寅忧夕惕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寅:寅时,泛指早晨;惕:担心。多指执政者忧心忡忡,早晚提心吊胆。
出处:《南齐书·明帝纪》:“仰系鸿丕,顾临兆民,永怀先构,若履春冰,寅忧夕惕,罔识攸济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ín yōu xī tì
注音一ㄣˊ 一ㄡ ㄒ一 ㄊ一ˋ
繁体寅憂夕惕
感情寅忧夕惕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统治者。
英语be on tenderhooks from morning till evening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闪烁其辞(意思解释)
 - 兔葵燕麦(意思解释)
 - 惟力是视(意思解释)
 - 舞榭歌楼(意思解释)
 - 拥书南面(意思解释)
 - 肥水不落旁人田(意思解释)
 - 顺风扯帆(意思解释)
 - 无名之师(意思解释)
 - 立此存照(意思解释)
 - 天道昭彰(意思解释)
 - 小康之家(意思解释)
 - 非分之想(意思解释)
 - 青林黑塞(意思解释)
 - 山崩地陷(意思解释)
 - 骥伏盐车(意思解释)
 - 涕泗滂沱(意思解释)
 - 逆天行事(意思解释)
 - 实打实(意思解释)
 - 彪形大汉(意思解释)
 - 卷地皮(意思解释)
 - 穷凶极逆(意思解释)
 - 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(意思解释)
 - 热情奔放(意思解释)
 - 古香古色(意思解释)
 - 六畜不安(意思解释)
 - 逢场竿木(意思解释)
 - 蝇营蚁聚(意思解释)
 - 令行如流(意思解释)
 
※ 寅忧夕惕的意思解释、寅忧夕惕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不因人热 | 因:依靠。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。比喻为人孤僻高傲。也比喻不依赖别人。 | 
| 童山濯濯 | 没有树木,光秃秃的山。 | 
| 才疏德薄 | 才识疏浅,德行不高。常用作自谦之词。 | 
| 非钱不行 | 指官场黑暗,贪污成风,办事没有钱打通关节是行不通的。 | 
| 落草为寇 | 寇:盗贼。旧指逃入山林做强盗。 | 
| 通幽动微 | 见“通幽洞微”。 | 
| 鸾飘凤泊 | 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,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。 | 
| 俭存奢失 | 俭:节俭。存:留存。奢:奢侈。节俭的人就是能留存下来,,奢侈的人必然败亡。 | 
| 揭竿四起 | 揭:举;竿:竹竿,指旗帜。举起竹竿当旗帜。借指武装起义。 | 
| 天下太平 | 全国或世界局势稳定。形容社会安定;秩序良好。 | 
| 平平安安 | 没有事故,没有危险。 | 
| 强做解人 | 强:勉强;解人:能够理解和通达其中意趣的人。指不明真意而乱发议论的人。 | 
| 枕戈汗马 | 枕着武器,疾驰战马。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。 | 
| 耿耿此心 | 耿耿:形容忠诚。这颗心至忠至诚。 | 
| 是非得失 | 正确与错误,得到的与失去的。 | 
| 偏乡僻壤 | 荒凉偏僻的地方。 | 
| 罚一劝百 | 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。 | 
| 失魂丧魄 | ①形容心烦意乱,精神恍惚。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。 | 
| 礼义廉耻 | 有礼节;讲道义;尚廉洁;知羞耻。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。 | 
| 百废备举 | 举:兴办。一切被废置的事情全部都兴办起来。形容建设事业兴旺发达。 | 
| 纵情欢乐 | 纵:放纵,听任。放纵心情,寻欢作乐。 | 
| 其验如响 | 验:效果;响:回声。很快就可以看到效果。 | 
| 知二五而不知十 | 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,而不知道综合全面地看。 | 
| 熬清守谈 |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。 | 
| 狐裘蒙戎 | 狐裘的皮毛凌乱。亦以喻国政混乱。 | 
| 安富恤贫 | 使富有的人安定,贫穷的人得到救济。 | 
| 西歪东倒 | 歪:偏斜。指身不由己,倾斜不稳。也形容物体倾斜不牢固。 | 
| 色色俱全 | 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很齐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