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磨的成语
因篇幅关系,磨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1、百世不磨磨:消灭,磨灭。千秋万代永不磨灭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南匈奴传论》:“千里之差,兴自毫端,失得之源,百世不磨矣。”
2、拼得工夫深,铁杵磨成针铁杵:铁棒槌。只要肯花大功夫,即使铁棒槌也能磨成绣花针。比喻只要肯花力气,事情一定能成功元·虞韶《日记故事》:“道逢一老妪,磨铁杵。白问:‘将欲何用?’曰:‘欲作针。’白感其言,遂还卒业。”
3、转弯磨角见“转弯抹角”。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八十二回:“锦云笑道:小春姐姐把‘爽爽快快’读做‘霜霜快快’,把‘转弯磨角’读做‘转弯磨禄’,满口都是古音,他还说人讲究古音。”
4、临阵磨刀临:到;快要;阵:军队作战时布置的阵势;这里指上阵打仗。枪:梭镖一类的兵器。到快要上阵打仗时才磨刀磨枪。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0回:“‘临阵磨枪’也不中用;有这会子着急,天天写写念念,有多少完不了的?”
5、指山卖磨比喻耍手段、说空话哄人。元·岳伯川《吕洞宾度铁拐李》第一折:“出来的都关来节去,私多公少,可曾有一件合天道?他每都指山卖磨,将百姓划地为牢。”
6、泽吻磨牙犹言龇牙咧嘴。凶残貌。《新唐书·酷吏传序》:“于是索元礼、来俊臣之徒,揣后密旨,纷纷并兴,泽吻磨牙,噬绅缨若狗豚然。”
7、磨砻淬励砻:磨;淬励:淬火磨砺。形容反复磨练,研讨。宋·李纲《与潘子贱龙图书》:“思得卓识博闻之士相与讲习,磨砻淬励,证其是黜其非,增益其所未至。”
8、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花费时间,但不耽误砍柴。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,就能使工作加快。冯德英《山菊花》下部第九章:“你先想想,你打石头要不要先打好工具!什么叫磨刀不误砍柴工?”
9、磨乾轧坤乾:天;轧:碾压;坤:地。磨着天,擦着地。形容顶天立地,十分高大。明·刘基《龙虎台赋》:“于赫龙虎之台,磨乾轧坤。”
10、耳鬓厮磨鬓:鬓发;脸颊两旁靠近耳朵的软发;厮:互相;磨:擦。头靠得很近;耳边的头发互相挨在一起。形容小儿女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情态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2回:“咱们从小耳鬓厮磨,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,我也不敢怠慢了你。”
11、磨嘴皮子说废话浩然《艳阳天》第84章:“别白磨嘴皮子了,咱们反破坏,把糟蹋麦子的鸡全砸扁它!”
12、千古不磨流传千万年也不会磨灭。犹千古不朽。清 李渔《闲情偶寄 结构第一》:“《汉书》、《史记》,千古不磨,尚矣。”
13、磨礲砥砺见“磨砻砥砺”。
14、磨厉以须亦作“磨砺以须”。谓磨刀以待。比喻作好准备,等待时机。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03回:“檄文到日,磨厉以须,车马临时,市肆勿变。”
15、磨昬抉聩救治教化愚昧糊涂的人。
16、指山说磨比喻错此说彼。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十回:“如何远打周折,指山说磨,拿人家来比。”
17、铁砚磨穿铁铸的砚台被磨穿。形容立志不移,持久不懈。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“[混江龙]向《诗》《书》经传,蠹鱼似不出费钻研。将棘围守暖,把铁砚磨穿。”
18、磨盘两圆比喻做人圆滑,双方都不得罪。明 徐渭《翠乡梦》第一出:“俺如今不添别缘,老实说磨盘两圆,呀,俺则把这几点儿回话柳爷衙院。”
19、打旋磨儿旋:转动。转动磨子,反复不停。比喻向人有所要求,一再纠缠。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26回:“雪娥恐怕西门来家,拔树寻根,归罪于己,在上房打旋磨儿。”
20、切瑳琢磨见“切磋琢磨”。宋·王安石《与孙莘老书》:“今世人相识,未见有功有切瑳琢磨如古之朋友者,盖能受善言者少。”
21、磨昏抉聩抉:撬开;聩:糊涂。启发教育愚昧糊涂的人。唐·司空图《泽州灵泉院记》:“长老继作,磨昏抉聩。”
22、千磨百折形容受磨难、遭曲折之多。清·曾国藩《江忠烈公神道碑铭》:“人怀忠愤,如报私仇,千磨百折,有进无休。”
23、磨砻隽切砻:磨。相互切磋研讨。宋·王安石《进说》:“磨砻隽切,沉浸灌养,行完而才备。”
24、有钱能使鬼推磨俗语。旧时形容金钱万能。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:“正是‘官无三日紧’,又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。”
25、刮垢磨光刮去污垢,磨出光亮。比喻使事物重显光辉。也比喻仔细琢磨。唐 韩愈《劝学解》:“占小善者率以录,名一艺者无不庸。爬罗剔抉,刮垢磨光。”
26、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。比喻读书用功,有恒心。元 范康《竹叶舟》第一折:“坐破寒毡,磨穿铁砚。自夸经史如流,拾他青紫,唾手不须忧。”
27、磨形炼性锻炼身心。清·李渔《慎鸾交·情访》:“使我规避不得,只得用些磨形炼性之法,做一个老头陀去对付他。”
28、永不磨灭永远不会消灭。常指光辉事迹或伟大精神永远流传。郭沫若《创造者》:“你们是永不磨灭的太阳,永远高照着时间的大海。”
29、磨揉迁革迁革:变化。通过磨练引导使人的思想发生变化。宋·欧阳修《吉州学记》:“予闻教学之法本于人性,磨揉迁革使趋于善。”
30、切磨箴规切:切磋;箴规:规谏,劝戒。互相批评,互相帮助。南朝·梁·周兴嗣《千字文》:“交友投分,切磨箴规。”
31、洗濯磨淬修养锻炼。宋·苏轼《上韩太尉书》:“士大夫皆自洗濯磨淬,戮力于王事,而不敢为非常可怪之行。”
32、十年磨剑比喻多年刻苦磨练。唐 贾岛《剑客》诗:“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。今日把似君,谁为不平事?”
