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身之地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存身的地方。批在某地居住、生活,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。
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0回:“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,可乘此机会,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,庶可拒曹操也。”
例子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28回:“宣氏泣拜,备述历年避难各话,并求唐敖设法筹一安身之地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ān shēn zhī dì
注音ㄢ ㄕㄣ ㄓ ㄉ一ˋ
感情安身之地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;指栖身的地方。
近义词立足之地、安身之处
英语the sort of place where one can live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盗铃掩耳(意思解释)
 - 万古长春(意思解释)
 - 神色张皇(意思解释)
 - 言语高低(意思解释)
 - 资浅望轻(意思解释)
 - 被发详狂(意思解释)
 - 搴旗斩馘(意思解释)
 - 老而益壮(意思解释)
 - 衣锦夜行(意思解释)
 - 披袍擐甲(意思解释)
 - 牖中窥日(意思解释)
 - 身轻体健(意思解释)
 - 炳烛之明(意思解释)
 - 长安道上(意思解释)
 - 论功行封(意思解释)
 - 眉飞目舞(意思解释)
 - 帷箔不修(意思解释)
 - 自比于金(意思解释)
 - 羽檄交驰(意思解释)
 - 雨泽下注(意思解释)
 - 五劳七伤(意思解释)
 - 朝歌暮弦(意思解释)
 - 损己利物(意思解释)
 - 声色货利(意思解释)
 - 转死沟渠(意思解释)
 - 好衣美食(意思解释)
 - 自今以往(意思解释)
 - 重珪迭组(意思解释)
 
※ 安身之地的意思解释、安身之地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理所当然 | 当然:应当如此。从道理上讲应当这样。 | 
| 大有人在 | 原指有很多的人还活在世上。形容某一种人为数不少。 | 
| 比物此志 | 比物:比类,比喻;志:心意。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、表达自己的心意。 | 
| 无可厚非 | 厚:重;非:否定。没有什么可过分指责或批评的;指事情有一定的道理或原因。 | 
| 新沐弹冠 | 沐:洗头发;弹冠:弹去帽子上的灰尘。刚沐浴的人一定会把衣帽收拾干净。比喻品格高洁的人不肯屈身于污秽之地。 | 
| 发人深省 | 发:启发;省:醒悟。启发人们深思而有所醒悟。 | 
| 惊慌失措 | 失措:举止失去常态;不知如何是好。形容惊恐慌张;不知如何是好。 | 
| 违法乱纪 | 违犯法令,破坏纲纪。 | 
| 来去分明 | 形容手续清楚或为人在财物方面不含糊。 | 
| 尊王攘夷 | 王:指周王朝;尊王:尊重周王室;攘:排斥;夷: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。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。 | 
| 积重难返 | 积:长时间积累下来的;重:程度深;返:返回。指经过长时间形成的不良思想、作风或习惯;不容易革除、改变。 | 
| 进退失据 | 据:依据;凭借。前进、后退都失去了依据。形容无处安身;亦指进退两难。 | 
| 贤身贵体 | 指身分高贵。 | 
| 鼓噪而进 | 鼓噪:擂鼓和呐喊。擂鼓呐喊,大张声势地向前冲去。 | 
| 乐此不疲 | 乐:喜爱;爱好;疲:疲倦。乐于做某事;沉浸其中;不觉疲倦。形容对某种事物特别感兴趣。 | 
| 疾裘妒枕 | |
| 多谋善断 | 多作谋划;善于判断。 | 
| 磕磕绊绊 | 跌跌撞撞,指不太顺利。 | 
| 饥寒交迫 | 交:一齐;迫:逼迫。饥饿、寒冷一齐袭来。形容生活极端贫困。 | 
| 不足为奇 | 不足:不值得。不值得认为奇怪。多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;没有新奇之处。也作“不足为怪”。 | 
| 辗转反侧 | 翻来复去;睡不着觉。形容心事重重。 | 
| 将勤补拙 | 以勤奋弥补笨拙。 | 
| 才调秀出 | 才调:才情。形容才情风格优异出众。 | 
| 鼻塌脣青 | 形容脸部伤势严重。 | 
| 碌碌寡合 | 形容性情孤僻,与人合不来。 | 
| 理不忘乱 | 国家得以平安治理的时候,不能忘记混乱的日子。 | 
| 奇想天开 | 形容想法非常奇怪,不切实际。 | 
| 彻头彻尾 | 彻:通;透。从头到尾;自始至终;完完全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