旦夕之危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旦夕:比喻短时间内。危:危险。形容危险逼近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蜀志·孟光传》:“旦夕之危,倒悬之急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dàn xī zhī wēi
注音ㄉㄢˋ ㄒ一 ㄓ ㄨㄟ
感情旦夕之危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宾语;指危险迫在眉睫。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坠溷飘茵(意思解释)
- 祸不旋踵(意思解释)
- 步月登云(意思解释)
- 彝鼎圭璋(意思解释)
- 镂脂翦楮(意思解释)
- 大祸临门(意思解释)
- 单人独马(意思解释)
- 驹齿未落(意思解释)
- 拆家荡产(意思解释)
- 断齑块粥(意思解释)
- 和风丽日(意思解释)
- 夙夜匪解(意思解释)
- 推诚待物(意思解释)
- 杜门绝客(意思解释)
- 振古如兹(意思解释)
- 谮下谩上(意思解释)
- 再衰三涸(意思解释)
- 熟思审处(意思解释)
- 富贵安乐(意思解释)
- 雕梁绣柱(意思解释)
- 四乡八镇(意思解释)
- 援之以手(意思解释)
- 耕者让畔,行者让路(意思解释)
- 枉使心机(意思解释)
- 谨毛失貌(意思解释)
- 东望西观(意思解释)
- 扶老携弱(意思解释)
- 衡情酌理(意思解释)
※ 旦夕之危的意思解释、旦夕之危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进退跋疐 | 犹言进退两难。 |
| 管窥之说 | 管窥:从管中看物。比喻见解局限、偏颇、肤浅。 |
| 南山可移 | 南山:终南山。比喻已经定案,不可更改。 |
| 调弦品竹 | 吹奏乐器。元·杨梓《霍光鬼谏》第一折:“只听的调弦品竹,甚的是论道经邦。”亦作“调丝品竹”、“调丝弄竹”、“调弦弄管”。 |
| 天资雄厚 | 具有想象或发明的天生的能力。 |
| 老蚌生珠 | 原比喻年老有贤子。后指老年得子。 |
| 田夫野老 | 乡间农夫,山野父老。泛指民间百姓。 |
| 跨州连郡 | 跨:兼有;州、郡:古代行政区。形容涉足的区域广大。 |
| 爱人利物 | 爱护人民,力求有利于人民。 |
| 满打满算 | 全部计算在内。 |
| 云消雾散 | 云雾消失;天气转晴。比喻事情、心情等由隐晦、疑点、转为明朗、通畅。也比喻疑虑、怨气等消除得干干净净。 |
| 不护细行 | 指不注意小节。 |
| 打抱不平 | 在双方争执中;主动介入;帮助受到欺压的人;打击实施强暴者。 |
| 福如山岳 | 岳:高大的山。形容福气像山一样高。 |
| 克丁克卯 | 做事认真,一丝不苛。 |
| 旌旗蔽空 | 旌旗:旗帜;蔽:遮蔽。旌旗繁多遮蔽天空。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|
| 雕墙峻宇 | 同“峻宇雕墙”。 |
| 天高气清 | 清:清澄。指天空高远,气候清爽。 |
| 争荣夸耀 | 争荣誉炫耀自己。 |
| 仆仆道途 | 奔走于道路。形容途中劳顿。 |
| 惬心贵当 | 合情合理。 |
| 言之不尽 | 说也说不完。 |
| 礼多人不怪 | 对人多行礼仪,人不会怪罪。 |
| 随方逐圆 | ①谓立身行事无定则。②根据物体的形状、地形的高低等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构造。 |
| 犁庭扫穴 | 犁平敌人的大本营,扫荡他的巢穴。比喻彻底摧毁敌方。 |
| 被发文身 | 被发:散发;文身:身上刺花纹。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。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。 |
| 桂馥兰馨 | 桂:桂花;馥:香气;兰:兰草;馨:芳香。形容气味芳香。 |
| 人神共嫉 | 人与神都憎恨厌恶。极言民怨之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