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夕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夕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1、朝奏夕召指早晨上书帝王,晚上就被召见。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。见“朝奏暮召”。
2、花晨月夕有鲜花的早晨,有明月的夜晚。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。同“花朝月夕”。清 汪汝谦《画舫约》:“花晨月夕,如乘彩云而登碧落。”
3、朝荣夕灭早晨开花傍晚凋谢。比喻生命短促,荣辱无常。《晋书·王沈传》:“朝荣夕灭,旦飞暮沉。”
4、朝过夕改形容改正错误快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翟方进传》:“传不云乎,朝过夕改,君子与之,君何疑焉?”
5、朝不虑夕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。形容形势危急,难以预料。晋 李密《陈情事表》:“刘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,人命危浅,朝不虑夕。”
6、朝夕之策朝夕:一早一晚;策:计策。一早一晚的打算。形容只图眼前利益的计策。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意者且运朝夕之策。”
7、旦夕之危旦夕:比喻短时间内。危:危险。形容危险逼近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孟光传》:“旦夕之危,倒悬之急。”
8、只争旦夕亦作“只争朝夕”。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的。明·徐复祚《投梭记·却说》:“今朝宠命来首锡,掌枢衡只争旦夕。”
9、昼乾夕惕形容日夜勤勉戒慎。语出《周易 乾》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,厉无咎。”前蜀 杜光庭《贺臣体渐痊愈表》:“昼乾夕惕,焦劳而腠理愆和旰食宵衣,忧轸而寒暄爽候。”
10、朝令夕更朝:早上;夕:黄昏。早晨下命令,晚上就改变。形容政令多变,让人无所适从。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23章:“后来他只能置北京政府的威信于不顾,随着局势的变化而‘朝令夕更’。”
11、朝饔夕飧指才疏力薄,除吃饭外别无所能。明 李东阳《后东山草堂赋》:“吾侪细人,朝饔夕飧,观山而不穷其巅,望海而不极其源。”
12、朝不保夕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。形容生活困难;也形容形势危急;难以预料。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元年》:“吾侪偷食,朝不保夕,何其长也。”
13、朝晖夕阴晖:日光。早晚阴晴变化。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。”
14、一旦一夕同“一朝一夕”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臣弑君,子弑父,非一旦一夕之故也,其渐久矣。”
15、朝发夕至早上出发;晚上到达。唐 韩愈《鳄鱼文》:“潮之州,大海在其南……鳄鱼朝发而夕至也。”
16、申旦达夕申:至;夕:夜。自夜到晨,从晨到夜。《梁书·张贊传》:“不事王侯,负才任气,见余则申旦达夕,不能已己。”
17、夕阳古道夕阳:傍晚的太阳。傍晚的太阳,古老的道路。比喻凄凉愁苦的景象。元·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:“古道西风瘦马,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”
18、朝闻夕没早晨闻道,晚上可死去。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。三国·魏·曹植《王仲宣诔并序》:“朝闻夕没,先民所思,何用诔德?”
19、朝行夕改朝:早晨。早晨颁布的政令晚上就更改。形容政令无常,局势混乱。《晋书·赵王伦传》:“白书青纸为诏,或朝行夕改者数四,百官转易如流矣。”
20、朝出夕改朝:早晨。早晨颁布的政令晚上就更改。形容政令无常,局势混乱。《周书·权景宣传》:“而景宣以任遇隆重,遂骄傲恣纵,多自矜伐,兼纳贿货,指麾节度,朝出夕改。”
21、夕惕朝乾指终日勤谨慎,不敢懈怠。《易 乾》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
22、命在旦夕旦夕:早晚之间,形容极短的时间。生命垂危,很快会死去。唐 陈子昂《为建安王与诸将书》:“尽病水肿,命在旦夕。”
23、只争朝夕比喻抓紧时间,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。毛泽东《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》:“多少事,从来急;天地转,光阴迫。一万年太久,只争朝夕。”
24、朝闻夕改早晨闻过,晚上即改正。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。《晋书 周处传》:“古人贵朝闻夕改。君前涂尚可,且患志之不立,何忧名之不彰?”
25、祸在旦夕灾难在很短时间内就要降临。形容处境非常危险。宋 周煇《清波杂志》第一卷:“舍人、观察亦保终吉,但资政气貌甚恶,祸只在旦夕。”
26、朝干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,不敢疏忽懈怠。《周易 干》:“君子终日干干,夕惕若厉,无咎。
27、朝夕不倦朝:早晨。早晚都不懈怠。形容勤奋努力,孜孜不倦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“寡人愿事君,朝夕不倦。”
28、朝兢夕惕惕:小心谨慎。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,不敢疏忽懈怠。宋·朱熹《戊申封事》:“尚当朝兢夕惕,居安虑危,而不可以少怠。”
29、匪朝伊夕①不止一日。②非晨即夕。极言时间之短。《周书·文帝纪上》:“今若召悦授以内官,臣列旆东辕,匪朝伊夕。”
30、朝荣夕悴早晨开花傍晚凋谢。比喻生命短促,荣辱无常。《魏书·韩显宗传》:“然官位非常,有朝荣而夕悴。”
31、朝不及夕形容情况危急。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十六年》:“敝邑之急,朝不及夕。”
32、朝闻道,夕死可矣早晨闻道,晚上死去。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。《论语 里仁》:“子曰:‘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’”
33、朝思夕想朝:早晨。从早到晚思念不已。多用于男女恋情。明·陆采《怀香记·兰闺复命》:“青琐窥观生悒怏,苦杀也朝思夕想。”
34、晨提夕命犹言朝夕教诲。明·陈子龙《应本序》:“子龙得备吏于越,得侍先生左右,晨提夕命者且三载,又岂易遇哉!”
