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罪致讨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宣布罪状,并加讨伐。
出处:《国语 晋语五》:“是故伐备钟鼓,声其罪也。”
例子: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8回:“朝廷只须遣一旅之师,声罪致讨,不旬日之间,定当传首京师,何足多虑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ēng zuì zhì tǎo
注音ㄕㄥ ㄗㄨㄟˋ ㄓˋ ㄊㄠˇ
繁体聲辠致討
感情声罪致讨是中性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;指宣布罪状,并加讨伐。
英语condemn(denounce; announce somebody's crimes and make war on him)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翘足而待(意思解释)
- 叨在知己(意思解释)
- 断雨残云(意思解释)
- 谇帚德锄(意思解释)
- 铜头铁臂(意思解释)
- 分风劈流(意思解释)
- 桀骜不驯(意思解释)
- 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船(意思解释)
- 添砖加瓦(意思解释)
- 反反覆覆(意思解释)
- 耕者让畔,讼者让田(意思解释)
- 鸠夺鹊巢(意思解释)
- 欺世盗名(意思解释)
- 翻手为云覆手雨(意思解释)
- 蜜里藏刀(意思解释)
- 两部鼓吹(意思解释)
- 张家长李家短(意思解释)
- 逸辈殊伦(意思解释)
- 否极泰回(意思解释)
- 放辟淫侈(意思解释)
- 甘居人后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志(意思解释)
- 首尾受敌(意思解释)
- 血债要用血来还(意思解释)
- 雾鳞云爪(意思解释)
- 势不两立(意思解释)
- 贤才君子(意思解释)
- 进退两端(意思解释)
※ 声罪致讨的意思解释、声罪致讨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茅塞顿开 | 茅:茅草;塞:堵塞。茅草塞路;突然开通了。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;现在一下开窍了。比喻立刻理解明白。 |
| 音容宛在 | 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,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。形容对死者的想念。 |
| 气吞斗牛 | 斗、牛:牵牛星和北斗星。气势可以吞没星斗。形容气魄宏大。 |
| 晚食当肉 | 饿了再吃,味道就象吃肉一样。后泛指不热衷名利。 |
| 花边人物 | 指八面玲珑、快嘴利舌、幽默机智、活动于有新闻价值场合的人。 |
| 鼠入牛角 | 比喻势力愈来愈小。 |
| 昏昏欲睡 | 头脑昏昏沉沉;只想睡觉。形容非常疲劳或精神不振作。 |
| 柳腰莲脸 | 腰如柳,脸似莲。形容女性之美。亦代指美女。 |
| 隐居求志 | 隐居不仕,以实现自己的志愿。 |
| 沥胆堕肝 | 比喻竭尽忠诚。 |
| 沤珠槿艳 | 沤:水泡;槿:木槿。晶莹的水泡,艳丽的槿花。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。 |
| 然荻读书 | 然:“燃”的本字,燃烧;荻:芦苇一类的植物。燃荻为灯,发奋读书。形容勤学苦读。 |
| 多如牛毛 | 多得像牛身上的毛。形容多得数不清。 |
| 商羊鼓舞 | 商羊:传说鸟名。商羊飞舞定有大雨。比喻重大变故发生之前的预兆。 |
| 黄口孺子 | 黄口:儿童;孺子:小孩子。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。 |
| 阿谀逢迎 | 谄媚拍马投合对方的心意;竭力向人讨好。阿:迎合讨好;谀:奉承谄媚。逢迎;主动迎合。 |
|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| 搬:移动。比喻本来想害别人,结果害了自己。自食其果。 |
| 傲霜斗雪 | 傲视寒霜,抗击白雪。形容不畏严寒。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。 |
| 话不虚传 | 谓传言不假,与实际相符。 |
| 动静有法 | 动:行动;静:静处;法:法则。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规则。指行动合乎规范。 |
| 左右为难 | 无论怎么办都有困难。指处于某一困境中;不易做出决定。 |
| 集苑集枯 | 集:栖息;苑:茂盛的树木;枯:枯树。有些鸟栖于茂盛的树木,有些鸟栖于枯树。比喻人的志趣不同,趋向各异。 |
| 及瓜而代 | 及:到。到明年瓜熟时派人接替。指任职期满由他人继任。 |
| 敌惠敌怨 | 犹言报德报怨。 |
| 为人说项 | 为:替;项:唐朝项斯,字子迁,为杨敬之所器重。指替人说好话。 |
| 前思后想 | 往前想想,再退后想想。形容一再考虑。 |
| 进可替不 | 见“进可替否”。 |
| 一草一木 | 一棵草;一棵树。比喻细小或平常的东西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