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鼎覆餗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见“折足覆餗”。
出处:《南史·张弘策传》:“拓怯而无断,喧弱而不才,折鼎覆餗,忮踵可待。”
例子:元·耶律楚材《答杨行者书》:“今也抑意陈书,引年求退,惧折鼎覆餗之患,避牝鸡司晨之讥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é dǐng fù zú
注音ㄕㄜˊ ㄉ一ㄥˇ ㄈㄨˋ ㄗㄨˊ
繁体摺鼎覆餗
感情折鼎覆餗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近义词折足覆餗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不分轻重(意思解释)
 - 一心一腹(意思解释)
 - 普渡众生(意思解释)
 - 田父献曝(意思解释)
 - 家传户诵(意思解释)
 - 洁身自好(意思解释)
 - 朝东暮西(意思解释)
 - 人心难测(意思解释)
 - 郤诜丹桂(意思解释)
 - 淫辞秽语(意思解释)
 - 缩头缩脑(意思解释)
 - 缩头缩脚(意思解释)
 - 托诸空言(意思解释)
 - 刻画入微(意思解释)
 - 清辞丽句(意思解释)
 - 泛浩摩苍(意思解释)
 - 神牵鬼制(意思解释)
 - 以貌取人(意思解释)
 - 无束无拘(意思解释)
 - 颊上三毫(意思解释)
 - 明光烁亮(意思解释)
 - 谦尊而光(意思解释)
 - 唯妙唯肖(意思解释)
 - 抱冰公事(意思解释)
 - 借水行舟(意思解释)
 - 瑶台银阙(意思解释)
 - 青龙金匮(意思解释)
 - 将飞翼伏(意思解释)
 
※ 折鼎覆餗的意思解释、折鼎覆餗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 
|---|---|
| 睁只眼,闭只眼 | 佯为不见,故意不睬,比喻遇事容忍迁就,逃避斗争。 | 
| 闷闷不悦 | 闷闷:心情不舒畅,心烦;悦:愉悦。形容心情烦闷不快活。 | 
| 另起炉灶 | 另:另外。另外重支炉灶。比喻放弃原来的;另外从头做起。 | 
| 荆山之玉 | 荆山:山名,此山产宝玉,据传和氏璧就出自此山。比喻极珍贵的东西。 | 
| 妍姿妖艳 | 妍:美好;妖艳:美丽而妩媚。形容女子的体态容貌娇美,气质出众。 | 
| 极本穷源 | 谓彻底地推究本源。 | 
| 打蛇打七寸 | 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。 | 
| 此动彼应 | 见“此发彼应”。 | 
| 一反其道 | 一:整个;完全;反:相反;其:他;指对方。完全和他的做法相反。 | 
| 枝节横生 | 比喻在处理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岔子。 | 
| 肤受之言 | 肤:肤浅;受:感受。指肤浅的,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。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。 | 
| 弄兵潢池 | 《汉书·循吏传·龚遂》:“海濒遐远,不沾圣化,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,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。”潢池,积水池。后因以“弄兵潢池”喻起兵。有不足道之意。 | 
| 慨然领诺 | 慨然:慷慨、爽快。形容很慷慨地答应下来。 | 
| 计上心头 | 见“计上心来”。 | 
| 谋夫孔多 | 指谋划的人很多。孔,很。 | 
| 更长梦短 | 更:旧时夜间计时单位,一夜分五更,每更约两个小时;更长:指漫漫长夜;梦短:指睡眠不踏实,极易醒。形容思绪烦乱,很难入眠。 | 
| 降格以求 | 降:降低;格:规格;标准。降低标准来寻求或要求。指不坚持原来的要求和标准。 | 
| 葫芦依样 | 依样画葫芦。比喻只是模仿,缺乏创造。 | 
| 尺幅千里 | 一尺长的画幅,画进了千里长的景象。比喻外形虽小,包含的内容很多。 | 
| 操刀伤锦 | 操刀和割锦本不是一回事,后人并而为一,比喻才能太低,不能胜任责任重大的事情。 | 
| 胸怀坦白 | 坦白:坦率。形容心地纯洁,待人诚恳,光明正大。 | 
| 儒雅风流 | ①文雅而飘逸。②谓风雅淳正。 | 
| 以暴易暴 | 以:用;易:改变,更换;暴:残暴。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。指统治者换了,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。 | 
| 奈上祝下 | 指畏首畏尾的很为难的样子。 | 
| 首下尻高 | 头向下,屁股翘起。跪拜磕头的样子。 | 
| 对答如流 |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。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;反应敏捷;口才极好。 | 
| 铿金戛玉 | 形容文词音节铿锵有力。 | 
| 反裘负薪 | 见“反裘负刍”。 |