33、水磨工夫比喻周密细致的工夫或耐心地做工作。清 陈确《柬同志二首》:“学者且耐心于人伦事物,用些水磨工夫,他日经世之学,端不越此,又何性命之可言乎?”
34、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谚语。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功夫,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。宋 祝穆《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》:“过是溪,逢老媪方磨铁杵,问之,曰:‘欲作针。’太白感其意,还卒业”。
35、擦掌磨拳形容准备动武,准备动手干或焦灼不安的样子。《西游记》第二二回:“那大圣护了唐僧……见八戒与那怪交战,就恨得咬牙切齿,擦掌磨拳,忍不住要去打他。”
36、磨踵灭顶同“摩顶放踵”。
37、磨砖作镜磨砖头成镜子。比喻事情不能成功宋·陆游《仰首座求钝庵》诗:“掘井及泉那用巧,磨砖作镜未为愚。”
38、十磨九难指不断遭受的磨难。
39、万古不磨磨:磨灭。永远不会磨灭。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古书与白话》:“便是文章,也未必独有万古不磨的典则。”
40、死缠硬磨指一味不休的纠缠某人或某事。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要不然张彪怎么会死缠硬磨不肯放过她呢!”
41、磨砻底厉见“磨砻砥砺”。
42、积谗磨骨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。同“积毁销骨”。《文选 江淹〈诣建平王上书〉》:“下官闻积毁销金,积谗磨骨,远则直生取疑于盗金,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。”吕向注:“言毁谗之深,能销磨金石之坚。”《梁书 江淹传》引作“积谗糜骨”。
43、恶人自有恶人磨磨:折磨。指狠毒的人自然会有更狠毒的人来折磨他。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八卷:“好人还遇好人救,恶人自有恶人磨。”
44、磨而不磷,涅而不缁磨了以后不变薄,染了以后不变黑。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。先秦 孔子《论语 阳货》:“不曰坚乎?磨而不磷。不曰白乎?涅而不缁。”
45、切磋琢磨切:指加工骨头;磋:指加工象牙;琢:指加工玉石;磨:指加工石头。原指对玉石、象牙等的细加工;现指讨论问题;取长补短。汉 王充《论衡 量知篇》:“人之学问,知能成就,犹骨象玉石,切磋琢磨也。”
46、铁棒磨成针比喻只要有恒心,有毅力,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。同“铁杵磨成针”。清 颐琐《黄绣球》第十章:“拼着些坚忍工夫,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,看似发达的迟,实在收效最速。”
47、菱角磨作鸡头比喻困难大,波折多。宋·陆游《书斋壁》诗:“平生忧患苦萦缠,菱刺磨成芡实圆。”自注:“俗谓困折多者谓菱角磨作鸡头。”
48、磨盾之暇暇:闲暇,余暇。指在战争的余暇。清·江藩《汉学师承记·王昶》:“先生从征九年,虽羽书旁午,然磨盾之暇,马上吟咏,穹庐诵读,无一日废也。”
49、磨砻镌切磨砺切磋。宋·王安石《进说》:“磨砻镌切,沉浸灌养,行完而才备。”
50、只要工夫深,铁杵磨成针比喻持之以恒,终必有成。功,亦作“工”。同“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”。程树榛《大学时代》第二十五章:“‘只要工夫深,铁杵磨成针。’你是个能下功夫的人,有肯动脑筋,自然都能干出个眉目来。”
51、游回磨转犹言团团转。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1回:“玳安来家,到处寻书童儿,那里得来,急的只游回磨转。”
52、磨砥刻厉磨练砥砺。形容刻苦钻研。明·李东阳《成斋记》:“学必穷日夜磨砥刻厉,久而后有得焉。”
53、白磨嘴皮指说了一些无用的话,不能说动对方。
54、耳鬓斯磨鬓: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;厮:互相。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(多指小儿女)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9回:“宝玉思及当时姊妹一处,耳鬓斯磨,从今一别,纵得相逢,也必不似先前那等亲密了。”
55、磨墨濡毫濡:湿;毫:毛笔。磨好墨,把毛笔润湿。指动手写文章。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53回:“亭亭正在磨墨濡毫,忽见红红、宛如从外面走来。”
56、磨牙吮血磨利牙齿,吮吸鲜血。多形容像野兽一样嗜杀。唐·李白《蜀道难》:“朝避猛虎,夕避长蛇,磨牙吮血,杀人如麻。”
57、痒磨树者因为痒而在树上磨蹭的。
58、百般折磨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、精神上遭受痛苦。宋 李昉《太平广记 精察二 孟简》:“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……然后揪着她的头发把头往地上碰,百般折磨污辱,包君的妻子本来就瘦弱多病,并且怀有身孕,回到船上就死了。”
59、砥砺琢磨琢磨:雕刻和打磨玉石。比喻磨练自己的品德,在学业上不断上进。蔡东潘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08回:“政府于诸生期许之重,凡兹再三申谕,固期有所鉴戒,勉为成材。其各砥砺琢磨,毋负谆谆告诫之意。”
60、磨刀擦枪形容作战前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。李晓明《平原枪声》:“红枪会的人个个赤膊卷腿,磨刀擦枪,横眉瞪眼地注视着马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