搴旗斩馘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搴:拔取;馘:割敌人的左耳。拔取敌人的旗帜,斩杀敌人的将士。形容勇猛善战。
出处:唐·陈子昂《为建安王誓众词》:“今日之伐,须如雷霆之震,虎豹之系,搴旗斩馘,扫孽除凶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qiān qí zhǎn guó
注音ㄑ一ㄢ ㄑ一ˊ ㄓㄢˇ ㄍㄨㄛˊ
繁体搴旗斬馘
感情搴旗斩馘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指英勇善战。
近义词搴旗斩将
英语pull up enemy flags and behead their generals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纤介不遗(意思解释)
- 迁延日月(意思解释)
- 养军千日,用在一朝(意思解释)
- 妄尘而拜(意思解释)
- 百巧成穷(意思解释)
- 启聩振聋(意思解释)
- 铢两相称(意思解释)
- 徒拥虚名(意思解释)
- 先获我心(意思解释)
- 殚精毕思(意思解释)
- 目食耳视(意思解释)
- 假阶救火(意思解释)
- 血流漂卤(意思解释)
- 更弦易辙(意思解释)
- 见小暗大(意思解释)
- 责备贤者(意思解释)
- 坐无车公(意思解释)
- 同心协济(意思解释)
- 走丸逆坂(意思解释)
- 脱骨换胎(意思解释)
- 不急之务(意思解释)
- 生擒活捉(意思解释)
- 修鳞养爪(意思解释)
- 苌弘碧血(意思解释)
- 谩天谩地(意思解释)
- 殊滋异味(意思解释)
- 弛高骛远(意思解释)
- 郎才女姿(意思解释)
※ 搴旗斩馘的意思解释、搴旗斩馘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骨肉分离 | 骨肉:指父母兄弟等亲人。比喻亲人分散,不能团聚。 |
| 干净利落 | 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。令人爽心悦目。也形容动作熟练、敏捷准确。 |
| 倒背如流 | 能很流利地把书本、诗文或资料倒转过来背。形容读得滚瓜烂熟。 |
| 二话没说 |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。 |
| 绘影绘声 |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。 |
| 举棋若定 | 下棋子好像有预断。比喻行事沉着果断。 |
| 圆颅方趾 | 方脚圆头。指人类。 |
| 轻歌曼舞 | 轻:轻快;慢:体态柔美。轻松愉快的音乐;加上柔和的舞蹈。 |
| 小人得志 | 小人: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。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。 |
| 金不换 | 即使用金子来也不换,形容极为可贵。 |
| 地地道道 | 真正的,够标准的。 |
| 海内存知已,天涯若比邻 | 四海之内都会有知心朋友;尽管远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邻一样。形容思想感情相通;再远也亲近。海内;四海之内;古时候认为中国四周都是海;把国内称为海内;现泛指世界。天涯:天边;比邻:紧靠的边邻。 |
| 女娲补天 | 女娲:传说中上古女帝名。有说是伏羲的妹妹;有说是伏羲的妻子。相传共工氏祝融败;斗触不周天;天柱折;地维缺;女娲炼五色石补天。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。 |
| 大公无私 | 一心为公;没有私心。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;不偏袒任何一方。 |
| 焦头烂额 | 头部和额部被烧焦、灼烂。比喻受到严重打击而惨败。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;非常狼狈窘迫。 |
| 混淆是非 | 把对的说成错的;把错的说成对的。比喻故意制造混乱;使是非不清。 |
| 胡作非为 |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。非为;干坏事。 |
| 长嘘短气 | 长声、短声不住地叹息不止。 |
| 稀里哗啦 | 象声词,形容雨、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。形容被彻底破坏或零零散散。 |
| 急中生智 | 智:智谋;对策。在紧急中猛然想出了应付的好办法。 |
| 日月合壁 | 日月同时上升,出现于阴历的朔日。古人以为是国家的瑞兆。 |
| 绝长续短 | 绝:截断。截取长的,补充短的。比喻用长处补短处。 |
| 鬼哭神嚎 | 号:哭。形容大声哭叫,声音凄厉。 |
| 扬眉吐气 | 扬眉:扬起眉头;吐气:吐出怨气、闷气。形容摆脱压抑心情后的高兴;得意的神情。 |
| 国中之国 | 指一个国家内不受中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。 |
| 芒刺在背 | 芒刺:谷类壳上的细刺。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。形容心中惶恐不安、坐卧不宁。 |
| 不登大雅之堂 |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、“粗俗”的事物(多指文艺作品)。 |
| 早出晚归 | 早晨出动,晚上归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