磨杵作针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形容只要肯下功夫,再难的事也能成。
出处: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颐养·止忧》:“人非铁石,奚堪磨杵作针;寿岂泥沙,不禁委尘入土。”
例子:只要工夫下得深,总有磨杵作针的一天。
基础信息
拼音mó chǔ zuò zhēn
注音ㄇㄛˊ ㄔㄨˇ ㄗㄨㄛˋ ㄓㄣ
繁体磨杵作針
感情磨杵作针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功到自然成。
近义词磨杵成针
英语Little strokes fell great oaks.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祸乱交兴(意思解释)
- 不自由,毋宁死(意思解释)
- 如痴如呆(意思解释)
- 航海梯山(意思解释)
- 假手旁人(意思解释)
- 万世流芳(意思解释)
- 才高运蹇(意思解释)
- 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(意思解释)
- 出人头地(意思解释)
- 过河卒子(意思解释)
- 战无不胜,攻无不取(意思解释)
- 江海士(意思解释)
- 死要面子活受罪(意思解释)
- 一技之善(意思解释)
- 不知底细(意思解释)
- 偷天换日(意思解释)
- 簪缨世族(意思解释)
- 出死入生(意思解释)
- 菩萨低眉(意思解释)
- 慷慨激扬(意思解释)
- 左支右吾(意思解释)
- 英姿飒爽(意思解释)
- 蜂拥而至(意思解释)
- 蛮触相争(意思解释)
- 跖狗吠尧(意思解释)
- 调脂弄粉(意思解释)
- 鹿车共挽(意思解释)
- 缚鸡之力(意思解释)
※ 磨杵作针的意思解释、磨杵作针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一雕双兔 | 唐李林甫、张九龄、裴耀卿并为相,李抑扬张、裴自得,张裴二人罄折卑逊,时人窃言“一雕挟两兔”。见唐郑处诲《明皇杂录》卷下及《新唐书·李林甫传》。后因以“一雕双兔”谓三人并列显位,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。 |
| 名公巨人 | 亦作“名公钜人”。谓有名望的显要人物。 |
| 只轮莫返 | 只:一个。连战车的一只轮子都未能返回。比喻全军覆没。 |
| 绵里薄材 | 力量小,没有什么才能。常用作谦词。 |
| 亟疾苛察 | 指急剧猛烈,以苛刻烦琐为明察 |
| 撮科打哄 | 犹言插科打诨。戏曲、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。 |
| 数米而炊 | 炊:烧火做饭。数着米粒做饭。比喻计较小利。也形容生活困难。 |
| 以势压人 | 以:凭借。凭借自己的权势去压制别人。 |
| 俾昼作夜 | 俾:使。把白昼当作夜晚。指不分昼夜地寻欢作乐。 |
| 物极必返 | 见“物极必反”。 |
| 熟人熟事 | 指经常打交道的。 |
| 回肠伤气 | 见“回肠荡气”。 |
| 前襟后裾 | 形容年幼时兄弟间关系密切。 |
| 鞭笞天下 | 鞭笞:鞭打;天下:指全国。驱使全国人们。 |
| 浓妆淡抹 | 指浓艳和淡雅两种不同的妆饰。参见“淡妆浓抹”。 |
| 水火无交 | 没有财物牵涉。形容为官清正廉洁。 |
| 裂裳裹足 | 裂:破裂;裹:包裹。指奔走急切。 |
| 何患无辞 | 何患:哪怕;辞:言辞。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?常与“欲加之罪”连用,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,无端捏造罪名,还说得振振有词。 |
| 席地幕天 | 以地为席以天为幕。指在露天席地而卧。 |
| 引虎自卫 | 引:招引。引来老虎,保卫自己。比喻企图依仗恶人,结果反受其害。 |
| 威胁利诱 | 用软硬兼施的手段,企图使人屈服。 |
| 鼻头出火 | 形容意气风发;情绪激昂。 |
| 逐客令 | 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。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。 |
| 叶瘦花残 | 比喻女人的衰老。 |
| 援溺振渴 | 振:通“赈”,救济。援救落水的人,周济饥渴的人。指帮助落难者。 |
| 烟视媚行 | 烟视:微视;媚行:慢行。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。 |
| 至善至美 | 至:最。最完善,最美好。 |
| 家有弊帚,享之千金 | 弊帚:破扫帚;享:供奉。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。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。有时用于自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