形容接连不断到来。 |
蚕食鲸吞 | 食:吃;吞:整个儿咽下去。像蚕啃桑叶一样一点一点来;或像鲸鱼吃食一样大口大口吞。比喻强国用逐步侵占或一举吞并的方式侵略弱国领土。 |
耳熟能详 | 听得多了;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。耳熟:听熟了;详:细说。 |
清词丽句 | 指清新美丽的词句。 |
布衣黔首 | 布衣:称呼平民;黔首:战国及秦代称呼百姓。古代指一般百姓。 |
出口入耳 | 指品德、才能超出同类之上。 |
连三接四 | 同“连三接二”。 |
一字连城 | 极言文辞的精妙。 |
手忙脚乱 | 形容做事慌张;没有条理。 |
来迎去送 | 来者迎之,去者送之。 |
博古通今 | 博:广博;知道得多;通:通晓。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。形容知识渊博。 |
朝干夕惕 | 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,不敢疏忽懈怠。 |
无边无际 | 际:边缘处。形容范围极为广阔。 |
弦外遗音 | 弦:乐器上用以发音的丝线、铜丝或钢丝。言外之意。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、没有明说的意思 |
楚弓遗影 | 比喻因某事造成的疑惧心理。 |
知止不殆 | 殆:危险。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。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。 |
弃甲曳兵 | 弃:丢弃;甲:古时军人穿的铁片做成的护身衣;曳:拖着;兵:兵器。丢弃铠甲;拖着兵器。 形容打了败仗而狼狈逃窜。 |
惊天动地 | 惊:惊动;动:震撼。惊动上天;震动大地。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。 |
少年老成 | 老成:经历多。阅历广。懂得人情事故。人虽年轻;却很老练稳重。 |
化腐朽为神奇 | 神奇:神妙奇特的东西。变坏为好,变死板为灵巧,变无用为有用。 |
举国上下 | 举:全。全国上上下下的人。 |
寸阴是惜 | 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也应当爱惜。表示时间极其宝贵。 |
反面文章 | 从事情的反面做的文章。多指反语。 |
枘凿方圆 | 枘、凿,榫头与卯眼。一方一圆,则无法投合。比喻不调协,扞格不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