35、日乾夕惕形容自早至晚勤奋谨慎,不敢懈怠。乾乾,自强不息貌;惕,小心谨慎。语出《易 乾》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
36、朝乾夕愓指终日勤奋谨慎,不敢懈怠。语出《易 乾》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
37、朝荣夕毙毙:死亡。早晨开花傍晚凋谢。比喻生命短促,荣辱无常。晋·潘岳《朝菌赋》:“奈何兮繁华,朝荣兮夕毙。”
38、祸在朝夕夕:晚上;朝夕:比喻短时间。指祸患来临在即。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杨光远传》:“承勋虑祸在朝夕,与诸弟同谋,杀节度判官邱涛。”
39、旦夕之间旦:早晨。夕:晚上。早晚之间,形容在很短时间内。汉·无名氏《焦仲卿妻》:“蒲苇一时纫,便作旦夕间。”
40、今夕何夕今夜是何夜?多用作赞叹语。谓此是良辰。《诗经·唐风·绸缪》:“今夕何夕?见此良人。”宋·张孝祥《念奴娇·过洞庭》词:“扣舷独笑,不知今夕何夕。”
41、亡在旦夕旦:早晨;夕:晚上。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。《元史·外夷传一·高丽》:“大军已驻乎心腹,鼎鱼幕燕,亡在旦夕。”
42、朝朝暮夕每天的早晨和黄昏,指短暂的时间。
43、偷安旦夕偷安:苟且求安;旦夕:早晚,形容时间短。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。三国魏·钟会《移蜀将吏士檄》:“若偷安旦夕,迷而不反,大兵一发,玉石俱碎。”
44、花辰月夕有鲜花的早晨,有明月的夜晚。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。同“花朝月夕”。清 王韬《淞滨琐话 药娘》:“每值花辰月夕,辄置酒宴赏。”
45、夕阳西下指傍晚落日的景象。也比喻人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。元·马致远《天净沙·秋思》:“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。”
46、昼警夕惕日夜警惕戒慎。宋·沈括《延州谢到任表》:“敢不尽虑力行,求神圣责任之实;昼警夕惕,思天地亭育之恩。”
47、朝生夕死①早晨刚生,晚上就死亡。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。《山海经 海外东经》:“[君子国]有熏华草,朝生夕死。”
48、寅忧夕惕寅:寅时,泛指早晨;惕:担心。多指执政者忧心忡忡,早晚提心吊胆。《南齐书·明帝纪》:“仰系鸿丕,顾临兆民,永怀先构,若履春冰,寅忧夕惕,罔识攸济。”
49、朝令夕改早上发的命令;晚上就改变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无所适从。唐 元稹《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》:“有迎新送故之困,朝令夕改之烦,自非有为而为。”
50、朝闻夕死早晨闻道,晚上死去。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。先秦 孔子《论语 里仁》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
51、朝更夕改朝:早上。早晨刚变过,晚上又改变。形容施政或言行经常变动不定。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九回:“适来又在王伯当面前,说他做人好,怎么朝更夕改,又说他不好?”
52、朝不图夕图:图谋。早晨不能为晚上打算。形容形势危急或境况窘迫。唐·柳宗元《上广州赵宗儒尚书陈情启》:“某天罚深重,余息苟存,沉窜俟罪,朝不图夕,伏谒无路。”
53、今夕有酒今夕醉今天有酒则今天痛饮。形容人只顾眼前享乐,没有长远打算。茅盾《子夜》:“你的危言诤论,并不能叫小杜居安思危,反使得他决心去及时行乐,今夕有酒今夕醉!”
54、与君一夕话,胜读十年书与你谈一晚上话,让我受益匪浅。形容跟别人交谈的时间虽短,受益却很多。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九回:“子平听说,肃然起敬道:‘与君一夕话,胜读十年书!真是闻所未闻!’”
55、朝斯夕斯早上这样,晚上也这样。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。《三字经》:“朝于斯,夕于斯。”
56、朝乾夕惕乾:乾乾,即自强不息;惕:小心谨慎。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,没有一点疏忽懈怠。《周易 乾》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
57、朝前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,没有一点疏忽懈怠。《易 干》:“君子终日干干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
58、月夕花朝月明的夜晚,花开的早晨。形容良辰美景。元·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一折:“你则待要爱纤腰,可便似柔条,不离了舞榭歌台,不俫更那月夕花朝,想当日个按六幺,舞霓裳未了,猛回头烛灭香消。”
59、花朝月夕有鲜花的早晨,有明月的夜晚。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。《旧唐书 罗威传》:“每花朝月夕,与宾佐赋咏,甚有情致。”
60、亡不待夕亡:灭亡,死亡。待:等待。夕:傍晚。灭亡等不到傍晚。比喻很快就会灭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