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山之攻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他山:别的山。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。
出处: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畅玄》:“藏夜光于嵩岫,不受他山之攻。”
例子:清·陈翰《与薛蒻园》:“章侯诗,谨为校阅,不无窜改数字,聊效他山之攻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tā shān zhī gōng
注音ㄊㄚ ㄕㄢ ㄓ ㄍㄨㄥ
感情他山之攻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主语、宾语;指可以借鉴的东西。
近义词他山之石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八纮同轨(意思解释)
 - 盛极必衰(意思解释)
 - 问鼎中原(意思解释)
 - 劳心苦思(意思解释)
 - 恨入骨髓(意思解释)
 - 言而不信(意思解释)
 - 硝烟弥漫(意思解释)
 - 满而不溢(意思解释)
 - 蜂腰猿背(意思解释)
 - 高姓大名(意思解释)
 - 虚费词说(意思解释)
 - 心术不正(意思解释)
 - 啮血为盟(意思解释)
 - 百六阳九(意思解释)
 - 亘古奇闻(意思解释)
 - 箭穿雁嘴(意思解释)
 - 如花似玉(意思解释)
 - 福不重至,祸必重来(意思解释)
 - 报仇雪耻(意思解释)
 - 克己慎行(意思解释)
 - 丰功盛烈(意思解释)
 - 飞沙走石(意思解释)
 - 熊经鸱顾(意思解释)
 - 因果不爽(意思解释)
 - 骨腾肉飞(意思解释)
 - 程门立雪(意思解释)
 - 小打小闹(意思解释)
 - 将李代桃(意思解释)
 
※ 他山之攻的意思解释、他山之攻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出头鸟 | 飞在鸟群前面或把头先从窝里伸出来的鸟。比喻表现突出或领头的人。 | 
| 蜗行牛步 | 蜗牛爬行,老牛慢走。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。 | 
| 驰名中外 | 驰:传播。声名传播到国内国外。也作“驰名天下”。 | 
| 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 | 要远望千里就要登更高的一层楼。比喻站得越高,看得越远。 | 
| 词正理直 | 言词严正,理由充足。 | 
| 缺一不可 | 少一样也不行。 | 
| 人心不足蛇吞象 | 比喻人贪心不足,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。 | 
| 投机取巧 | 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。现指不付出艰苦的劳动;想靠小聪明来取得成功。 | 
| 红光满面 | 形容人的气色好,脸色红润,满面光彩。 | 
| 十二金钗 | 南朝梁武帝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头上金钗十二行,足下丝履五文章。”“金钗十二行”本用以形容美女头上金钗之多,后以“十二金钗”喻指众多的妃嫔或姬妾。 | 
| 圆首方足 | 代指人类。 | 
| 嘻嘻哈哈 | 嬉笑打闹,形容嬉笑欢乐的样子。也形容态度不严肃、不认真 | 
| 闭合思过 |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。 | 
| 苟延残喘 | 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。残喘:临死前仅存的喘息。比喻勉强维持生存或维持残局。 | 
| 女子无才便是德 | 旧道德规范认为妇女无须有才能,只需顺从丈夫就行。 | 
| 竖起脊梁 | 比喻振作精神。 | 
| 人生观 | 对人生价值和意义所持有的观点。 | 
| 忠肝义胆 | 忠心耿耿,仗义行事。 | 
| 畅所欲言 | 畅:尽情;痛快;欲:想要。把心里要讲的话痛快地全部讲出来。也作“尽所欲言”。 | 
| 眦裂发指 | 眼角裂开,头发上竖。形容愤怒到极点。 | 
| 变古乱常 | 更改或打乱祖宗常法。 | 
| 奇形怪状 | 形容形状稀奇古怪;与众不同。 | 
| 无能为力 | 用不上力量;帮不上忙;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。 | 
| 小心谨慎 |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;不敢马虎大意。 | 
| 定倾扶危 | 倾:危。扶助危倾,使其安定。指挽救国家于危难之时。 | 
| 顾全大局 | 顾全:顾及;使不受损害;大局:全盘或整体;多指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。一切言论、行动都要从全局出发;不使受到损害。 | 
| 大街小巷 | 城镇中宽敞的街道和狭小的胡同。泛指都市的各处地方。 | 
| 随遇而安 | 随:顺从;遇:遭遇;安:安然自得。顺从环境的变化而安然自得;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并感到满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